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2·佛山模拟) 心脏移植是挽救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生命唯一有效的手段,然而心脏移植过程中会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可能导致心脏坏死。研究发现,IRI通过促进Caspase 8等一系列凋亡基因的表达,导致细胞凋亡坏死最终引起器官损伤。根据Caspase 8基因合成的小干扰RNA(siRNA)可以使Gaspase 8基因沉默,有效抑制IRI所致的器官损伤。图是利用猪的心肌细胞开展siRNA作用研究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步骤②构建重组质粒需要使用等工具酶。与直接将sRNA导入猪的心肌细胞相比,通过重组质粒将siRNA对应的DNA序列导入心肌细胞,其优点是(答出一点)。
    2. (2) siRNA对应DNA序列在心肌细胞中表达产生的si RNA,与RISC组装形成基因沉默复合物,通过抑制基因表达的过程,使Caspase 8基因沉默,从而降低IRI引起的细胞凋亡。
    3. (3) 研究人员根据Caspase 8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了三种序列分别导入猪的心肌细胞,通过测定靶基因Caspase 8的mRNA含量来确定最优序列。测定mRNA含量时,需提取心肌细胞的总RNA,经过过程得到cDNA,再进行PGR扩增,测定PCR产物量,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判断最优序列是

    4. (4) 选用猪的心肌细胞做受体细胞是因为猪在基因、解剖结构、生理生化和免疫反应等方面与人类极为相似。为了解决心脏移植供体短缺问题,许多科学家正在研究用猪心脏代替人的心脏。你认为将猪心脏移植到人体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请说出一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 1. 2022年1月7日,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成功将一颗经过基因编辑的猪心脏移植到一名57岁终末期心脏病患者体内。3天之后,这颗心脏依然表现良好没有立即被身体排斥。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人类不同个体进行器官移植时,选择一半以上相似的供体,才能进行移植。移植后还要应用抑制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发生。
    2. (2) 选择猪作为人类器官移植供体,其优点是猪的与人的极为相似,而且与灵长类动物相比,猪体内隐藏的、要少得多。
    3. (3) 猪作为人类器官移植供体,最大难题是免疫排斥。目前,科学家正尝试利用技术对猪的器官进行改造,在猪的基因组中导入某种,以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然后再结合技术,培育出不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的猪器官。
    4. (4) 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对供体猪心脏细胞的10个基因进行了编辑——敲掉了3个会引发的基因和一个会导致组织过度生长的基因。敲掉基因会影响基因编辑细胞的功能,因此,他们还
  • 1. (2022高三上·营口期末) 已知小鼠的腹肌是由卫星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年轻小鼠的腹肌重量高于年老小鼠。利用“异种共生”实验手段可制成并体结合小鼠(A、B),两只小鼠可共享血液循环(图1),手术4周后取出小鼠B的腹肌,比较卫星细胞的数目,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应选择两只免疫排斥小或无的小鼠进行异种共生实验 B . 推测年老B鼠血液中的物质可调控年轻A鼠卫星细胞分裂 C . 实验需检测小鼠A和B是否实现血液共享 D . 推测可以利用“异种共生”实验手段研究某种激素的作用
  • 1. (2021高三上·湖州月考) 下图为研究不同品系小鼠的皮肤移植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B系小鼠1在初次排斥前,因非特异性反应引起移植处炎症反应 B . B系小鼠2排斥时间提前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的“某淋巴细胞”分泌大量抗体 C . 若先摘除B系小鼠1的胸腺,则其发生初次排斥的时间提前 D . 若给B系小鼠2移植的是C系小鼠的皮肤,则其体内的记忆细胞可快速增殖分化
  • 1. (2021高二上·清远期中) 器官移植可以给患者带来生的希望,下列有关器官移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移植的器官对受体来说相当于抗原 B . 供者与受者组织相容性抗原差异程度是器官移植成败的关键 C . 器官移植中,器官植入后发生的排斥反应是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所产生的反应 D .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但会增加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
  • 1. (2021高二上·茂名期中) 下列关于器官移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要有一半以上相同 B . 手术后患者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C .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会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D . 对于供体器官的短缺可通过培养自身的干细胞来解决
  • 1. (2021高三上·杭州期中) 图1、图2为两种特异性免疫的某阶段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多种抗体可以作用于同一种病原体 B . 图1免疫应答方式也可以解释异体器官移植导致排斥的机理 C . 图2反应后可被巨噬细胞清除 D . 新的记忆T细胞可以识别并裂解感染相同病原体的体细胞,且反应更强烈
  • 1. (2021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器官移植后,供体器官会引起机体产生免疫排斥反应。研究发现,大鼠肝移植后,腹腔细菌感染会减轻免疫排斥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 对受体动物而言,外来器官相当于抗原,会激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 B . 细菌感染可能会降低大鼠的免疫功能,使其更容易接受外来器官 C . 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应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D . 注射免疫抑制剂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能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 1. 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依据其发病机制,分为细胞免疫排斥反应和体液免疫排斥反应两种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器官移植过程通常让受体动物吸入一定剂量的全身麻醉药物异氟烷,异氟烷通过运输与神经元烟碱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该受体功能,痛觉消失。痛觉信号在神经元间依赖结构进行传递。
    2. (2) 器官移植后,供体器官作为会诱导受体动物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大量裂解供体细胞,产生(填“细胞免疫排斥反应”或“体液免疫排斥反应”),导致移植器官死亡。为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期,给受体动物注射一定剂量的环孢霉素A,可以使的增殖受阻,从而使免疫系统暂时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
    3. (3) 免疫排斥反应体现受体动物免疫系统的功能。 
  • 1. 以下对器官移植的表述合理的是(  )
    A . 我国乃至世界器官移植都面临着供体严重短缺问题 B . 身体受之父母,我们要珍惜,所以不建议捐献器官 C . 器官移植除医学技术问题外还涉及社会、伦理、法律等复杂问题 D . 抗免疫排斥药物的研究是器官移植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