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诸暨月考) 环境可以通过激素影响个体的基因表达或者蛋白质的活性,进而适应环境,甲基是疏水基团,会使染色体紧缩,乙酰基是带负电的基团,会使染色体松散。下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激素A可以通过与胞内受体结合,使染色体乙酰化进而促进基因表达 B . 激素B与膜上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C . 蛋白质激酶使蛋白质磷酸化,会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从而改变活性 D . 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等蛋白质类激素的调节过程跟激素A类似
  • 1. (2024·揭阳模拟)  实验小组用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为实验材料,进行了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用低倍显微镜就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的情况 B . 处于平衡时,细胞液的渗透压与外界溶液的相等 C . 细胞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D . 细胞有中央液泡是进行该实验的基础之一
  • 1. (2024·揭阳模拟)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肌肉退行性疾病,患者神经肌肉接头示意图如下。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与补体C5(一种蛋白质)的激活相关,患者体内的C5被激活后裂解为C5a和C5b,两者发挥不同作用:C5a与受体C5aR1结合后激活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攻击运动神经元而致其损伤;C5b与其他补体在突触后膜上形成膜攻击复合物,引起Ca2+和Na+内流进入肌细胞,导致肌细胞破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突触前膜释放的Ach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肌细胞兴奋 B . 抑制AchE的活性,可能会引起肌肉细胞持续性收缩 C . 对患者使用C5a的抗体,可能延缓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 D . ALS患者肌细胞破裂与肌细胞内的渗透压过低有关
  • 1. (2024·揭阳模拟)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电子传递链如图所示。电子在传递的过程中,H+通过复合物Ⅰ、Ⅲ、Ⅳ逆浓度梯度运输,建立膜H势能差,驱动ATP合酶顺H+浓度梯度运输,同时产生大量的ATP。UCP是一种特殊的H+通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复合物Ⅳ可分布在骨骼肌细胞线粒体的内膜上 B . 在嵴结构周围的线粒体基质中,H+的浓度较高 C . ATP合酶与H+结合,将其转运的同时催化ATP合成 D . 若UCP运输的H+增多,则细胞合成的ATP可能会减少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植物细胞内的有机酸主要通过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合成,而后进入细胞质基质,再通过液泡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入pH较低的液泡中。当液泡中的有机酸达到一定浓度,会在氢离子浓度梯度的驱动下,与氢离子同向运出液泡被降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有机酸的产生部位主要是线粒体基质 B . H+进入液泡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C . 液泡参与调节植物细胞内的pH D . 转运有机酸进出液泡的膜蛋白相同
  • 1. (2024·南宁模拟)  实验小组用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为实验材料,进行了质壁分离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用低倍显微镜就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的情况 B . 实验可以证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大 C . 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需要载体,并且消耗ATP D . 细胞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 1. (2024·广西模拟) 科研团队通过在水稻中过量表达OSA1蛋白,显著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其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水稻叶肉细胞通过分布于上的光合色素,将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该过程产生的ATP和NADpH为光合作用的阶段提供物质和能量。
    2. (2) 水稻叶片保卫细胞质膜表面的OSA1蛋白受光照诱导后活性提高,其功能增强,将H+大量运输到细胞外建立质子梯度,促进K+通过方式进入保卫细胞,导致细胞,而促进气孔打开。
    3. (3) 气孔导度增大,有利于提高植物的作用,促进根细胞对水和NH4+等无机盐的吸收;土壤高浓度的NH4+可促进对其的转运,进入根细胞的NH4+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利用TCA循环产生的2-0G,在相关酶的作用下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
    4. (4) 通过过量表达OSA1,一方面可促进气孔打开为光合作用提供足量的;另一方面可促进根系吸收NH4+ , 为光合作用过程中等物质的合成提供N元素,最终显著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 1. (2024·广西模拟) 将蚕豆植物放在湿润的空气中,光照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只有将保卫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时,才构成一个渗透系统 B . 刚从清水转入0.3g/mL蔗糖溶液中时,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将逐渐增加 C . 清水中保卫细胞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D . 蔗糖分子扩散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渗透吸水导致气孔关闭
  • 1. (2024·广西模拟) 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等)通过激活感觉神经突触前膜上的相关受体等一系列反应,使P物质(镇痛物质)释放减少、突触后膜超极化,最终减弱或阻滞痛觉信号的传递,产生镇痛作用,但具有成瘾性。科学家们利用河豚毒素(TTX,河豚体内含有的一种生物碱毒素)可以特异性且快速阻断Na+通道的特点,开发了TTX镇痛剂。通过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从而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相关作用机制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TTX作为镇痛剂有特异性强、见效快速且无成瘾性等优点 B . C物质和受体结合后,可以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C . 推测A、B、C代表的三类物质分别为TTX(河豚毒素)、P物质、吗啡类镇痛药 D . 产生痛觉的过程中,Na+进入膜内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膜内电位变化为由负变正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水分子可以以水通道蛋白协助的方式完成跨膜运输 B . 载体蛋白包括转运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 C . 胞吞、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D . 载体蛋白在每次转运时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