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贵阳模拟)  近年来,贵州省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出了丰硕成果。关于建设“生态贵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对黑颈鹤的易地保护 B . 赤水河治理过程中选种了净化能力强的水生植物,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C . 提倡低碳生活方式、生活废水处理等措施能有效增大人类的生态足迹 D . 退耕还林减弱了人类对自然演替方向的干扰作用
  • 1. (2024·贵阳模拟) 普氏野马目前是世界上唯一生存的野马,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准确了解普氏野马的生存状态,预测其数量变化趋势,需要调查种群的,以及影响普氏野马数量变化的因素,进而采取合理的保护对策。
    2. (2) 研究人员通过航空遥感技术监测普氏野马数量变化,拍照并对普氏野马阴影面积进行处理,影像如下图(参照单只普氏野马的影像大小确定普氏野马数量),识别照片中该种动物并计数。

      与标记重捕法相比,上述调查方法的优势有(答出一点),但仍然会产生误差,推测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答出一点)。

    3. (3) 从遗传和进化的角度看,世界不同分布区的普氏野马种群处于隔离状态,这对物种的延续有什么不利影响(答出一点)。为保护普氏野马,1985年我国启动“野马返乡计划”,引进野马繁育,达到一定数量后将它们回放野外,这属于(填“就地保护”或“易地保护”)。近年来,国家通过设立保护区修复栖息地,使区域内植被资源不断增加,普氏野马种群数量也逐年增加,其原因是(答出两点)。
  • 1. (2024高三·广东模拟) 《长江十年禁渔》计划自2020年1月1日执行,为期10年常年禁止长江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是长江保护行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江豚是长江现存的唯一鲸豚类动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检验长江保护成效和长江生态系统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近些年来通过普查得到的长江江豚的数量信息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普查年份

    2006

    2012

    2017

    2022

    数量(单位:头)1800

    1045

    1012

    1249

     

    1. (1) 长江江豚捕食鳗鱼和虾,鳗鱼主要摄食虾、水生昆虫等,也捕食小鱼,虾捕食水生昆虫、藻类等植物,假设小鱼、水生昆虫以藻类等植物为食,则长江江豚在食物网中占据个营养级;从能量流动的角度解释长江江豚数量较少的原因是
    2. (2) 过去几十年“电毒炸”、“绝户网”等非法捕捞造成长江鱼类资源枯竭。长江江豚喜欢在自然的浅滩、沙洲捕食和哺育幼仔,大型码头、护岸等工程用硬质材料替代了自然的沙滩。请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分析长江江豚数量从2006年至2017年发生变化的原因是;长江江豚数量的减少使其多样性降低,该变化是导致物种灭绝的重要因素之一。
    3. (3) 《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的保护措施属于,可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近年来由于干旱影响,长江有些支流出现与水域主体断流的现象,该变化(填“有利于”“不利于”或“不影响”)长江江豚种群的繁衍。
    4. (4) 轮船活动和排放生活污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在长江江豚体内比其他低营养级生物更多的原因是,这是造成其死亡的原因之一。
  • 1. (2024高三·大亚湾模拟) 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于202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景观的村民在原始森林中间砍伐少量高大乔木,栽种古茶林,形成独特的“林下茶种植”模式如图。该模式的生物多样性丰富,能有效防治病虫害,可持续地生产出高质量的有机茶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砍伐少量高大乔木能为茶树创造理想的光照条件 B . “林下茶种植”模式充分考虑了不同物种的生态位 C . 病虫害的有效防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D . 该项目成功申遗有利于保护古茶林的生物多样性
  • 1. (2024高三·江门模拟) 2023年广东某省级自然保护区在调查工作中新增记录的野生植物共有15种,其中包括首次发现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短穗刺蕊草(不超过5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具有珍贵的基因资源 B . 应采用样方法统计短穗刺蕊草种群数量 C . 保护短穗刺蕊草只能采取迁移种植的办法 D . 15 种野生植物的全部基因形成一个基因库
  • 1. (2024高二下·自贡开学考)  下列有关生态足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B . 不同技术和社会发展状况下,生态足迹的数值不同 C . 碳足迹是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所需的森林和海洋面积 D . 人类采取生活方式不同,所需要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 1. (2023高三上·江阴期末) 被誉为“华北之肾”的白洋淀是雄安新区辖区内最重要的水体功能区,该湿地通过近几年大规模地退耕还淀、生态补水、清淤等措施,使水质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营造了淀城和谐共融的特色景观。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 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构成该湿地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 . 保护白洋淀湿地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 C . 退耕还淀、生态补水、清淤等措施提高了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D . 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让浮游藻类从水体消失可维持湿地中氮、磷的平衡
  • 1. (2024高二下·长沙开学考)  生境丧失和破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下图显示一个爬行动物种群(图1)被设计中的高速公路和铁路隔离成相互孤立的a、b、c、d4个小种群(图2)的变化情况,道路不改变原生境和种群中的个体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境破碎是该物种生存面临的主要威胁 B . 隔离可导致每个小种群内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 . 道路设计应考虑为野生动物预留迁移的通道 D . 与原种群相比,每个孤立小种群的数量特征不变
  • 1. (2024高二下·永州开学考)  大树杜鹃为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珍稀植物,是杜鹃花属中最高大的乔木树种。大树杜鹃林下凋落物厚,种子难以散布到土壤基质层,因而发芽率低;其幼苗生长缓慢,要生长很长时间才开花;且该树种对温度、湿度等条件要求苛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影响大树杜鹃发芽率的生物因素主要是林木郁闭度 B . 大树杜鹃促进生态系统中基因流动和协同进化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 大树杜鹃有性生殖能力较低,积极进行人工繁育可有效促进种群数量增加 D . 在原产地适度清除林下凋落物并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大树杜鹃的有效保护
  • 1. (2024高三下·湖南月考) 珊瑚礁由珊瑚虫和其骨骼等组成。虫黄藻是一种在珊瑚虫体内生存繁殖的海洋藻类,当虫黄藻从珊瑚虫体内逃逸将引起珊瑚白化死亡。虫黄藻、珊瑚虫虫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某一种珊瑚出现的频率最高,且对其他物种影响也很大,可初步确定是该其他藻类群落的优势种 B . 图中所示珊瑚虫和虫黄藻的种间关系是原始合作 C . 珊瑚礁具有防浪护岸及旅游观光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 D . 人类可通过禁止捕捞珊瑚、减少污染物人海等措施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