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义乌模拟) 某植物4号染色体上面的A基因可以指导植酸合成,不能合成植酸的该种植物会死亡。现有A3-和A25-两种分别由A基因缺失3个和25个碱基对产生的基因,已知前者不影响植酸合成,后者效果未知。
    1. (1) 现有基因型为AA25-的植物,这两个基因是基因。该植物自交后代进行PCR,正向引物与A25-缺失的碱基配对,反向引物在其下游0.5kb处,PCR后进行电泳,发现植物全部后代PCR产物电泳结果均具有明亮条带,原因是,其中明亮条带分为较明亮和较暗两种,其中较明亮条带代表基因型为的植物,比例为
    2. (2) 将一个A基因导入基因型为A3-A25-的植物的6号染色体,构成基因型为A3-A25-A的植物、该植物自交子代中含有A25-A25-的比例是
    3. (3) 在某逆境中,基因型为A3-A3-的植物生存具有优势,现有某基因型为A3-A的植物,该种植物进行随机授粉,逆境中基因频率上升,这是的结果,该种群(填“遵循”或“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
  • 1. (2024·义乌模拟) 在现代生物学中,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它可以复制出大量的DNA片段,为基因工程和分子诊断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1. (1) 已知酵母菌不能吸收淀粉,若想使新型酵母菌可以直接利用淀粉发酵,则应导入多步分解淀粉所需的多种酶,推测这些酶生效的场所应该是(填“细胞内”和“细胞外”)。
    2. (2) 同源切割是一种代替将目的基因导入基因表达载体的方法。当目的基因两侧的小段序列与基因表达载体上某序列相同时,就可以发生同源切割,将目的基因直接插入。研究人员,运用同源切割的方式,在目的基因两端加上一组同源序列A,B,已知酵母菌体内DNA有许多A-B序列位点可以同源切割插入。构建完成的目的基因结构如图,则应选择图中的引物对目的基因进行PCR。PCR反应体系中需加入模板、、引物、Mg2+、缓冲液等。

    3. (3) 已知酵母菌不能合成尿嘧啶,因此尿嘧啶合成基因(UGA)常用作标记基因,又知尿嘧啶可以使5-氟乳清酸转化为对酵母菌有毒物质。

      (i)导入目的基因的酵母菌应在的培养基上筛选培养。

      (ii)由于需要导入多种酶基因,需要多次筛选,因此在导入一种目的基因后,要切除UGA基因,再重新导入。切去UGA基因的酵母菌应在的培养基上筛选培养。

    4. (4) 家畜胚胎性别鉴定对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研人员利用PCR技术扩增奶牛Y染色体上雄性决定基因(SRY)和常染色体上的酪蛋白基因(CSN1S1),进行早期胚胎性别鉴定和胚胎移植,获得高产奶牛。请完成下表相关内容。

      实验目的

      方法步骤要点

      囊胚样品DNA提取

      选取细胞提取DNA

      PCR引物的设计和合成

      根据牛的SRY和CSN1S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

      PCR扩增

      预变性→变性→退火→延伸

      鉴定分析

      对受体奶牛注射孕激素(或前列腺素)

      胚胎移植

      将符合要求的胚胎移植到受体奶牛的子宫内

    5. (5) PCR过程中反应温度最低的一步是,该步骤温度设置与引物的、相关。
  • 1. (2024·义乌模拟) 为研究拟南芥植株E基因的功能,科研人员将T-DNA插入到E基因中,导致其发生突变,突变后的基因记为e。为验证某拟南芥植株的基因型,科研人员根据基因E和T-DNA的序列,设计了三种引物,引物的结合位置如图所示。已知完整的E基因和T-DNA整合后,因片段长度过大,不能完成整个融合基因的PCR扩增。科研人员提取该植株的总DNA,分别用引物“I+III”组合及“II+III”组合进行PCR,两种引物组合均能完成扩增。拟南芥植株的基因型为( )

    A . Ee B . EE C . ee D . EE或Ee
  • 1. (2024·江西模拟)  萤火虫的荧光素酶能催化ATP激活的荧光素氧化发光,这一现象在生物检测和成像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解决天然荧光素酶不能高效催化人工合成的荧光素DTZ发光的问题,研究人员采用蛋白质工程(又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对它进行了改造。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改造天然荧光素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通过化学诱变剂可定向改造天然荧光素酶的基因序列 B . 改造天然荧光素酶所用的基因表达载体不需要启动子和终止子 C . 可用PCR方法检测突变的荧光素酶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D . 改造后的荧光素酶在一定条件下催化DTZ发光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 1. (2024·江西模拟)  蒽是石油化工领域常见的一种多环芳烃化合物,对生物有毒且难以降解,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研究人员成功地从环境样品中分高得到能降解蒽的菌株A和B.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于分离菌株A和B的固体培养基含有(NH43SO4、MgSO4、CaCl2、NaH2PO4、K2HPO4、NaCl、FeSO4、H2O、琼脂、蒽等成分。其中为细菌生长提供碳源的成分是;该碳源在菌株A和B内的代谢产物可以参与合成(答出2种即可)等生物大分子。
    2. (2) 为鉴定菌株A和B,研究人员提取了菌株A和B的基因组DNA,并用PCR扩增16S rRNA基因。为了验证提取基因组DNA是否成功,采用二苯胺试剂鉴定,其原理是。在PCR扩增16SrRNA基因过程中,反应体系中引物的作用是。在PCR播环的3个步骤中,温度设置最高的是
    3. (3) 菌株A和B降解蒽的过程相同,均由按严格顺序排列的一系列静催化反应组成。为探究菌株A和B对蒽的降解能力,研究人员采用单独、混合接种(菌株AB接种量之比为1:1)方式开展实验(所有实验组接种总量一致)结果如表,由表可以看出菌株A和B混合接种比单独接种对蒽的降解效果更好,其原因可能是

      接种方式

      单独接种

      混合接种

      菌株A

      菌株B

      降解率(%)

      41.7

      20.9

      65.2

  • 1. (2024·江西模拟)  对水稻品种“淮稻7号”诱变,获得白叶枯病“类病变”突变体lmp2(基因型aa),它在没有病原菌侵染的情况下能自发形成类似白叶枯病表型。从突变体中克隆出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关键基因a(本题中如涉及更多的基因,名称依次按照B/b、C/c、D/d……命名)。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将突变体与野生型(简称WT,表型正常,基因型AA)水稻1杂交,F1表型均为野生型,其基因型为;F1自交,F2中野生型与突变体比例为
    2. (2) 分析突变体的a基因全序列及其编码产物发现,突变体的a基因是野生型水稻1的A基因内插入654bp(碱基对)片段形成的,其编码的肽链长度比野生型A基因编码的肽链短,其原因是654bp片段的插入产生了新的
    3. (3) 比对水稻基因组发现,野生型水稻的3号染色体上也存在上述654bp序列。为探究突变体产生的原因,在野生型水稻的3号染色体和突变体水稻的9号染色体上654bp序列外侧各设计一对引物,对野生型、突变体基因组DNA进行PCR,产物的凝胶电泳结果如图(M为核酸分子量大小的标准参照物)。据图分析突变体lmp2产生的原因是

    4. (4) 若用该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2杂交,F1全为野生型,F1自交,F2野生型和突变体比例为15:1,则该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1、2杂交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是,突变体、野生型水稻1和野生型水稻2的基因型依次为
    5. (5) 为了解A蛋白(由基因A编码)在自然界的起源和进化,研究人员比较了生物甲、乙、丙⋯⋯的A蛋白序列与水稻A蛋白序列的差异氨基酸个数,并成功解析了各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如下表。如果水稻与上述各种生物的亲缘关系由近而远依次为甲、乙、丙,在下表中填写最合理的数字。

      生物名称

      ……

      差异氨基酸个数

      2

      4

      6

      8

      ……

  • 1. (2024·安徽模拟)  萝卜是百姓喜爱的一种蔬菜,筛选优良性状,开展种质创新,对落实国家“种业振兴行动”计划,丰富“菜篮子工程”有重大应用价值。
    1. (1) 采用常规杂交育种,可培育出不同根形的品种。萝卜的根形由A、a和R、r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将两种稳定遗传的圆形萝卜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F1自交,F2有扁形、圆形和长形三种表型,比例为9:6:1。由题意可知,F2中,长形萝卜的基因型为,扁形萝卜中杂合子比例为
    2. (2) 利用返回式航天器搭载萝卜种子可使细胞产生基因突变。假设突变发生在某基因的内部,若编码区缺失一个核苷酸,则会引起编码的肽链改变;若突变是一个核苷酸的替换,但没有引起编码的蛋白质功能改变,其原因可能是(答出2点即可)。
    3. (3) 萝卜硫素具有抗炎、抗癌等生理功能,由黑芥子酶(Myr)水解前体物质形成。研究人员提取总RNA、逆转录形成cDNA,然后设计Myr基因特异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经凝胶电泳后,发现有多条扩增带(其中也包含目的基因片段)。在不改变引物、PCR扩增体系和模板量的情况下、可采用的方法,特异扩增目的片段。研究人员对扩增出的DNA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序列信息见下图,推测其最多可以编码个氨基酸的多肽(终止密码子为UAA/UAG/UGA)。在多肽合成过程中,tRNA“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上,氨基酸结合部位在tRNA的端。

    4. (4) 研究人员希望采用Ti质粒上的T-DNA转移Myr基因,以便获得萝卜新品种。图中A、B、C、D、E为5种限制酶及其酶切位点,选用(填字母)进行酶切,以使插入T-DNA中的目的基因正确表达;将转入目的基因的体细胞培养形成,分化成植株,用于生产。

  • 1. (2024·高三上期末·潮州)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是一种调节机体代谢的分泌型蛋白,具有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生理活性。但由于FGF21稳定性差,导致FGF21药效较差。科研人员以含有FGF21基因(F)的重组质粒pSUMO-FGF21(p-F)为模板,对F进行定点突变,构建含突变基因的突变质粒PSUMO-mmtFGF21(p-mF),从而实现对FGF21的改造,部分过程如图1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研究发现、改变FGF21中的氨基酸序列,可提高FGF21的稳定性。这首先需要在数据库中检索FGF21的氨基酸序列和,据此设计突变位点并对蛋白质结构进行模拟验证。
    2. (2) 通过PCR技术可实现对FGF21基因(F)进行定点突变。

      ①将引物、p-F(DNA模版)、缓冲液、无菌水、4种脱氧核苷酸和等加入微量离心管中,构成PCR体系进行反应。

      ②用于定点突变的引物长度不能过短,否则会由于,导致定点突变失败。

      ③应选择图2中的哪对引物进行定点突变。

      A.1和4 
      B.2和3 
      C.1和3 
      D.2和4

    3. (3) 在转化大肠杆菌时,用低温和溶液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有利于突变质粒进入大肠杆菌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取适量菌液涂布在含有平板上筛选出含p-mF的细胞(菌落)。
    4. (4) 已筛选出含mF的大肠杆菌繁殖的后代中出现不含有mF的菌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佳的方案是
  • 1. (2024·河南模拟)  水稻胚乳可作为生物反应器用于开发功能性产品。从猪瘟病毒抗原蛋白的预期功能出发,研究小组设计其预期的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合成新的基因X。利用PCR技术对其进行扩增并连接启动子1,形成Z片段。把Z片段插入Ti质粒的T-DNA中,将构建好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水稻细胞完成转化,在胚乳中获得相应蛋白,最终将蛋白进一步加工为植物源猪瘟疫苗。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研究小组通过PCR扩增Z片段,延伸过程中,4种脱氧核苷酸在催化作用下合成新的DNA链。酶切时,限制酶识别序列的重叠会降低切割效率。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选择限制酶Hind Ⅲ和进行切割,可使Z片段插入T-DNA的效率最高。为使基因能够正常表达,质粒上的N和J应都为
    2. (2) 为获得含蛋白X的水稻材料,首先诱导水稻种子脱分化形成,然后通过的侵染,使目的基因进入水稻细胞并完成转化,再将其转接到含特定激素的培养基上,诱导其形成具有根、茎、叶的完整植株。
    3. (3) 为验证水稻中目的基因X是否表达(转录和翻译),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方法有(答出2点即可)。
    4. (4) 从猪瘟病毒抗原蛋白的预期功能出发,合成基因X,进而得到猪瘟疫苗的过程属于工程的范畴。相较于大肠杆菌,水稻胚乳作为生物反应器制备疫苗的优势及理由有(答出1点即可)。
  • 1. (2024·贵州模拟)  风肉一般是以鲜肉为原料,用食盐腌制后,经风干和微生物后发酵而成。在后发酵期,风肉含有耐盐的微生物。某实验小组为研究耐盐微生物的耐盐基因,设计实验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小组为获得耐盐纯培养物A,使用的培养基应是(选填“普通培养基”或“选择培养基”),使用的接种方法是
    2. (2) 为获得纯培养物A的耐盐基因X,实验小组应用纯培养物提取了DNA。在一定温度下,用二苯胺试剂对DNA进行检测,二苯胺检测DNA的原理是。获得PCR产物后,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PCR产物进行鉴定,影响DNA分子迁移速率的主要因素有(答出两点即可)。
    3. (3) 构建成功的表达载体将运用农杆菌介导技术转入某农作物,可获得耐盐转基因植株。与同种非转基因植株的染色体DNA序列相比,转基因植株的染色体DNA含有
    4. (4) 为验证已获得的耐盐转基因植株具有耐盐性,需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思路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