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榕江期中) 下列有关D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碱基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决定了DNA的特异性 B . 每个脱氧核糖上通常连有两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 C . 每个DNA分子中A+T的量不一定等于G+C的量 D . 一个DNA上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小于该DNA分子的碱基总数
  • 1. (2024高一下·台江期中) 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 . 17.1% B . 18.7% C . 31.3% D . 32.9%
  • 1. (2024高一下·黎平期中) 某双链DNA分子片段中有2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90个。则该DNA片段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 )
    A . 400个 B . 510个 C . 490个 D . 200个
  • 1. (2024高三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其表达情况可能有差异 B . 基因不能通过其转录产物控制生物的性状 C . 转录和翻译时碱基的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D . 并非所有生物基因表达过程都包括转录和翻译
  • 1. (2024·贵州模拟) 细胞色素C是细胞中普遍含有的一种蛋白质。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和测定DNA的热稳定性可以判断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实验思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DNA的提取利用了DNA与蛋白质等物质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存在差异的特点 B . 获得的杂合双链DNA分子,配对的碱基对越多,结构越稳定,变性温度越高 C . T甲-甲-T甲-丙大于0说明甲和丙的DNA序列不同,但甲与丙细胞色素C的结构可能相同 D . 由上述结果可以推测,甲与乙的亲缘关系比甲与丙的亲缘关系近
  • 1. (2024高三下·威宁月考)  研究小组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活动中,利用下面4种形状的卡纸和相关的各种连接物(包括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进行了模拟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构建的双链DNA中,甲与乙的数量可以相等 B . 构建的单链DNA中,乙与丙的数量一般相等 C . 无论构建的是双链DNA还是单链DNA,甲与丁的数量一定相等 D . 用相同数量的4种材料,不同小组搭建的双链DNA的各种连接物总量一定相等
  • 1. (2023高三上·常州期末)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基因一般是指合成一条有功能的RNA分子或多肽所必须的完整DNA序列 B . 真核生物基因中的内含子虽不能编码蛋白质但有遗传效应 C . 基因的一条链上相邻两个碱基之间的五碳糖与磷酸之比为1:2 D . 艾滋病病毒感染机体后其遗传物质会发生复制、逆转录、转录和翻译过程
  • 1. (2024高三下·内江月考)  秋冬季节,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较为常见。支原体肺炎是由原核生物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已知Pl蛋白是肺炎支原体最为重要的毒力因子,其受体位于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体免疫系统能够消灭机体内的肺炎支原体,主要体现了其监控和清除功能 B . 支原体细胞内氨基酸排列顺序多种多样,可以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C . 支原体Pl蛋白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合成和加工 D . 支原体Pl蛋白与上皮细胞受体的结合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 1. (2024高一上·湖北期末)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细胞也有细胞骨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物大分子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其单体为甘油和脂肪酸 B . 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C . DNA分子中核糖和磷酸基团交替连接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支架 D . 水稻的叶肉细胞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和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
  • 1. (2024高二上·邵阳期末) 下列是关于科学史中生物实验研究课题和实验方法或技术手段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 卡尔文循环、DNA 复制特点—— 同位素标记法 B . 分离细胞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离心技术 C .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种群增长曲线——模型构建法 D .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酶具有催化作用——对比实验法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2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