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Ti质粒上有vir区和T-DNA区,vir区决定T-DNA的转移。研究人员将vir区和T-DNA区分离,开发了包括微型Ti质粒和辅助Ti质粒的双元载体系统。利用该系统,将抗草甘膦基因(cp)导入大豆中,培育抗除草剂(草甘膦)的转基因大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双酶切可将cp基因以正确方向插入微型Ti质粒。已知cp基因的a链为转录的模板链,则引物1和引物2的5'端应分别加入酶和酶的酶切位点。
    2. (2) 目的基因表达载体过大时难以操作,转化效率较低。研究人员在构建微型Ti质粒时删除了生长素基因和细胞分裂素基因,这样做的优点是(答出2点)。T-DNA从农杆菌转移到植物细胞中时始于右边界止于左边界,在T-DNA的转移过程中会出现不完整转移现象,若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作报告基因研究T-DNA的转移,则GFP应构建在紧临(填“左”或“右”)边界的位置。
    3. (3) 将微型Ti质粒上重组了cp基因的农杆菌与含辅助Ti质粒的农杆菌混合,一定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得到含双元载体的农杆菌。在含双元载体的农杆菌中,辅助Ti质粒的作用是
    4. (4) 用含有cp基因表达载体的农杆菌侵染大豆愈伤组织,筛选出转cp基因的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形成试管苗的过程,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叫阶段。此阶段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是因为
  • 1. (2024·广西模拟) 紫花苜蓿(2n=32)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豆科牧草,但易造成家畜鼓胀病。百脉根(2n=12)富含单宁,单宁可与植物蛋白质结合,不会引起家畜采食后鼓胀。科研人员利用野生型清水紫花苜蓿和里奥百脉根为材料培育抗鼓胀病苜蓿新品种。研究流程如图(注:IOA可抑制植物细胞呼吸第一阶段,R-6G可阻止线粒体的呼吸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略高渗透压环境下,有利于去除细胞壁获得两种植物的原生质体 B . ②过程需要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种愈伤组织 C . ③过程需要在有光照、植物激素的作用才能形成完整植株 D . ②过程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有88条,③过程产生的再生植株是可育的多倍体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索蚌”是东方百合的一个主栽品种,夏天种植时病虫害严重,花朵数少。科研人员根据云南大百合和“索蚌”优缺点互补的特性,以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出多花型、花色丰富并集观赏、抗性及药用、食用为一体的百合新品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索蚌”与云南大百合的体细胞杂交之前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获得原生质体 B . 可采用高Ca2+-高pH融合法诱导“索蚌”与云南大百合的原生质体融合 C . 生长素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小于1时可诱导杂种细胞形成愈伤组织 D . 百合新品种的获得不需要考虑两亲本之间的生殖隔离问题
  • 1. (2024高二下·高州期中)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技术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在我国都是被法律明文禁止的 B . 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的过程没有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C . 植物组织培养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 D .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都能形成杂种细胞和杂种个体
  • 1. (2024高二下·高州期中) 利用山金柑愈伤组织细胞(2n)和早花柠檬叶肉细胞(2n)进行体细胞杂交可以得到高品质、抗逆性强的杂种植株。下图是杂种植株的7组核DNA和线粒体DNA来源鉴定的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山金柑愈伤组织细胞无细胞壁,早花柠檬叶肉细胞用酶解法去壁后就能与前者融合 B . 用灭活的病毒诱导两种细胞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 . 可通过观察融合后细胞的颜色进行初步筛选 D . 杂种植株是四倍体,包含两种植物的遗传物质
  • 1. (2024高二下·高州期中) 研究发现,骆驼蓬体内有多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生物碱。科研人员为了快速繁殖骆驼蓬及获取生物碱,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流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培育出的骆驼蓬为脱毒苗,则所用外植体不可能是茎尖 B . 外植体需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杂菌污染 C . 进行①和③过程的外界培养条件相同,但激素比例不同 D . 利用该操作流程获取生物碱可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 1. (2024高二下·阳朔期中)  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是指利用射线破坏供体细胞的染色质,让其与未经射线照射的受体细胞融合成杂种细胞的技术。所得融合细胞含受体的全部遗传物质及供体的部分遗传物质。研究人员尝试运用不对称体细胞杂交将红豆杉(2n=24)与柴胡(2n=12)进行了融合,培育能产生紫杉醇的柴胡,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X射线处理能随机破坏染色体结构,使其发生断裂、易位、染色体消除等,使细胞不再持续分裂;碘乙酰胺处理使细胞质中的某些酶失活,抑制细胞分裂。

    A . 需对杂种植株进行筛选鉴定,获得能产紫杉醇的柴胡 B . A处理为碘乙酰胺处理,B处理为X射线处理 C . 可用高Ca2+一高pH融合法、离心法等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D . 只有异源融合的原生质体可持续分裂形成再生细胞团
  • 1. (2024高二下·阳朔期中)  某杂种植株的获取过程如图1所示,图2为某二倍体植株花药中未成熟的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1中的叶片需要通过高温处理进行消毒,并用无菌水进行清洗 B . 图1的过程④中,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均需要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 C . 图2中过程①②表示脱分化,过程①②③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 D . 图2最终获得的完整植株属于单倍体植株,不能通过自交产生后代
  • 1. (2024高二下·湖南期中) 下图为实验人员利用矮牵牛(2n=14)的红色花瓣细胞(液泡呈红色)与枸杞(4n=48)叶肉细胞融合并培育新植株的技术流程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获得该杂种植株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 . ②表示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再生出新的细胞壁 C . 可利用电融合、离心和灭活病毒诱导等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D . 若原生质体均为两两融合,则融合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8或96或62条
  • 1. (2024高二下·湖北期中)  科研人员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新品种“白菜—甘蓝”。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 . 获得杂种细胞过程可根据原生质体大小颜色等进行初步筛选 C . 杂种植株再生过程中需要使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 D . 若在再分化阶段进行了再次筛选,则获得幼苗后不用进行进一步地筛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