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黑▪吉▪辽) 某实验小组为实现乙酸乙酯的绿色制备及反应过程可视化,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Ⅰ.向50mL烧瓶中分别加入5.7mL乙酸(100mmol)、8.8mL乙醇(150mmol)、1.4gNaHSO4固体及4~6滴1%甲基紫的乙醇溶液。向小孔冷凝柱中装入变色硅胶。

    Ⅱ.加热回流50min后,反应液由蓝色变为紫色,变色硅胶由蓝色变为粉红色,停止加热。

    Ⅲ.冷却后,向烧瓶中缓慢加入饱和Na2CO3溶液至无CO2逸出,分离出有机相。

    Ⅳ.洗涤有机相后,加入无水MgSO4 , 过滤。

    Ⅴ.蒸馏滤液,收集73~78℃馏分,得无色液体6.60g,色谱检测纯度为98.0%。

    回答下列问题:

    1. (1) NaHSO4在反应中起 作用,用其代替浓H2SO4的优点是 (答出一条即可)。
    2. (2) 甲基紫和变色硅胶的颜色变化均可指示反应进程。变色硅胶吸水,除指示反应进程外,还可 
    3. (3) 使用小孔冷凝柱承载,而不向反应液中直接加入变色硅胶的优点是 ____(填标号)。
    4. (4) 下列仪器中,分离有机相和洗涤有机相时均需使用的是 (填名称)。

    5. (5) 该实验乙酸乙酯的产率为 (精确至0.1%)。
    6. (6) 若改用C2H518OH作为反应物进行反应,质谱检测目标产物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数值应为 (精确至1)。

  • 1. (2024·安徽) 化合物I是一种药物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Ph代表苯基,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

    ⅰ)

    ⅱ)RMgX易与含活泼氢化合物(HY)反应:

    HY代表H2O、ROH、RNH2、RC=CH等。

    1. (1) A、B中含氧官能团名称分别为 
    2. (2) E在一定条件下还原得到  , 后者的化学名称为 
    3. (3) H的结构简式为 
    4. (4) E→F反应中,下列物质不能用作反应溶剂的是 (填标号)。

      a.CH3CH2OCH2CH3

      b.CH3OCH2CH2OH

      c.

      d.

    5. (5) D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含有手性碳

      ②含有2个碳碳三键

      ③不含甲基

    6. (6) 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以和不超过3个碳的有机物为原料,制备一种光刻胶单体的合成路线 (其他试剂任选)。
  • 1. (2024·安徽) 测定铁矿石中铁含量的传统方法是SnCl2—HgCl2—K2Cr2O7滴定法。研究小组用该方法测定质量为ag的某赤铁矿试样中的铁含量。

    【配制溶液】

    ①cmol•L﹣1K2Cr2O7标准溶液。

    ②SnCl2溶液:称取6gSnCl2•2H2O溶于20mL浓盐酸,加水至100mL,加入少量锡粒。

    【测定含量】按如图所示(加热装置略去)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已知:氯化铁受热易升华;室温时HgCl2可将Sn2+氧化为Sn4+ , 难以氧化Fe2+可被Fe2+还原为Cr3+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下列仪器在本实验中必须用到的有 (填名称)。

    2. (2) 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配制SnCl2溶液时加入锡粒的原因:
    3. (3) 步骤Ⅰ中“微热”的原因是 
    4. (4) 步骤Ⅲ中,若未“立即滴定”,则会导致测定的铁含量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 (5) 若消耗cmol•L﹣1K2Cr2O7标准溶液VmL,则ag试样中Fe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a、c、V的代数式表示)。
    6. (6) SnCl2—TiCl3—KMnO4滴定法也可测定铁的含量,其主要原理是利用SnCl2和TiCl3将铁矿石试样中Fe3+还原为Fe2+ , 再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

      ①从环保角度分析,该方法相比于SnCl2—HgCl2—K2Cr2O7滴定法的优点是 

      ②为探究KMnO4溶液滴定时,Cl在不同酸度下对Fe2+测定结果的影响,分别向下列溶液中加入1滴0.1mol•L﹣1KMnO4溶液,现象如表:


      溶液

      现象

      空白实验

      2mL0.3mol•L﹣1NaCl溶液+0.5mL试剂X

      紫红色不褪去

      实验ⅰ

      2mL0.3mol•L﹣1NaCl溶液+0.5mL0.1mol•L﹣1硫酸

      紫红色不褪去

      实验ⅱ

      2mL0.3mol•L﹣1NaCl溶液+0.5mL6mol•L﹣1硫酸

      紫红色明显变浅

      表中试剂X为 ;根据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1. (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 千金藤素常用于防治肿瘤病患者白细胞减少症、抗疟疾、调节免疫功能等,制备其关键中间体(I)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化合物A的名称为;化合物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2. (2) 反应②是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写出化合物ⅰ的一种用途
    3. (3) 芳香化合物x为ⅱ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水解反应,且核磁共振氢谱中4组峰的面积之比为6∶2∶1∶1。x的结构简式为(写出一种)。
    4. (4) 根据化合物D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主要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可反应的试剂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消耗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新制

    5.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 (6) 参照上述路线,以、ⅲ(一种二溴代烃)为主要原料合成流程中的物质H,基于你的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①原料ⅲ为(写结构简式)。

      ②相关步骤涉及芳香醇转化为芳香醛的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最后一步反应类型为

  • 1. (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 滴定法是用于测定溶液中微粒浓度的重要方法。某实验小组利用滴定法测定碘酒中碘的含量。
    1. (1) 配制稀碘液:移取10.00mL碘酒,准确配制100mL稀碘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从下列图中选择,填选项)____。
    2. (2) 测定碘含量:每次取25.00mL稀碘液于锥形瓶中,滴加几滴淀粉溶液,加入适量稀后,用浓度为0.1000 标准溶液滴定,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溶液的用量/mL

      稀碘液的用量/mL

      1

      21.32

      25.00

      2

      20.02

      25.00

      3

      19.98

      25.00

      已知:

      ①第1次实验溶液的用量明显多于后两次,原因可能是

      A.盛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润洗

      B.滴入半滴标准溶液,溶液变色,即判定达滴定终点

      C.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产生

      D.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

      ②该碘酒中碘的含量为。(已知

    3. (3) 借鉴(2)的方法,用如图所示的流程测定海带中的碘含量。

      ①加入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②预测达到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为,在实验时却发现溶液变色片刻后,恢复滴定前的颜色。继续滴加 , 溶液变色片刻后再一次恢复原色。

    4. (4) 探究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

      该学习小组通过设计对照实验,发现空气中的氧气并不能较快地氧化待测液中的

      提出猜想:过量的将生成的重新氧化成碘单质。

      验证猜想:将2mL待测液、2滴0.1 溶液、2滴淀粉溶液和混合,用溶液滴定,若待测液变为无色后又反复变色,则证明猜想不成立。

      提出疑问:什么物质反复氧化碘离子。

      寻找证据:按图7的流程,用量改为少量,氧化后的待测液静置半小时,利用氧化还原电势传感器测定滴定过程中电势的变化,待溶液变色后停止滴定,溶液恢复原色后继续滴加至溶液变色,循环往复,得到图8所示的曲线。

      图8

      已知:

      ⅰ氧化性物质的电势值高于还原性物质:

      ⅱ一定条件下,氧化性物质的浓度越高,电势越高,还原性物质浓度越高,电势越低。

      a-b段电势升高的原因是(填化学式)被氧化。由a-b段电势变化的斜率小于b-c段可推测溶液反复变色的原因是

      优化流程:将用氧化后的待测液,再进行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待测液变色后不会恢复原色。

  • 1. (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 陈述Ⅰ和陈述Ⅱ均正确且具备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稀溶液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

    不反应

    B

    溶液用于刻蚀铜制品

    铜与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C

    用焦炭和石英砂制取粗硅

    可制作光导纤维

    D

    酸性:

    羧基中O-H键的极性: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 某种化合物可用于药用多肽的结构修饰,其结构简式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 . 该分子含有手性碳原子 B . 该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 C . 该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共平面 D . 1mol该化合物最多能与2mol NaOH发生反应
  • 1. (2024·光明模拟) 如图是利用芳香烃A制备聚酯类化合物G的流程图。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的名称为,D的结构简式为
    2. (2) 反应④、⑤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3. (3) 设计反应③、⑤的目的是
    4. (4) 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5. (5)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有种(不含立体异构)。

      ①遇FeCl3溶液显紫色

      ②能够发生银镜反应

      ③结构中不含有-O-O-键,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l∶2∶2

      其中在溶液中能够与NaOH以物质的量之比1:3发生反应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6. (6) 以对甲基苯酚和甲醇为原料,制备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的路线如下:

      则M中官能团的名称为,条件Ⅰ为,N的结构简式为

  • 1. (2024·光明模拟) 从紫草植物中提取出的萘醌类物质具有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的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 B . 分子中至少有12个碳原子共平面 C . 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2molNa发生反应 D . 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 1. (2024·梅江模拟) Hagrmann酯(H)是一种合成多环化合物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1. (1) 根据化合物H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官能团(写名称)

      反应类型

      a

      还原反应、加成反应

      b

      NaOH溶液,加热,酸化

    2. (2) E→F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TMOB是H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

      ①除苯环外仅有1种化学环境的H原子;②存在甲氧基(CH3O—)。

      TMOB的结构简式是

    4.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能和HCl反应得到聚氯乙烯的单体        b. F中碳原子有2种不同的杂化方式

      c. 1molG与1molHBr加成有2种产物        d. H中有手性碳原子

    5. (5) 以乙炔和HCHO为有机原料,4步合成(无机试剂任选)。

      已知:①

      基于你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a)相关步骤涉及到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

      (b)该反应产物的名称为

1 2 3 4 5 下一页 共8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