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金东月考)  在进行微生物数量测定时,下列情况会造成结果偏多的是(  )
    A . 经过静置后,取培养液的上层进行直接计数 B . 进行梯度稀释时,每支试管加入了过多的无菌水 C . 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时,滴加菌液后再盖盖玻片 D . 平板上有不少菌落是两个细菌长成的菌落连在一起形成的
  • 1. (2024高二下·金东月考)  黄曲霉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产生的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科研人员用黄曲霉素Bl(AFB1)的结构类似物——豆香素(C9H6O2)筛选出能高效降解AFB1的值的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筛选到AFB1降解菌,常从霉烂的花生、玉米和棉花中采样,原因可能是
    2. (2) 筛选AFB1降解菌时,培养基中唯一的碳源物质是,加入琼脂的目的是,接种后,培养基中AFB1降解菌的数量会逐渐
    3. (3) 菌体对有机物的降解途径有胞外分泌物降解和菌体吸附降解两种。实验小组对降解菌的发酵液进行离心,发现上清液中AFB1的残留率明显低于菌悬液的。

      ①分析以上信息可知,菌体降解AFB1的途径主要是

      ②经检测发现上清液中存在多种蛋白质,请设计实验验证蛋白质K是降解AFB1的有效成分,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实验材料:培养过降解菌的上清液、蛋白质K水解酶、含AFB1的培养基)

  • 1. (2024高二下·金东月考)  腊肉是我国传统美食,先秦经典《易经》里提到“晞于阳而炀于火,日腊肉”,说的便是将肉放在阳光下晒去水分后放入火中烘烤,就叫作腊肉。传统制作时还需三类调料:高度白酒、盐、香料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晞于阳”“炀于火"的目的是去除水分,防止腌制过程中杂菌滋生 B . 高度白酒除了能给腊肉带来浓郁香味外,还可以起到灭菌、防腐的作用 C . 在加盐腌制的过程中,细菌等微生物会因渗透失水而失去活性 D . 质检时可采用平板划线法对腊肉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计数
  • 1. (2024高二下·金东月考)  粗饲料经过微生物发酵后,其富含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等物质被降解为小分子,易于被畜禽采食和消化吸收。用于饲料发酵的益生菌包括乳酸菌和酵母菌等。生产发酵饲料的大致过程为:将适量粗饲料、益生菌和清水等拌匀,放入发酵池或容器中,然后密封发酵。已知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碳酸钙,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发酵过程中粗饲料可为益生菌的生长提供碳源 B . 发酵池应该留有排气口,防止乳酸菌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导致爆炸 C . 酵母菌和乳酸菌在发酵液中的位置不同,酵母菌偏向上层 D . 可用含有碳酸钙的固体培养基,并根据透明圈初步筛选出益生菌中的乳酸菌
  • 1. (2024高二下·金东月考) 下图表示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下列与该实验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中所用的培养基①②③④均属于选择培养基 B . 图中Ⅰ、Ⅱ过程实现了对目标微生物的稀释 C . 统计⑤处培养基中的菌落数并不一定代表接种到④上的活菌数 D . 在⑤处培养基上形成菌落的微生物同化作用类型为异养型
  • 1. (2024高二下·金东月考)  下列关于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培养基都含有水、无机盐、琼脂、碳源和氮源 B . 培养基只能用来扩增、分离和鉴定菌种 C . 培养基各成分都需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D . 培养基的成分与所培养菌种的代谢有关
  • 1. (2024高二下·南湖月考) 获取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是发酵工程的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获取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 B . 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计数法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C .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实验室中进行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常用方法 D . 接种于培养基内,在合适条件下形成的含特定种类微生物的群体称为纯培养物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来探究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该实验中酵母菌数量估算值如表所示。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4个酵母菌,其中4个被染成蓝色(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时间(天)

    1

    2

    3

    4

    5

    6

    7

    酵母菌数量(万个/mL)

    32

    762

    824

    819

    821

    820

    A .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非常困难,可以采用抽样检测法 B . 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前需要轻轻振荡试管几次,否则计数结果可能偏大 C . 表中第2天酵母菌的数量约为136万个/mL D . 本实验不需要另设对照实验但需要重复实验
  • 1. (2024高二下·东莞月考)  为探究细菌对四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将含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放置在涂满细菌的培养基平板上、观察并比较滤纸片周围形成的透明抑菌的大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菌对抗生素Ⅱ的敏感性大于对抗生素Ⅰ的敏感性 B . 使用抗生素后,Ⅳ的抑菌圈中的A菌产生了抗药性突变 C . 无法判断A菌落的细菌和B菌落的细菌对抗生素Ⅳ的抗性大小 D . 从各抑菌圈的边缘选择菌种重复该实验,各抑菌圈的直径变大
  • 1. (2024高二下·东莞月考)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处理生活垃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利用微生物对其进行降解,下图表示的是筛选高效降解淀粉菌种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配制培养基时需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再进行灭菌,以防止杂菌污染 B . 为防止蛋白质变性,不能用湿热灭菌法对本实验的培养基进行灭菌 C . 菌落②比菌落①产生的透明圈直径大,主要原因是菌落②中的细菌降解淀粉能力更强 D . 稀释涂布平板法不能用于分离微生物,但可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