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吉安期中) 归纳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 C .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1. (2024·新余模拟) 为强化对水资源的保护,我省各地对主要河流建立了市级河长制。某研究实践小组在一次环保调查中,对一硫酸厂生产车间排放的废水进行了检测。取澄清废水样品100g,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杂质不参与反应)

    1. (1) 判定废水中所含硫酸已完全反应的方法是
    2. (2) 实验过程中生成硫酸钡的质量是g。
    3. (3) 该车间产生的废水需经过处理才能向外排放,从经济和处理效果分析,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用于废水处理的是____(填序号)。
    4. (4) 该车间排放的废水中所含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1. (2024·青原模拟)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 . 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盐是由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所以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
  • 1. (2024·吉安模拟) 向盛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的大烧杯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搅拌,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的稀硫酸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点时,大烧杯内溶液的pH>7 B . AB段对应的溶液中含三种阳离子 C . BC段有气泡产生 D . 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
  • 1. (2024·广东模拟) 某化学实验室用稀硫酸处理含有氢氧化钠的废水。现取废水样品80g倒入烧杯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然后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是将(选填“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 (2) 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用到稀硫酸的溶质质量为g。
    3. (3) 废水中氢氧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1. (2024·鄱阳模拟)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 .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 . 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 1. (2024九下·东莞模拟)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A . 用燃气灶炒菜——燃气燃烧放热 B . 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白醋可溶解碳酸钙等沉淀 C . 花田施用草木灰(含)——溶液可使酚酞变红 D . 用熟石灰调节土壤酸碱性——熟石灰能中和土壤中的酸性物质
  • 1. (2024·黑龙江模拟) 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盐酸。为测定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向25.0g盐酸样品中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温度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2. (2) 计算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 1. (2024·肇庆模拟)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时,将稀盐酸滴加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氢氧化钠未变质),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做了如下实验。

     

    1. (1) 【实验一】酚酞溶液在酸和碱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可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酸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如图 1所示。
      可说明试管中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实验二】化学反应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酸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如图2所示。

      将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燃烧匙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该现象(填“能”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

    3. (3) 小组同学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定了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时间--温度曲线如图3所示。

      ①由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并(填 “放出”或“吸收”)热量。

      ② 400秒后,曲线开始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

    4. (4) 【实验三】有同学提出还可利用 pH的变化判断酸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图 4所示是小组同学利用 pH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 pH变化曲线。

      ①图中能说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填 “A”、“B”或“C”)。

      ②C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为(填离子符号)。

  • 1. (2024·肇庆模拟) 下表是一些常见物质的p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食醋

    牙膏

    肥皂水

    火碱液

    pH

    3

    9

    10

    13

    A . 碱性最强的是食醋 B . 蚊中叮咬(含蚁酸)后可涂火碱液 C . 牙膏可使酚酞变红 D . 食醋能使紫色石蕊变蓝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4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