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兴宁月考) 蚯蚓作为土壤中的分解者,其环境适应能力强,能够很好地分解土壤有机物。利用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下图为某地区建造的以蚯蚓分解处理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

    1. (1) 利用蚯蚓分解技术,减少整个生产环节中“废物”的产生,这利用了生态工程的原理,影响蚯蚓分解效率的环境因素有
    2. (2) 上述农业生态系统是否建造成功,最终主要看它的是否能够长期保持稳定,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该新型农业生态系统较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突出的特点是
    3. (3) 该农业生态系统宜称:“为生产绿色健康产品,我园利用禽畜的粪便和农林废物喂养蚯蚓,又利用蚯蚓产生的有机肥和蚓体作为农林肥料和禽畜饲料,无需额外施肥,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请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上述说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4. (4) 土壤中的分解者还包含众多的微生物,因而农业生产中常用微生物作为肥料。微生物作为肥料的作用是(答出两点即可)。
  • 1. (2024高二下·兴宁月考) 某地区荒漠化现象严重,为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与荒漠化,该地区部分土地退耕还林后开展了以种植柠条为主的人工林植被恢复生态工程建设。
    1. (1) 柠条可以药用,也可以作为原料加工为动物饲料,是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灌木,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抗热性。选择柠条作为当地人工林的主要树种,主要考虑的生态学基本原理有
    2. (2) 柠条的种植方式采用条带间隔种植(条带间隔种植:植株种植成行,行与行之间有一定的间隔距离),经过多年的群落演替,在人工林中柠条带间生长了许多草本植物,研究人员通过记名计算法对一片柠条林草本植物进行了调查。根据放养羊群的习性将调查到的草本植物分成了可食牧草、一年生可食牧草、青绿不喜食牧草和毒害草。
    3. (3) 为了提升经济效益,当地准备在人工林中放养一定数量的羊群,放养羊群的规模大小需要根据放养区域的环境容纳量来确定,环境容纳量是指
    4. (4) 有研究人员对人工林不同柠条带间距对牧草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

      不同带间距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根据研究结果,为了增加放养羊群的种群数量,应选择作为人工林柠条种植的带间距,该做法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可实现

  • 1. (2024高二下·兴宁月考) 洋湖湿地公园内绿化覆盖率高达90%。汇集了水杉、菖蒲、芦苇等1300多种湿地植物,灰天鹅、白鹭等300多种鸟类。成为生态保护与城市人居和谐统一的典范。
    1. (1) 若想调查此处白鹭的种群密度,应该使用方法。该湿地不仅可以提供众多工农业生产原料,还能调节气候、净化水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 (2) 若对湿地公园内土壤进行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取样深度不同,土壤中生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湿地公园周边大力推行生态农业,把农作物秸秆作为饲料喂牲畜,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等,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这样做的意义是
    3. (3) 某生物兴趣小组根据湿地公园内部分调查对象构建了食物网。

      ①湿地中的挺水植物如荷花、菖蒲对光信息非常敏感,当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才会开花,这说明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在对受污染后的湿地进行修复时,专家组选择了净化能力较强的多种水生植物并进行合理布设,同时考虑节省投资和维护成本,该做法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建设的原理。

      ②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包括。该生态系统中植物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植物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另一部分。在分析食物网中“水生植物→草鱼→野鸭”这条食物链时,测得一年中流经野鸭的能量为20千焦,流经草鱼的能量为1000千焦,有同学认为这不符合能量流动10%~20%的传递效率。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陈述理由

  • 1. (2024高二下·兴宁月考)  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从而提高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 B . 在湿地修复过程中,应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多种水生植物,还需考虑这些植物各自的生态位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这遵循自生原理 C . 在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中,可在玉米等作物还未成熟时就将果穗和秸秆一起收获,直接作为牛羊的青饲料,称为青贮 D . 为加速恢复矿区生态环境,关键措施在于选择能在该环境生活的物种
  • 1. (2024高二下·惠州月考) 现如今我国生态工程的不足之处包括(  )

    ①有些设计缺乏高科技含量   ②缺乏及时准确的监测技术支持   ③缺乏成功案例   ④缺乏理论性指导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 (2024高三上·扬州期末)  盐碱水绿色养殖技术被列入《2020年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示范行动方案》,其模式是通过在盐碱地区开挖池塘,经淡水或降雨压碱后,土壤盐分淋溶到池塘中,使其变成耕地,实现生态修复,池塘中的盐碱水开发应用于水产养殖,实现渔农综合利用,让昔日一块块白色荒漠的盐碱地变身为鱼虾满池的鱼米绿洲。
    1. (1) 黄河三角洲某地区根据上述原理,“抬田挖塘”建立的台田模式如下图所示:

      “抬田挖塘”是在低洼盐碱地上按一定的比例开挖池塘,并将开挖池塘的土垫在台田上,由于会使台田的无机盐减少,pH,两三年后台田上就可以种植棉花、黑枸杞等农作物了。台田及池塘四周要种植多种草本植物以保护池坡,按群落水平结构的特点对种植这些植物在布局上的要求是

    2. (2) 池塘养殖技术需根据养殖动物习性需要、盐碱地条件和不同的模式开挖池塘,该技术流程包括①池塘水质分析与改良、②养殖尾水处理、③养殖品种选择、④养殖水循环利用。合理的排序是(用数字表示)。青海某盐碱水池塘选择土著品种青海湖裸鲤作为养殖对象,某研究小组对该池塘生态系统中4类不同生物A、B、C、D消化道内食物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A

      青海湖裸鲤

      浮游动物乙

      B

      底栖动物丙

      浮游植物甲、浮游动物乙

      C

      浮游植物甲

      /

      D

      浮游动物乙

      浮游植物甲

      表中生物可形成的食物链(网)为(用字母表示)。研究表明,盐碱水养殖青海湖裸鲤的体长增长率、体重增长率均显著低于淡水组养殖,从能量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3. (3) 池塘养殖尾水的处理是盐碱水收集调控的重要环节,养殖尾水除了富含盐碱,还富含氮、磷和有机物等,不能随意排放。某科研团队以前期研究获得的3株微藻为对象,筛选适合养殖尾水净化处理的藻种。请完成下表:

      主要实验步骤的目的

      简要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

      供试藻种的确定

      选择分离自①中的小球藻JY-1、小球藻SY-4以及链带藻SH-1为供试藻种。

      微藻的盐度耐受性研究

      ,据此配制不同盐度梯度的培养基,将等量的3株供试藻种接种在上述培养基中在培养一周,用③对藻细胞进行显微计数,发现小球藻JY-1、SY-4的细胞含量皆高于链带藻SH-1的细胞含量。

      小球藻JY-1、SY-4和链带藻SH-1对养殖尾水中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0.36%、41.51%和49.74%;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3.51%、82.4%和94.1%。

      藻种初步确定

      初步确定3株微藻中的⑤为净化养殖尾水理想藻种。

    4. (4) 盐碱地农业种植、养殖循环的有效利用,不仅能够改良盐碱,恢复生态,设计好的高效农渔业综合园区也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 1. (2024高三下·平江开学考)  在位于广东省湛江市的某红树林片区,发现一种水鸟主要在浅水和泥滩 中栖息,以红树林区某些植物为其主要的食物来源。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要研究湖区该种水鸟的生态位,需要研究的方面有(至少答出3点)。

        

    2. (2) 上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食物链上该种水鸟的示意图,①、②表示能量 流动的环节,其中②是;该能量过程图是否完整,请说出理由:
    3. (3) 该红树林区旁一工厂大量污水排入海洋,导致红树林海岸带的原生生态系统结构遭受破坏。修复该生态系统时以修复红树林为主,主要通过清除海 岸线垃圾污染、种植与恢复本土红树林等措施,这些措施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原理,除此之外,请提出其他治理措施(答出1点 即可)
  • 1. (2024高二下·临澧开学考)  冬奥会作为一项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竞赛场馆、道路等设施的建设,大规模的人员聚集等,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压力。为此,北京2022年冬奥会通过建立动植物监测系统、动物救助中心、低碳交通保障体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等多项举措,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成为历史上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冬奥会设计遵循循环、协调、整体等生态学原理 B . 对动植物的系列保护措施只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 C . 垃圾回收再利用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D . 北京冬奥会采取的系列举措有效降低了生态足迹
  • 1. (2024高二下·丹江口开学考)  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混合种(养)殖,就是在同一地块,将多种生物种(养)殖在一起,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了两个生态农场进行单独种植和混合种(养)殖对照实验的实验结果,见表1和表2。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1

    种植方式

    玉米蚜虫数量/头

    寄生蜂数量/头

    初级寄生峰

    重寄生蜂

    种类数/种

    比例/%

    种类数/种

    比例/%

    玉米单作

    262

    1530

    2

    68.30

    10

    31.70

    玉米—大蒜间作

    87

    2422

    3

    75.10

    10

    24.90

    表2

    种(养)殖方式

    水稻产量/(kg·25m-2

    河蟹产量/(g·25m-2

    泥鳅产量/(g·25m-2

    水稻单作

    39.0

    稻—蟹共生

    41.4

    2203.3

    稻—蟹—泥鳅共生

    41.0

    2131.3

    656

    1. (1) 玉米蚜虫是玉米害虫之一。初级寄生蜂将卵产于蚜虫幼虫体内,取食蚜虫组织导致蚜虫死亡;重寄生蜂将卵产于蚜虫幼虫和初级寄生蜂幼虫体内。初级寄生蜂和重寄生蜂的种间关系是。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大蒜间作发生蚜虫灾害的可能性更小,从种间关系分析,原因是
    2. (2) 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大蒜间作经济效益更好,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研究发现,大蒜气味对重寄生蜂有驱离作用是导致玉米—大蒜间作时重寄生蜂数量低于玉米单作时的原因,大蒜气味对重寄生蜂来说属于,和使用农药杀虫相比,这种间作方式的优点是:(答1点即可)。
    3. (3) 稻—蟹—泥鳅共生田生态系统是一种农业新模式:蟹吃饵料、水稻的落花,泥鳅吃残饵和蟹的粪便,蟹粪、泥鳅粪肥田,水稻和杂草为蟹和泥鳅提供保护。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泥鳅在本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4. (4) 稻—蟹—泥鳅共生田遵循了生态工程建设的原理。在该生态系统中,需要合理确定蟹和泥鳅投放量,这是遵循了生态工程建设的原理。
  • 1. (2024高二下·丹江口开学考)  2022年10月,国家林草局、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湿地保护的目标任务。下列与保护湿地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保护湿地主要是因为湿地可为人类提供多种食物、原材料和悠闲场所等 B . 保护湿地要从生态系统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三个方面进行 C . 保护湿地可以扩大人类的生态足迹,使人类获得更多可持续利用的资源 D . 保护湿地的同时要考虑提高周围居民的收入,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共1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