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连州模拟) 项目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将树叶放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中煮沸,叶肉变黄时取出,洗刷干净后制成叶脉书签,如图甲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配制NaOH溶液不需用到的仪器是
    2. (2) 下列与制作叶脉书签项目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1. (2024·雷州模拟) 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 . B . C . D .
  • 1. (2024·雷州模拟) 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下列图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 . B . C . D .
  • 1. (2024·惠城模拟) 学习科学知识,树立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 夜间发现室内煤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 B . 室内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 . 进行CO与CuO反应的实验时,加热前先通CO排尽装置内空气 D .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 1. (2024·海珠模拟)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为了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几位同学做了以下的尝试。
    1. (1) 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他们继续如下操作:

      ①甲同学向滴有酚酞的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足量,出现现象,证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减少,可判断发生了中和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乙同学改用与稀混合,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他据此认为发生了中和反应,生成了。你认为乙同学是否找到了反应发生中和反应的证据?请说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2. (2) 如图1所示,向溶液中通入气体,测定该过程中溶液和温度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溶液体积的变化可忽略)

      ①根据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溶液换成相应浓度的溶液也可以获得类似的图像

      B.该反应需要用酚酞作为指示剂

      C.可以根据温度变化曲线获得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原因

      D.可以根据中和反应的温度变化来判断酸碱是否完全反应

      ②丙同学向滴有酚酞的溶液中通入少量气体,溶液依然是红色,此时溶液可能处于图中的(填“a”、“b”、“c”、“d”)点,此时溶液中的阴离子有

  • 1. (2024·长沙模拟) 我校初三化学小组的同学以“探究硫酸的性质”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1. (1) 【任务一】观察浓硫酸稀释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图1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用石蜡固定在铜片下的乒乓球脱落,此现象说明浓硫酸溶于水(填“放热”和“吸热”)。

    2. (2) 【任务二】探究溶液浓度对硫酸化学性质的影响。

      图2实验中,小华同学观察到很快变黑的是滤纸B,由此可知,不同,腐蚀性不同。

    3. (3) 【任务三】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按图3进行实验。

      试管2观察到的现象是

    4. (4) 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先将试管2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废液缸中,然后再将试管3反应后的物质缓慢倒入废液缸,观察,先无明显现象,后出现红褐色沉淀;再将试管4中剩余物质倒入废液缸中,观察到沉淀消失。由此分析,原试管2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填化学式),废液缸中最终剩余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有(写出离子符号)。
    5. (5) 【反思】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必须处理后再排放。根据上述探究结果,在检验废液时发现硫酸过量,为防止其污染环境,向该废液中加入适量的(填化学式),使溶液呈中性后再排放。

  • 1. (2024·长沙模拟)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 .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 由不同分子构成,所以它们化学性质不相同
  • 1. (2023九下·广州模拟)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u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Cu粉,过滤

    B

    鉴别KCl和K2SO4溶液

    取样,滴加Mg(NO3)2溶液,观察现象

    C

    除去Cu粉中的铁粉

    加适量硫酸浸泡,过滤、洗涤、晾干

    D

    探究稀硫酸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向稀硫酸和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3九下·广州模拟) 兴趣小组的同学借助传感器监测溶液的变化情况来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如图是反应装置和反应过程中溶液的变化曲线。

    1. (1) 按照如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2. (2) a点时,锥形瓶溶液中主要的离子有(填离子符号);锥形瓶盛有的稀盐酸,已知b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则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 (3) 下列说法是同学们在分析实验数据时得出的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 1. (2023九下·揭西模拟)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保障,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A . 取液时挤出空气 B . 蒸发结晶 C . 稀释浓硫酸 D . 称量NaOH固体
1 2 3 4 5 下一页 共4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