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月考)  果蝇的正常眼与无眼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某实验小组将正常眼雌果蝇与无眼雄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所得结果如图所示。(不考虑致死、突变和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果蝇是遗传学实验的常用实验材料,下列的哪几项是果蝇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A.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B.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 C.繁殖快,子代数量多 D.染色体数目较少,便于观察)。控制果蝇正常眼和无眼性状的基因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
    2. (2) 果蝇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杂交实验中,为避免影响实验结果的统计,需在子代处于蛹期时,将亲本。据图分析,关于果蝇无眼性状的遗传方式,可以排除的遗传方式有
    3. (3) 实验小组为了判断果蝇正常眼性状的显隐性,用Ⅱ-1与其亲本雄果蝇杂交获得大量子代,根据杂交结果(填“能”或“不能”)确定,理由是
    4. (4) 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正常眼和无眼中显性性状是,Ⅱ-4为(填“纯合子”或“杂合子”)。若让Ⅲ-1与Ⅲ-2杂交,子代中无眼雄果蝇的概率是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月考)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一发现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该研究的模型属于(    )
    A . 物理模型 B . 数学模型 C . 概念模型 D . 以上都不是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端粒是位于每条染色体两个末端的一段DNA—蛋白质复合体,端粒会随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多逐渐缩短。研究发现,端粒的缩短会使细胞中的p53含量、磷酸化程度及稳定性明显增加,继而活化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1,使细胞停留在细胞周期的G1检查点,细胞分裂停滞,并最终导致细胞衰老。端粒酶是细胞中负责延长端粒的一种由蛋白质和RNA模板构成的复合体,可以将端粒修复延长,增加细胞分裂次数。

    1. (1) 关于端粒与端粒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 (2) 关于端粒、端粒酶对细胞生命活动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月考) 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为完全显性。含W基因的花粉和籽粒遇碘变蓝,无W基因的花粉和籽粒遇碘不变蓝。非糯性纯合子与糯性植株杂交得到F1 , F1自交得到F2。取F1的植株花粉和F1的植株所结的籽粒,分别滴加碘液后观察统计,则结果为(    )
    A . 花粉和籽粒都变蓝 B . 花粉和籽粒各1/2变蓝 C . 花粉1/2变蓝,籽粒3/4变蓝 D . 花粉1/2变蓝,籽粒1/4变蓝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月考)  研究小组观察到一种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2n=24)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他们使用特定染料对精原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染色,并通过显微摄影技术捕捉到了减数分裂的不同阶段图像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制作减数分裂临时装片时,对水稻材料进行解离后,还需要进行(填具体操作)才能进行染色处理。减数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请填写图示编号)。
    2. (2) 在图①中,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是,图②所示的细胞名称为,图③中每个细胞内的染色单体数量为条,而在图④中的细胞期间,可以观察到个四分体。
    3. (3) 若A、a和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没有发生交叉互换现象,则在图③所示的细胞有种基因型。自由组合定律在(请填写图示时期编号)时期发生。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月考)  哺乳动物体外受精通常有2种不同的途径,一是精卵共同培养进行受精,二是精子注射到卵子中完成受精,相关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采集的卵子可直接在体外与精子培养受精 B . 精子注入到卵细胞不需要借助显微操作技术 C . 受精卵需培养至囊胚或原肠胚才能移入代孕子宫 D . 提供子宫的代孕受体需提前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月考)  下图为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表兄妹III-8与III-9结婚后生育的3个后代有2个患有遗传病,已知甲病为单基因遗传病。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病为常染色隐性遗传病,乙病不可能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 B . 若乙病为唐氏综合征,近亲结婚是造成IV-13患病的重要原因 C . 若乙病为单基因遗传病,且III-9无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致病基因最可能来自I-2 D . 若乙病为单基因遗传病,IV-13与一个同时携带甲、乙2种病致病基因的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5/12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月考)  某种雌雄同株植物花色有红花、黄花、橙花、白花4种不同表型,其遗传受2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M(m)和H(h)的控制(如图)。显性基因M控制合成的酶M能催化前体物质1转化前体物质2(前体物质本身没有颜色);基因H(h)座位上存在复等位基因HR、HY、h,其中显性基因HR控制合成的酶R能催化红色素合成,显性基因HY控制合成的酶Y能催化黄色素合成,隐性基因h控制合成的酶无活性,不能合成色素。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基因M(m)与基因H(h)的关系是,该植株花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定律。
    2. (2) 基因型为MMHRh的植株,花色表现为红色,说明HR对h的显性表现形式为;基因型为MMHRHY的植株,因花瓣细胞能同时合成2种色素而表现为橙色,说明HR对HY的显性表现形式为
    3. (3) 自然界中表型为白花的植株共有种不同的基因型,其中纯合白花的基因型包括(写出具体基因型)。
    4. (4) 以某白花植株为父本,与另一纯合白花植株杂交,F1表型及比例为红花:黄花=1:1。请写出这一杂交过程的遗传图解(要求标出父本与母本);将F1的红花与黄花植株相互杂交,F2中表型为橙花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月考)  物种多样性包括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两个方面,其中均匀度代表群落中各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各物种的数量越平均,均匀度越大)。某生物学小组为了理解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特征,分别对一片弃管的玉米田和野草地进行了土壤小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请完善实验思路,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结果,完成相关实验分析讨论。
    1. (1) 实验思路

      ①制定取样和调查方法:因为土壤中的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常采用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②取样和记录:选择取样地点,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的主要情况。使用取样器获取(填“土壤表层”、“表层下方”或“土壤深层”)的土样,并将其倒入塑料袋中,袋上应标明取样的等信息。

      ③采集小动物:在实验室,从土样中直接挑拣采集体型较大的动物,体型较小的动物使用法采集。

      ④分类和计数:可借助有关的动物检索表查清小动物的名称或分类,并统计

    2. (2) 设计一张表格,用于记录实验结果。
    3. (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①玉米田是人工群落,其不同土层中分布的小动物种类存在差异,这体现了群落的。相比野草地,玉米田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大小分别是,与玉米植株相关的小动物数量通常较多,而其他小动物由于资源相对缺少,且占有相近,竞争激烈,数量较少。

      ②从生产者固定能量最终流向角度分析玉米地和野草地生物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震旦鸦雀数量非常稀少,但有“鸟中大熊猫”之称。震旦鸦雀以湿地芦苇丛为栖息地,对环境水质有极高要求,因此,它也被称为“水域环境的生态试纸”。回答下列问题:
    1. (1) 震旦鸦雀主要以蜻蜓、蚜虫、介壳虫等为食,震旦鸦雀与介壳虫的种间关系是。雄鸟通过发出优美的叫声并向雌鸟翘起尾巴来求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信息,该事实说明信息传递
    2. (2) 为更好地了解震旦鸦雀,还须认识其所在的群落,而认识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在此基础上,再分析群落中常见物种的生态位,生态位是指。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
    3. (3)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答出三点),保护震旦鸦雀的最有效的措施为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