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上·赣州期末)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已知: , 则 B . 已知:      , 则的燃烧热 C . 已知:      , 则稀和稀完全反应生成时,放出热量 D . 已知:正丁烷异丁烷    , 则正丁烷比异丁烷稳定
  • 1. (2024高三上·西夏期末) 甲酸常被用于橡胶、医药等工业,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CO和H2O。在无催化剂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能量与反应历程的关系分别如图1、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途径一和途径二中均涉及了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 B . ΔH1<ΔH2<0 C . 途径二使用了H+作为催化剂 D . 途径二反应的快慢由生成的速率决定
  • 1. (2024高二上·南阳期末) 时,已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乙炔的摩尔燃烧焓 B . C . 反应②放出的热量为 D .
  • 1. (2024高二上·海南期末) 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已知:CH4(g)+ H2O(g) = CO(g)+3H2(g) ΔH =-206.2kJ·mol-1

    CH4(g)+ CO2(g) = 2CO(g)+2H2(g) ΔH =-247.4kJ·kJmol-1

    2H2S(g) = 2H2(g)+S2(g) ΔH =+169.8kJ·kJmol-1

    1. (1) 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2) H2S热分解制氢时,常向反应器中通入一定比例空气,使部分H2S燃烧,其目的是;燃烧生成的SO2与H2S进一步反应,生成物在常温下均非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H2O的热分解也可得到H2 , 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A、B表示的物质依次是

  • 1. (2024高二上·海南期末) 已知在25 ℃、101 kPa下,1 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48.40 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C8H18(l) + O2(g)=8CO2(g) + 9H2O(l) ΔH=-48.40 kJ·mol-1 B . C8H18(l) + O2(g)=8CO2(g) + 9H2O(l) ΔH=-5 518 kJ·mol-1 C . C8H18(l) + O2(g)=8CO2(g) + 9H2O(l) ΔH=+5 518 kJ·mol-1 D . C8H18(l) + O2(g)=8CO2(g) + 9H2O(l) ΔH=+48.40 kJ·mol-1
  • 1. (2024高二上·海南期末)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 . 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 C .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不同 D .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焓
  • 1. (2024高二上·海南期末) 根据盖斯定律判断如下图所示的物质转变过程中,正确的等式是(  )

    A . ΔH1=ΔH2=ΔH3=ΔH4    B . ΔH1+ΔH2=ΔH3+ΔH4 C . ΔH1+ΔH2+ΔH3=ΔH4    D . ΔH1=ΔH2+ΔH3+ΔH4
  • 1. (2024高二上·青岛期末) 氢气是一种清洁燃料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有机合成等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一定条件下,氢气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和水蒸气。已知相关化学键键能如表所示:

      化学键

      H―H

      C―O

      C=O

      O―H

      C―H

      E/()

      436

      326

      803

      464

      414

      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2) “萨巴蒂尔反应”[  ]可将航天员呼出的转化为供空间站在轨运行的火箭燃料。有关物质的摩尔燃烧焓如表所示:

      物质

      摩尔燃烧焓

      ―393.5

      ―285.8

      ―283

      ―890.3

      ①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已知每18g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释放44kJ的热量,则“萨巴蒂尔反应”的

    3. (3) 一种用于制氢气的膜基海水电解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隔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

      ①N电极为直流电源的电子(填“流入”或“流出”)极,P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理论上,该装置每产生13.44L(STP)气体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I室海水减少的质量为

  • 1. (2024高二上·青岛期末) 2023年化学诺贝尔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和合成量子点方面做出的贡献.我国化学家研究的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碳量子点(CQDS)氮化碳()纳米复合物]可利用太阳光实现高效分解水,原理如图所示.现以每生成2mol或1mol计,水分解、反应Ⅰ及反应Ⅱ的焓变依次为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B . 该过程涉及太阳能、热能及化学能之间的转化 C . 该过程实现高效分解水的同时也产生副产物 D . , 则的大小关系为
  • 1. (2024高三上·海南期末) 利用计算机技术测得乙炔在催化作用下生成的反应历程及相对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1mol与1mol的总能量比1mol的能量低 B . 分子中,键角小于 C . 压缩反应体系体积,压强增大,可以提高乙炔的平衡转化率 D . 历程①中有键生成,历程③中有键断裂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共6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