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重庆市模拟) 淡化海水所得的母液中含大量MgCl2 , 可制备金属镁,以镁为原料还原四氯化钛(TiCl4)制取金属钛,是金属钛生产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的生产流程及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①常温下钛(Ti)不和非金属反应,高温时可与许多常见非金属单质反应;②Mg与N2在高温下会反应生成Mg3N2

    1. (1) 步骤1分离出Mg(OH)2的操作是
    2. (2) 单质X的化学式为
    3. (3) 步骤2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 (4) 步骤4中通入氩气的作用是
    5. (5) 关于上述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 1. (2024九下·福州模拟) 实验室制备少量硫酸锌晶体的部分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稀释 B . 制取 C . 测定 D . 蒸发
  • 1. (2024九下·南宁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量取10mL水 B . 处理废弃固体 C . 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D . 蒸发结晶
  • 1. (2024九下·哈尔滨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蒸发结晶 B . 读取量筒读数 C .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D . 连接胶塞和导管
  • 1. (2024九下·天桥模拟) 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
    1. (1) 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和难溶性杂质,必须对其进行分离和提纯,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下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的提纯过程。

      将粗盐晶体溶解在足量水中,经过(填操作名称),将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除去。这样得到的溶液中仍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为了除去以上杂质,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溶液,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沉淀后,再加入适量的盐酸,将溶液的pH调为7,得到精盐水,最后经过(选填“蒸发”“降温”之一)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2. (2) 融雪剂又称“化冰盐”,广泛应用于冬季道路、停车场、广场等场所的融雪和防冻,以保证人们出行安全。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某融雪剂(仅含氯化钠和氯化钙)的组成,取融雪剂样品20g,置于干净的烧杯中,加入200g蒸馏水,使固体样品完全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当滴入碳酸钠溶液25g时(即图中A点),烧杯中溶液里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②当滴入碳酸钠溶液53g时(即图中B点),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只填计算结果)

      ③求该20g融雪剂固体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 1. (2024九下·和平模拟) 世界水日的主题“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水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1. (1) 如图1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b端应该和电源的极相连(填“正”“负”);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写出该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 (2) 天然水杂质较多,可用吸附、沉淀、蒸馏等多种方法净化,蒸馏的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 (3) 图2所示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图2中①是池(填“结晶”或“过滤”)。
    4. (4) 实验室要由质量分数为20%(密度约为)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0g6%的氯化钠溶液,常用仪器如图3。

      ①配制过程有以下步骤a量取b计算c混匀d装瓶贴标签;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

      ②若要完成该配置实验,还缺少(写仪器名称)。

      ③所需20%氯化钠溶液的体积为mL。

  • 1. (2024九下·和平模拟) 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给液体加热 B . 过滤 C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 稀释浓硫酸
  • 1. (2024九下·焦作模拟) 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海水“制盐”体现了人类利用化学科学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智慧。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和可溶性杂质(如等),工业上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操作A、B要用到同一种玻璃仪器,其在操作B中的作用是什么。
    2. (2) 加入溶液的作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3) 若将步骤③和步骤④的顺序颠倒,请写出检验溶液b中所含杂质的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 1. (2024九下·张北月考)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测定溶液酸碱度 B .    溶解固体 C .    过滤 D .    蒸发
  • 1. (2024九下·夏津模拟) 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包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 . 《华阳国志》:“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加热蒸发可得到食盐 B . 《本草纲目》:“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涉及的操作是过滤 C . 《梦溪笔谈》:“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 D . 《周易》:“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池中有机物发酵产生可燃性气体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