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长兴月考)  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了一条的个体,称为三体(2n+1,配子育性及结实率与二倍体相同)。科学家利用人工构建的一系列增加了不同染色体的野生型纯合水稻三体,分别与野生型水稻的隐性突变体(2n=24)杂交,获得F1 , F1植株单独种植,自交得到F2 , 分别统计各自F2的表现型和比例,可以判断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减数分裂过程中,某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同一极,可能会导致子代中出现三体 B . 需构建12种野生型水稻三体,分别与隐性突变体杂交才能确定突变基因的位置 C . 若某F1植株子代中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例为35:1,说明突变基因位于该三体所在的染色体上 D . 若某F1植株子代中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例为5:1,则突变基因位于该三体所在的染色体上
  • 1. (2024高三下·长兴月考)  图1表示基因型为AaXBXb的生物体某个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某种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模式图,图2表示图1过程某些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1还可表示细胞内染色体组数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变化 B . 图1的CD段对应图2的I时期,图2的Ⅱ时期对应图1的AB、EG、HI段 C . 若该细胞核DNA双链均被32P标记,在普通培养基中完成减数分裂后,至少3个子细胞带标记 D . 该细胞经历图1过程最终形成一个aXBXb的子细胞,则其他的子细胞基因型可能有4种
  • 1. (2024高三下·长兴月考)  在一神经纤维上接有一系列相同电表测其膜电位,神经纤维某一位点受刺激后的某一时刻,根据电表指针偏转情况作出神经纤维膜上各位点的电位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点可能是受刺激的位点 B . 各电表测得的是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 C . 该图能体现动作电位传导的不衰减性 D . b点电表指针所处位置与d点的相同
  • 1. (2024高三下·长兴月考)  二倍体生物(2n=6)的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图,字母表示基因。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细胞中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类型有4种 B . ①中发生了染色体的交换,一定导致基因重组 C . 该细胞可形成4个精细胞,共4种基因型 D . 产生Aa基因型配子是由于某条染色体片段重复
  • 1. (2024高三下·长兴月考)  20世纪50年代,有人做了如下的实验:将黑色桦尺蠖蛾和浅色桦尺蠖蛾分别标记后放养在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浅色桦尺蠖(蛾)

    黑色桦尺蠖(蛾)

    地区

    释放数

    回收数

    释放数

    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

    200

    45(22.5%)

    200

    138(69%)

    非工业区

    200

    146(73%)

    200

    12(6%)

    A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提出基因突变为桦尺蠖蛾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 . 所在环境的不同导致桦尺蠖的基因突变朝不同方向进行 C . 在同一环境中不同颜色桦尺蠖蛾的存活率存在差异 D . 该实验说明环境的变化可以使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 1. (2024高三下·长兴月考)  下列有关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材料

    实验结果与结论

    A

    32P标记的噬菌体+大肠杆菌

    离心后获得的沉淀物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B

    H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不含放射性的病毒

    检测到病毒具有放射性,说明该病毒遗传物质是RNA

    C

    R型菌+死的S型菌

    出现S型菌菌落,证明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

    D

    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普通(14N)培养基

    第二次分裂后,提取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出现中带和轻带,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高三下·长兴月考)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酶 Q、酶Q的底物、适宜浓度的 KCl及调节 pH的物质,对该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如表(各组均加入等量且适量的酶Q的底物和酶 Q)。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pH

    KCl

    温度(℃)

    底物完全水解所用的时间(h)

    9

    适量添加

    90

    5

    9

    适量添加

    70

    2

    9

    不添加

    70

    底物不会被水解

    7

    适量添加

    70

    4

    5

    适量添加

    40

    6

    A . KCl可能会使酶 Q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B . 若只考虑①②⑤组,则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 C . 温度 70℃、pH为9时,该酶的活性不一定最高 D . 通过该实验不能说明该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
  • 1. (2024高三下·长兴月考)  细胞分化和凋亡是细胞重要的生命历程。下列关于细胞分化与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分化过程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改变 B . 分化过程中细胞核酸的种类改变 C .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通过细胞凋亡清除 D . 植物筛管的形成与细胞凋亡有关
  • 1. (2024高三下·长兴月考)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受伤后,身体自我修复需大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因此对于外伤后的患者来说蛋白质的摄入尤为重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不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参与 B . 患者细胞膜上转运Ca2+的载体蛋白磷酸化后其空间结构不变 C . 受伤后的患者适当口服单克隆抗体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D .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交错连接而成的网络结构,参与囊泡的定向运输
  • 1. (2024高三下·长兴月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植树造林可减缓酸雨的发生 B . 设法降低出生率是防止人口快速增长的关键 C . 荒漠化是目前全球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D . 人类采食玉米地部分玉米,降低了玉米地的物种多样性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