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宁波期中)  免疫系统能够抵御病原体的侵袭,有助于实现机体稳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体的脊髓和胸腺是中枢淋巴器官,是生产免疫细胞的场所 B . 血浆中的溶菌酶发挥作用,是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C . 过敏反应属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起的疾病,临床上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D . 注射青霉素和血清抗体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都属于被动免疫
  • 1. (2024高二下·吉林期中) 过敏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变态炎症性反应,可以累及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眼睛等不同器官,某些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会危及生命。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过敏反应主要与记忆T细胞有关 B . 过敏原物质属于抗原 C . 过敏反应属于体液免疫的范畴 D . 敏感人群应该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 1. (2024高三下·湛江模拟) 过敏性鼻炎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环境变应原引起的鼻黏膜慢性炎症。耐受型树突状细胞(tDC)可以通过有效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来引起免疫耐受,也能通过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和活化来引起免疫耐受,从而减轻上呼吸道炎症反应,部分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初始T细胞指未受抗原刺激的原始T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注:PD-L1为表面抗原分化㧀,tDCs为耐受型树突状细胞,IL-10、IL-21、TGFβ、IL-35、IDO 等均为细胞因子。

    1. (1) 人体在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填“会出现”或“不会出现”)过敏反应。一般来说,浆细胞的产生需要双信号,结合过敏反应来看,这两个信号分别是
    2. (2) 初始T细胞可分化为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其中辅助性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是。结合上图从基因表达的角度分析,初始T细胞分化出三种调节性T细胞的原因是
    3. (3) 丙酸氟替卡松与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是两种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药物,两者均通过降低IL-4 的含量,提高 IFN-γ(一种干扰素)的含量来达到治疗效果,安慰剂是一种“模拟药物”,除不含药物的有效成分外,其余物理特性与药物相同。某小组拟对两者单独用药及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请写出探究思路:
  • 1. (2024·贵州模拟)  过敏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上常表现为皮肤干燥、剧烈瘙痒和湿疹样皮疹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过敏特应性皮炎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紊乱导致的 B . 可用抗组胺类药物缓解过敏特应性皮炎诱发的症状 C . 再次接触过敏原,浆细胞识别过敏原后可分泌抗体 D . 找出过敏原并避免与之接触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
  • 1. (2024高三下·楚雄模拟) 类风湿关节炎(RA)是因免疫炎症反应过强引起的关节受损而导致的一种疾病。与免疫炎症有关的TNF—α等细胞因子有甲、乙两大类,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应答的稳态。研究人员为研究RA的发生与上述两类细胞因子的关系,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种细胞因子的平均含量,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据图可知,细胞因子分泌增多会导致RA。图中抑制免疫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是
    2. (2) 研究人员欲利用RA病模型大鼠检测药物M(可溶于生理盐水)对RA的治疗效果。他们将生理状态相同的RA病模型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方案分别为。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给以同样的饲料进行喂养15天,提取并检测,若,则证明药物M对RA有一定治疗效果。
  • 1. (2024高三下·安顺模拟) 树突状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其过度活化会破坏机体的免疫平衡而引发炎症性免疫损伤,甚至诱发自身免疫病。小鼠的Rhbdd3基因被敲除后自身抗体水平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更易发生炎症损伤和自身免疫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侵入机体的抗原的处理和呈递都依赖树突状细胞 B . Rhbdd3基因过度表达会增强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 C . 体内的细胞因子主要是由辅助性T细胞合成分泌的 D . 自身抗体作为信息分子能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 1. (2024高三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的护卫队,日夜巡视,紧张有序, 让“非己”成分销声遁迹。下图表示人体内B淋巴细胞成熟及参与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 (1) 环境中有各种病原体,但我们并不会经常感到不适; 我们的身体内部总会有一部分细胞或细胞结构处于衰老死亡的状态,但我们自身能够维持稳态。这些依赖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等功能。
    2. (2)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功能单位,它们执行着各种免疫功能。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它们都来自于骨髓内的
    3. (3) 病原体直接和B细胞接触, 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 另一些病原体被细胞2摄取后,经细胞2处理后传递给细胞3,细胞3表面的特定分子将,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细胞4的名称是。机体再次被相同病原体入侵时,细胞5所发挥的作用是
    4. (4) 细胞1逐渐形成成熟B淋巴细胞的过程称为,其关键步骤Ⅰ过程的完成依赖于BTK基因表达的BTK蛋白的影响, BTK基因突变会导致I过程受阻, 不能产生抗体, 由此引发的疾病属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中的病。
  • 1. (2024高三下·关岭模拟) 研究表明,过度摄入富含膳食果糖和脂肪的饮食会有糖尿病的风险。糖尿病的病因有多种,如图表示糖尿病病因的两种形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抗体1和抗体2(填“能”或“不能”)由同一个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理由是。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类疾病称为
    2. (2) 当某人血液中存在抗体1或抗体2时,可判定其患有糖尿病。其中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效果的糖尿病是由(填“抗体1”或“抗体2”)引起的。
    3. (3) 结合题图尝试解析抗体⒉导致患糖尿病的机理;机体产生了抗体攻击组织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
  • 1. (2024高三·广东模拟)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式,但免疫排斥仍是术后急需解决的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为供体肝细胞在患者体内发生的免疫排斥反应的部分过程。巨噬细胞是吞噬细胞的一种类型,具有很强的吞噬能力,它与(答出两种)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如图1所示,可用于反映吞噬细胞具有抗原呈递能力的物质有,图1中T细胞产生的不同类型细胞包含
    2. (2) 为探讨吞噬细胞表面高表达S蛋白与免疫排斥的关系,研究者将阻断S蛋白功能的抗体注射给大鼠,对照组注射无关抗体,检测两组大鼠肝移植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果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
    3. (3)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将特异性载体包裹siRNA注射给大鼠,siRNA进入吞噬细胞干扰S基因的表达。实验如下,①②的处理依次是,实验结果说明干扰S蛋白表达的作用是

      组别

      1

      2

      3

      4

      实验处理

      -

      肝移植

      -

      静脉注射包裹无关siRNA的载体

      实验结果

      有抗原呈递能力的吞噬细胞占比(%)

      8.92

      0.13

      72.34

      0.01

      排斥反应程度相对值

      1.4

      0

      8.6

      0

      注:排斥反应程度相对值大于3.0可判定为发生排斥反应

  • 1. (2024高三·深圳模拟)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反应。盐酸西替利嗪是治疗荨麻疹的常用药,与组胺具有竞争性,能阻断组胺激活靶细胞。下列最有可能与盐酸西替利嗪结合的是( )
    A . 过敏原 B . 组胺 C . 组胺受体 D . 抗体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