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沭阳月考)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P点表示10℃时丙的饱和溶液 B . 1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的溶解度最大 C . 20℃时,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10℃,甲溶液中析出固体最多 D . 20℃时,向130g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
  • 1. (2024九下·宿城月考)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2. (2) t2℃时,将甲溶液的状态由M点变为N点,可采用的方法是 (回答一种即可)。
    3. (3) 将t2℃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4. (4) 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均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 1. (2024·连州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倾倒液体 B . 过滤 C . 加热液体 D . 熄灭酒精灯
  • 1. (2024·连州模拟)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险漏烬之。火能熟水"“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

    1. (1) “铜铁”属于(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 (2) “飚”(即风)提供燃烧所需的
    3. (3) “火能熟水”说明燃烧(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 (4) “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其格以生铜铸之”利用了生铜的性。
    5. (5) 茶香四溢,从分子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 1. (2024·雷州模拟)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A . CO(CO2)——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B . C(CuO)——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 . KCl固体(MnO2)——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 氯化钠溶液(氯化钙)——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 1. (2024·雷州模拟) 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过滤    B . 称取氯化钠    C . 稀释浓硫酸    D . 测溶液的   
  • 1. (2024·惠城模拟) 侯氏制碱法的简易流程表示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已知该反应过程中,有下列反应:①化学反应方程式:NaCl+CO2+NH3+H2O=NaHCO3+NH4Cl;②

    1.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 (2) 结合下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2024·河北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熄灭酒精灯    C . 量取液体    D . 移走蒸发皿
  • 1. (2024·长沙模拟) 根据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1) P点的含义是
    2. (2) 时,将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3. (3) 将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1. (2024·长沙模拟) 某化学兴趣小组认为提纯后的粗盐样品可能还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等)。为了除去这些可溶性杂质,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中流程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进行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2. (2) 加入过量溶液的目的是
    3. (3) 判断滤液Ⅰ中加入的溶液过量的方法是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