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珠海期中)  当烟草植株受到蛾幼虫攻击后,能够产生和释放信息素。信息素在白天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来捕食蛾幼虫,夜晚又可以驱逐夜间活动的雌蛾,使它们不能停留在叶片上产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实例表明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 B . 吸引天敌控制蛾幼虫数量的信息素属于生物信息 C . 食物链“烟草→蛾幼虫→天敌”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反馈调节 D . 蛾同化的能量可通过自身产生的粪便和遗体残骸流向分解者
  • 1. (2024高二下·珠海期中)  我国古代就已发展出“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利用桑叶喂蚕,蚕粪养鱼,鱼塘泥肥桑,不用投放饲料,在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1. (1) 蚕粪养鱼,蚕粪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营养级的能量。“鱼塘泥肥桑”的原因是
    2. (2) “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请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原因:
    3. (3) 流经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4. (4) 诗人孟浩然看到美丽的田园景象,写出了“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诗句。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 1. (2024高二下·珠海期中)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测算生态系统中主要食物链各环节散失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B .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细菌营腐生生活时是分解者,营寄生生活时是消费者 C .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进行的
  • 1. (2024高二下·珠海期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部分诗词来源于农牧业生产的一些规律总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菜花黄,蜂闹房”体现了消费者对农作物传粉具有重要作用 B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的是群落的初生演替 C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描述的是捕食关系,“呦呦”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 D . “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描述农业生产应避免虫害,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
  • 1. (2024高二下·电白期中)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过程。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消费者没有参与碳循环的过程 B . 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C . 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D . 碳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2形式循环
  • 1. (2024·揭阳模拟)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区内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生态学家对湿地开展了相关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 (1)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石是,为生态系统发挥功能奠定了基础。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用样方法调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时,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取样方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答出2点)。
    2. (2) 调查发现,湿地林地的物种较多。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调查发现,林地中某小型哺乳动物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主要依据是该动物种群中
    3. (3) 调查发现,该湿地中两个营养级能量的来源与去路如图所示,字母表示相应的能量。图中a1、a2属于的能量,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表示为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下表为不同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同化量在生产(P: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与维持(R: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之间的分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0

    P占同化量的比例(%)

    R占同化量的比例(%)

    棉鼠(恒温食草动物)

    13

    87

    红狐(恒温食肉动物)

    4

    96

    狼蛛(变温食肉动物)

    25

    75

    豌豆蚜虫(变温食草动物)

    58

    42

    A . 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等于P、R及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之和 B . P占比低,与食肉动物比食草动物捕获食物的过程更不容易有关 C . 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分配更多能量用于呼吸作用产热,因此R占比高 D . P与R的比例不仅随生物的生活模式改变,还受环境资源的影响
  • 1. (2024·南宁模拟)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区内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生态学家对湿地开展了相关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 (1)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石是,为生态系统发挥功能奠定了基础。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用样方法调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时,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取样方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答出2点)。
    2. (2) 调查发现,湿地林地的物种较多。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调查发现,林地中某小型哺乳动物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主要依据是该动物种群中
    3. (3) 调查发现,该湿地中两个营养级能量的来源与去路如图所示,字母表示相应的能量。图中a1、a2属于的能量,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表示为

  • 1. (2024·广西模拟) 某生态系统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形成的营养结构(共四个营养级,甲和丁同属一个营养级),下表列出了各种群同化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种群

    同化能量

    1.1×108

    2×107

    1.4×109

    9×107

    3.4×106

    A . 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丁,位于第二营养级的是甲 B . 图中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4.3% C . 如果丙为丛生或者蔓生的单子叶植物,可以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 D . 乙种群中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属于化学信息,说明种间关系的调节离不开信息传递
  • 1. (2024高二下·梅州期中) 生态系统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下列与其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质可循环往复,意味着各种生态系统都可以在物质上自给自足 B . 某营养级未利用的能量属于其同化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C . 只有生物可接受信息并做出响应,因此信息传递只发生在群落内部 D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都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