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有些不孕夫妇需要通过试管婴儿技术解决生育问题。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由于女性一个自然周期中产生的卵子太少,在取卵前通常需要注射促性腺激素,而不通过直接注射雌激素来促进更多的卵泡发育,原因是
    2. (2) 在体外受精前,医生借助超声波探测仪等工具用吸卵针从某女士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随后将取出的卵母细胞置于与相似的环境中,让它进一步发育成熟,精子也需要经过处理才具有受精能力。受精过程中,精子释放多种,以溶解,最终精子进入卵子内完成受精作用。
    3. (3) 胚胎的早期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一样,都需要满足无菌、无毒的环境,适宜的和相应的气体环境以及营养等条件。
    4. (4) 试管婴儿培育过程中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有(答出两点即可),其与“设计试管婴儿”培育过程的主要区别是
  • 1. 与“设计试管婴儿”相比,为解决不孕不育夫妇的生育问题而诞生的试管婴儿技术是(  )
    A . 根据愿望设计婴儿性别 B . 根据愿望生育一个婴儿 C . 根据需要取用婴儿的造血干细胞 D . 根据需要取用婴儿的器官
  • 1. 下列关于试管动物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与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 B . 运用该技术繁育后代的过程属于有性繁殖 C . 可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大量繁殖 D . 运用试管动物技术培育动物的过程全部在体外进行
  • 1. (2022高二下·淮南月考) 使用特定的DNA作“探针”,通过DNA杂交技术而确定死者的身份。常用的DNA“探针”是指:(  )
    A . 某一个完整的目的基因 B . 目的基因片段的特定DNA C . 与目的基因相同的特定双链DNA D . 与目的基因互补的特定单链DNA
  • 1. (2022高三上·营口期末) 已知小鼠的腹肌是由卫星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年轻小鼠的腹肌重量高于年老小鼠。利用“异种共生”实验手段可制成并体结合小鼠(A、B),两只小鼠可共享血液循环(图1),手术4周后取出小鼠B的腹肌,比较卫星细胞的数目,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应选择两只免疫排斥小或无的小鼠进行异种共生实验 B . 推测年老B鼠血液中的物质可调控年轻A鼠卫星细胞分裂 C . 实验需检测小鼠A和B是否实现血液共享 D . 推测可以利用“异种共生”实验手段研究某种激素的作用
  • 1. (2021高三上·湖州月考) 下图为研究不同品系小鼠的皮肤移植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B系小鼠1在初次排斥前,因非特异性反应引起移植处炎症反应 B . B系小鼠2排斥时间提前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的“某淋巴细胞”分泌大量抗体 C . 若先摘除B系小鼠1的胸腺,则其发生初次排斥的时间提前 D . 若给B系小鼠2移植的是C系小鼠的皮肤,则其体内的记忆细胞可快速增殖分化
  • 1. (2021高二上·茂名期中) 下列关于器官移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要有一半以上相同 B . 手术后患者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C .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会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D . 对于供体器官的短缺可通过培养自身的干细胞来解决
  • 1. (2021高二上·清远期中) 器官移植可以给患者带来生的希望,下列有关器官移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移植的器官对受体来说相当于抗原 B . 供者与受者组织相容性抗原差异程度是器官移植成败的关键 C . 器官移植中,器官植入后发生的排斥反应是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所产生的反应 D .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但会增加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
  • 1. (2021高三上·杭州期中) 图1、图2为两种特异性免疫的某阶段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多种抗体可以作用于同一种病原体 B . 图1免疫应答方式也可以解释异体器官移植导致排斥的机理 C . 图2反应后可被巨噬细胞清除 D . 新的记忆T细胞可以识别并裂解感染相同病原体的体细胞,且反应更强烈
  • 1. (2021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器官移植后,供体器官会引起机体产生免疫排斥反应。研究发现,大鼠肝移植后,腹腔细菌感染会减轻免疫排斥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 对受体动物而言,外来器官相当于抗原,会激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 B . 细菌感染可能会降低大鼠的免疫功能,使其更容易接受外来器官 C . 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应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D . 注射免疫抑制剂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能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