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七上·成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鲁迅

    ①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②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英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③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④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⑤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⑥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⑦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 (1) 选文第一段说百草园“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三个方面?请根据选文内容,分条简要作答。
    2. (2) 请简要赏析选文画线语句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 (3) 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无用之笔,没必要写。你是否同意?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 1. (2024七下·云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乙】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 , 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 , 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为人谋而不乎 忠:不习乎  传:

      ③即与之矣  化:④丹之所藏赤 者:

    2. (2)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3. (3) 选文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则,阐述了学习的哪三种态度?其中哪种学习态度最重要?用自己的话作答。
    4. (4) 甲乙两文共同谈到了交友的话题,请结合两文内容,谈谈在交友方面你有哪些收获。
  • 1. (2024七下·云南开学考)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甲】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 (1) 对【甲】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甲】【乙】两诗的画线句都用了修辞手法,请任选一处赏析。
  • 1. (2024七下·云南开学考)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济南的冬天》《金色花》《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分别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英国诗人泰戈尔、美国作家海伦·凯勒。 B . 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如“尊君”“高寿”“惠顾”“令郎”等是常见的敬辞,“家母”“愚见”“鄙人”“见谅”是常见的谦辞。 C .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散文集,具体生动地显示了当时社会情状和风貌。 D .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 1. (2023八上·游仙期末)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1) 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
    2. (2) 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
  • 1. (2023七上·天元期末)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 .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敬辞有:令堂、赐教、劳驾、惠顾等,谦辞有:舍弟、拙作、奉陪、家君等。 C .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杞人忧天》节选自《列子·天瑞》。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 D . 有些同义词所指范围有差别,例如“时代”和“时期”,前者指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所指范围大;后者则指一段较短的时间,所指范围小。
  • 1. (2024·禅城模拟)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在诗的第一句中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请你结合诗句内容及下面的知识卡片,说说这两个意象的作用。

    知识卡片

    “子规啼血”出自《史记·蜀王本纪》,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其声声啼叫常用以形容哀痛至极。

  • 1. (2024七下·盘龙开学考) 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七年级的阅读书目之一是《朝花夕拾》。在“专题研究环节”,你们组选择的是“鲁迅的爱与憎”,请你选取以下篇目中的人物、事件具体阐述鲁迅“爱与憎”的体现。

    备选篇目:《阿长与<山海经>》    《藤野先生》    《琐记》    《五猖会》

    (提示:可以是对于同一个人物的感情,也可以是对不同的人物的感情。)

  • 1. (2023七上·期末) 古诗阅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 (1) 这首诗的后两句,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自然地联系起来,借此抒发了作者的之情。
    2. (2)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1. (2023七上·金东期末) 古之学者读书之所以有成就,不只是刻苦勤奋,还因为他们善于总结经验和方法。小语很喜欢陆游的诗文,请你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参与完成相应任务。

    (一)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①庆元五年(1199年),陆游在山阴写下这首诗,给小儿子陆子聿。

    (二)陆游书巢

    宋·陆游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 , 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 , 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 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乎其似巢也!

    【注】①椟:dú,木箱子。②觌:dí,看。③槁(gǎo)枝:枯树枝。

    1. (1) 解词——得字词释义之法。

      文言词句

      方法借鉴

      字词释义

      绝知此事要

      语境推断法:根据句中意思来推断。

      俯仰四无非书者

      成语推断法:左右盼

      客就观之

      课内迁移法:下车

      乎其似巢也!

      查找字典法:①诚实②相信③随意④确实

    2. (2) 观句——得文句理解之法。

      ①结合文章内容,为下列句子断句,用“/”表示。(限断3处)

      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②解释句子并分析句末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此非吾所谓巢者

    3. (3) 读书用对方法,事半功倍。结合《论语》的学习和以上两则材料内容,小语得到很多的启发,请你一起完成下列表格。

      篇目

      有关读书之法的语句

      读书之法

      《冬夜读书示子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书巢》

      全身心投入读书

      《论语》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