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湛江期中)  甲图表示某雄性动物生殖器官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与核DNA数量变化的关系,乙图是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图中b→c、f→g阶段形成的原因是
    2. (2) 乙图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属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是
    3. (3) 乙图中的D所示细胞处于甲图中的段。
    4. (4) 该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是条;A图中发生的染色体(包括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行为是,这也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 1. (2024高一下·潮安期中)  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b1、b2发生基因的分离,c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 B . c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的染色体 C . b1、d2过程都需要进行DNA复制,不同的是b1过程核DNA减半两次而d2过程核DNA减半一次 D . d1和d2过程涉及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凋亡
  • 1. (2024高一下·潮安期中)  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 B . 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C . 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D .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 1. (2024高一下·潮安期中)  如图为水稻(2n=24)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三个时期的细胞显微照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①中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B . 图②为初级精母细胞,含有10个四分体 C . 图③所示时期为减数分裂Ⅱ,不含同源染色体 D . 图②与图③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均相同
  • 1. (2024高一下·潮安期中) 某动物体细胞中 DNA 含量为2个单位(m)。下图分别为雌性动物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过程中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和细胞示意图。请回答:

    1. (1) 细胞A的名称是,处于减数第次分裂。
    2. (2) 细胞C中有对同源染色体,个核DNA,个四分体,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一个C细胞最终能形成个成熟生殖细胞。
    3. (3) 曲线2-3时期DNA 含量变化是的结果,减数第一次分裂(MI)完成后DNA含量变化是由于的结果。减数第二次分裂(MII)时着丝粒分裂,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4. (4) 正常情况下,细胞 B 中是否含有等位基因:。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图中相关的同源染色体上。则细胞C的基因型为(不考虑变异)。
  • 1. (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  图甲为受精作用的过程以及早期胚胎发育示意图,图乙表示早期胚胎发育的某个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自然条件下,过程①在哺乳动物的子宫内进行且每次只形成一个受精卵 B . 图甲中过程②细胞数量增加,胚胎的总体积和细胞内遗传物质几乎不变 C . 随着胚胎逐步扩大,结构⑥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该过程叫作孵化 D . 图乙处于图甲中的a时期,细胞⑦将来发育成胎儿的胎膜和胎盘
  • 1. (2024高一下·常平期中)  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种生物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处于不同时期的染色体行为(仅示部分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甲细胞进行两次连续的分裂后,可得到4种精细胞 B . 图甲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①②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C . 图甲中等位基因A、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 . 若乙和甲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则乙中a来自四分体时期的染色体互换
  • 1. (2024高一下·常平期中)  性别决定为 XY 型的某二倍体动物(2n=8)是研究细胞减数分裂的模式生物。图 1 为研究人员观察到的该动物某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图像(仅表示出部分常染色 体及基因)。请回答问题:

    1. (1) 该动物个体为(填“雌性”或“雄性”),其基因型为(只考虑图1中相关基因)。图1细胞中基因B与b分离可发生在(时期)。
    2. (2) 若用红色荧光标记图1细胞中的基因a,该细胞继续分裂,最终得到的某个配子中含有2个红色荧光点,原因可能是
    3. (3) 已知图1细胞的染色体(a)、染色单体(b)与核 DNA(c)的数量关系如图2所示,请在图2中绘出该细胞分裂形成的一个子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与核DNA数量关系柱状图
  • 1. (2024高一下·城中期中)  蝗虫染色体数目较少、染色体大,可以作为观察细胞分裂的实验材料。已知雄蝗虫2n=23,雌蝗虫2n=24,其中常染色体有11对,性染色体在雄性中为1条(为XO),雌性中为2条(记为XX)。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萨顿以蝗虫精巢为材料研究减数分裂过程,验证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B . 选择雄蝗虫的性腺更适合观察减数分裂,因为雄蝗虫的染色体数目更少 C . 观察雌蝗虫卵巢中的细胞分裂时,含有2条X染色体的细胞一定处于减数分裂Ⅰ D . 一雄蝗虫和一雌蝗虫交配,产生的后代雌性和雄性各占一半
  • 1. (2024高一下·城中期中)  下图为某植物(雌雄同株;2n=24,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回答问题:

    1. (1) 将捣碎的花药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染色1~2min,制成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可通过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来判断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2. (2) 图丙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有条,核DNA分子有个,此时一个细胞内有对同源染色体。
    3. (3) 若图戊中的一个细胞基因组成是Ab(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和基因突变),则另外三个细胞的基因组成是
    4. (4) 若该植物的基因A和a均可被荧光标记为绿色(基因B和b不被标记),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图甲中的细胞有个绿色荧光点。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