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自贡开学考)  关于种群的基本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调查蚜虫和跳蝻的密度,应采用样方法 B . 仅依靠种群密度这一特征,不能反映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趋势 C . 利用黑光灯诱捕害虫,主要是改变害虫的性别比例,以降低种群密度 D . 改革开放数十年,广东省一跃而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这与迁入率大于迁出率有关
  • 1. (2024高二下·蓬溪月考)  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变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种群密度的增长,不同因素(a、b、c)对种群死亡率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和b属于密度制约因素,c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B . 种群数量超过K值时,a因素的制约作用会减弱 C . 传染病在密度大的种群中更容易传播,可用c代表 D . 寒流对某种食草动物种群密度的影响,可用b表示
  • 1. (2023高三上·常州期末)  在石质潮间带,星状小藤壶固着生活在较浅的区域,藤壶固着在比较深的区域。但在比较深的区域却发现大量星状小藤壶的幼虫。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藤壶生长曲线与星状小藤壶存活数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常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两种藤壶的种群密度 B . 光热等非生物因素不能影响藤壶的生长速度 C . 藤壶的生长速度可能影响星状小藤壶的生存 D . 藤壶的种群数量呈“S”形曲线增长
  • 1. (2024高二下·长沙开学考)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统计的校园中鸽子在7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    )

    年份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第7年

    增长速率

    0.66

    1.52

    2.83

    3.69

    2.91

    1.20

    A . 第7年末鸽子的种群数量达到了K值 B . 设立投喂点对鸽子的环境容纳量无影响 C . 第7年时鸽子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D . 第5年时校园内鸽子的种群密度最大
  • 1. (2024高二下·雅安开学考)  我国的一些古诗词及谚语中常常包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 B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 C .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体现了生物的分布受光照强度限制 D . “毋覆巢,毋杀孩虫”,有利于维持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
  • 1. (2024高二下·成都开学考)  大树杜鹃是一种集中分布的高大乔木,分布范围小、难引种,属于濒危物种。大树杜鹃林下凋落物很厚,种子难以散布到土壤基层,因此在自然环境下发芽率很低。幼苗生长缓慢,生长期长,开花较迟,植株耐寒能力弱,在℃环境下会死亡,且幼树死亡率更高。下图是某地大树杜鹃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影响大树杜鹃种群数量的因素有阳光、温度、枯枝落叶层等 B . 第0年到第4年间,大树杜鹃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 C . 到第12年时,大树杜鹃的种群数量达到了最低 D . 清除林下凋落物不一定能提高大树杜鹃种子的发芽率
  • 1. (2024高二下·成都开学考)  近年来沙漠蝗虫灾害在东非地区持续蔓延,蝗灾从非洲蔓延至亚洲;蝗灾的大爆发严重威胁粮食生产和草场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发现干旱年份,土壤含水量下降,有利于蝗虫卵的孵化,极易发生蝗灾。为治理蝗灾,劳动人民想出了很多办法。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干旱等属于影响蝗虫种群数量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B . 气候干旱是引起沙漠蝗虫种群爆发式增长的直接原因 C . 宋代的“挖卵灭种”能改变蝗虫的年龄结构 D . 现代的“改治结合”能改变蝗虫的产卵环境,降低K
  • 1. (2024高三下·长沙月考)  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甲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图乙为相应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横坐标表示自变量,纵坐标表示因变量 B . 图甲中的 和 分别表示被捕食者和捕食者的K 值 C . 图乙中的 abcd时间段分别对应的是图甲中的①②③④区 D . 图乙中的 b时间段内 N 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 1. (2024高二下·永州开学考)  新余的湖泊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最为盛名的是仙女湖,仙女湖是“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汇聚了奇峰、森林、岛屿、曲水于一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丰富的鱼类资源,仙女湖严格实行“人放天养”的生态养殖模式,鳙鱼、草鱼、鲤鱼、鲢鱼、乌鱼、青鱼等多种鱼获得有机鱼认证。“湖水煮湖鱼”,是仙女湖渔民一种传统而又简单的吃鱼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要调查仙女湖中鳙鱼的种群密度,可用法。调查数据显示,湖中的鳙鱼种群数量已接近环境容纳量,现对鳙鱼进行捕捞,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请给出合理的捕捞建议
    2. (2) 研究人员对仙女湖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评估分析,要研究仙女湖中鱼类的生态位,需要研究的方面有(答出2 点即可)。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是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结果。
    3. (3) 仙女湖中99座岛屿星罗棋布,湖叉港湾扑朔迷离,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95%,共有 220种,765 属,3000多种,占全国总科62.3%,有各种鸟兽类76种,从湖岸边到湖心处分布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差异,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湖中有草、草中有湖”,生活在不同植物区域的动物种类有明显差异,原因是
  • 1. (2024高二下·永州开学考)  大树杜鹃为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珍稀植物,是杜鹃花属中最高大的乔木树种。大树杜鹃林下凋落物厚,种子难以散布到土壤基质层,因而发芽率低;其幼苗生长缓慢,要生长很长时间才开花;且该树种对温度、湿度等条件要求苛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影响大树杜鹃发芽率的生物因素主要是林木郁闭度 B . 大树杜鹃促进生态系统中基因流动和协同进化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 大树杜鹃有性生殖能力较低,积极进行人工繁育可有效促进种群数量增加 D . 在原产地适度清除林下凋落物并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大树杜鹃的有效保护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