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茂名模拟) 生产生活皆含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通过废碳再生得到的甲醇难溶于水 B . 在燃煤中添加生石灰可以减缓温室效应 C . 地沟油经碱性水解制备成肥皂实现资源再利用 D . 棉纤维、麻纤维、蚕丝纤维其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 1. (2024·茂名模拟) 化合物ⅶ是一种药物合成的中间体,合成路线如下:

    1. (1) 化合物ⅱ的名称为
    2. (2) 化合物ⅲ转化为化合物ⅳ的反应可表示为: , 则X的结构简式为
    3. (3) 2-呋喃甲醛()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化合物y为其同分异构体,y不含环且只含两种官能团,其核磁共振氢谱上只有3组峰的结构简式为(写一种)。
    4. (4) 一个化合物ⅴ分子中含有的手性碳原子数为
    5. (5) 根据ⅶ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a

      b

      加成反应

    6. (6) 参考反应④、⑤、⑥的原理,合成有机物ⅷ。

      (a)可利用上述路线中ⅰ至ⅶ中的两种物质(填罗马数字代号)作为起始原料。

      (b)最后一步反应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

  • 1. (2024·湖北模拟) G是某药物中间体,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Et代表乙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中B的杂化类型是
    2. (2) B中官能团名称是
    3. (3) C→E的反应类型是,C→E中,增大 , 反应速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4) 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
    5. (5) T是D的同系物,T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多14。T的单官能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种(不包括立体异构),在核磁共振氢谱上有4组峰且峰的面积比为1∶1∶2∶6的结构简式为
    6. (6) 以苯甲醇、丙酮为原料制备 , 设计合成路线(其他试剂自选): 
  • 1. (2024·怀化模拟) 化合物I是合成药物的中间体,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

    1. (1) A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是;I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Z是I与足量氢气在镍催化下完全反应的生成物,则Z分子中含有个手性碳原子。
    2. (2) 反应①在该合成路线中的作用是
    3. (3) “H→I”的反应类型为
    4. (4)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E+G→H”的化学方程式为
    6. (6) W在分子组成上比G少一个CH2 ,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W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水解得到的醇羟基能被氧化成羧基

      ②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7. (7) 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由苯酚合成的路线图(其他试剂任选)
  • 1. (2024·成都模拟) 化合物P是合成抗病毒药物普拉那韦的原料,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 (1) A中含有羧基,A→B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J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3. (3) D→E的反应类型为
    4.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F存在顺反异构体

      b.J和K互为同系物

      c.在加热和Cu催化的条件下,K不能被氧化

    5. (5) Q是E的同系物且分子式为 , Q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芳香族化合物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同分异构体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2∶1∶1的Q的结构简式为(写出所有符合要求的结构简式)。
    6. (6) 已知:①L分子中含有两个六元环;②。依据D→E的原理,L和M反应得到了P,则M的结构简式是
  • 1. (2024高二下·保山期中)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在烧瓶中加入木炭颗粒与浓硝酸,然后加热

    烧瓶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木炭具有还原性,能还原

    B

    室温下,向含有的溶液中滴入几滴溶液

    先产生黄色沉淀

    室温下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C

    将硫酸与混合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苯酚钠溶液

    溶液变浑浊

    酸性:碳酸苯酚

    D

    将25℃ 0.1mol·L-1Na2SO3溶液加热到40℃,用传感器监测溶液pH变化

    溶液的pH逐渐减小

    温度升高,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高二下·保山期中)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杨柳歌》中:“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中“飞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 . 《天工开物》中有“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C . 《旧唐书》中有“朝坛雾卷,曙岭烟沉”,其中的“雾”是一种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 . 《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
  • 1. (2024高二下·卢龙期中) 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结构如图所示)是水果罐头中常用的抗氧化剂,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能发生加成反应 B . 能与氢溴酸发生取代反应 C . 一定条件下,自身能发生加聚反应 D . 0.1 mol维生素C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理论上最多可生成4.48 L 
  • 1. (2024高二下·卢龙期中) 梯恩梯(TNT,结构如图所示)是一种淡黄色晶体,不溶于水。它是一种烈性炸药,广泛用于国防、采矿、筑路、水利建设等领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TNT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为2,4,6一三硝基甲苯 B . ,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还原反应 C . 光照条件下,TNT与作用发生甲基上的取代反应 D . TNT中所有原子有可能位于同一平面上
  • 1. (2024高二下·卢龙期中) 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如图所示及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溴苯

    密度/(g·cm

    0.88

    3.10

    1.50

    沸点/℃

    80

    59

    156

    水中溶解性

    微溶

    微溶

    微溶

    查阅资料可知:加热条件下,溴苯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仪器a中加入50 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仪器d中小心加入12.0 mL液态溴。在a中滴入几滴溴,可观察到有白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HBr气体。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

      ①仪器d的名称为

      ②滴加溴的过程中,冷却水的进出方向为(填“b进c出”或“c进b出”),原因为

    2. (2) 液溴滴完后,冷却至室温,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①向仪器a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进行分液操作,加水的目的为

      ②下层滤液依次用适量的10% NaOH溶液、水洗涤。NaOH溶液洗涤时涉及的反应有

      ③向分离后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填“能”或“不能”)用氧化钙代替无水氯化钙进行相应的操作,判断的理由为

    3. (3) 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杂质主要为(填化学名称),要进一步提纯,还需进行蒸馏操作。
    4. (4) 合成溴苯的实验中,最适合的a的容积是____mL(填标号)。
1 2 3 4 5 下一页 共9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