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二下·遵义期末)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出自《庄子·齐物论》,现喻指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应和谐相处。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周末返校时搭乘公交车属于低碳交通,能使人类的生态足迹减小 B . 对濒危野生动植物最有效的保护是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C . 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D . 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 1. (2023高二下·蚌埠期末) 近几年来,某软件推出一项功能,即用人们每天走路的步数在软件上兑换“能量”,再用一定量的“能量”在现实生活中转换为栽种一颗小树苗,使人们在加强自身锻炼的同时,又能为改善自然环境贡献力量。减少开车,节约用纸,使用清洁能源等都是现代环保措施的重要方式。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多走路,少开车,低碳出行,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B . 减少生态足迹可减小对环境资源的压力 C . 环境污染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可大量引进外来物种进行恢复 D . 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1. (2023高二下·蚌埠期末) 科学家统计了1961~2014年间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地球为人类提供资源的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态足迹越大,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越大 B . 若全球生态赤字持续扩大,可能会造成生态系统崩溃等严重后果 C . 降低肉食类食物比例,可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减小生态足迹 D . 培育良种、发展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
  • 1. (2024高二上·绥化期末) 如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 (1) 碳在大气圈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2. (2) 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表示过程,②表示的是关系,④表示的是作用。
    3. (3) 设过程②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 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 kJ,若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则A种群的能量最少是kJ。
    4. (4) 碳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其特点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是
    5. (5) 如果大气层中的CO2增多,则会加剧效应.减缓此效应的措施有(答出一项即可):
  • 1. (2023高二下·吕梁期末)  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植树造林、建立“无废弃物生态农业”等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与绿色出行相比,开车出行会增大生态足迹 B . 建立“无废弃物生态农业”主要遵循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C . 在植树造林时,需考虑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 D . 建立生态农业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减少人类的生态足迹
  • 1. (2024高三上·新洲期末) 2021年10月,我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和蛋白质方面取得原创性突破——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和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人工合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工合成有机物为实现“碳中和”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B . 人工合成的有机物的活性与其空间结构无关 C . 人工合成蛋白质的原料除一氧化碳外,还需含氮的物质等 D . 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是否存在
  • 1. (2024高三上·宝应期末)  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形成水华。生态浮床对富营养化湖泊表现出良好的治理效果。传统生态浮床(CFI)是将经过筛选的水生高等植物(主要是挺水植物)栽植于浮床上,利用植物根系大量吸收水体中的N、P等元素(如图1)。现有研究者设计了一种新型生态浮床(IEFI),将水生高等植物栽种在空心竹排上,弹性立体填料作为生物膜载体(可以附着微生物)悬挂在竹排下方(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蓝细菌属于
    2. (2) 工业污水中的重金属进入生态浮床后会在水生植物体内积累、浓缩,这种现象称为。生态浮床常选种黄菖蒲、水芹等水生高等植物。选用植物时除了要考虑植物对水体的净化能力,还要兼顾植物的观赏性和经济价值,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
    3. (3) 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浮床上的水生高等植物能防治水华的原因有:
    4. (4) 生态浮床中水生高等植物还能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净化水体:①通过阻挡、吸附等使污染物沉降;②通过增加水中,使根系富集的微生物分解增强。同时新型生态浮床中大量的弹性立体填料可作为生物膜载体,这样设计的优点是
    5. (5) 研究人员在江苏某地进行了新型生态浮床(IEFI)和传统生态浮床(CFI)的水质净化效果对比,其中对总氮(TN)的去除情况如图3所示。

      ①根据实验结果,对TN的作用效果是

      ②在12月,两系统去除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主要原因是

  • 1. (2023高二下·句容期末)  2022年北京冬奥会通过建立动植物监测系统、动物救助中心、低碳交通保障体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等多项举措,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成为全球历史上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周末返校选择搭乘校车属于低碳交通,能使人类的生态足迹减小 B . 采用CO2环保型制冷剂进行制冰,减少了传统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 C . 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实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D . 减少碳释放和增加碳存储(如植树造林等)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 1. (2024高三下·长春)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进入生态超载状态。与1961年相比,全球生态足迹总量明显增长,而生态承载力总量只提高了3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1961年到1967年生态盈余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B . 当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就会出现生态赤字 C . 汽车尾气会增大生态足迹,建议人们绿色出行 D . 与蔬菜水果相比,食用肉类更能增大生态足迹
  • 1. “碳中和”是指排出的二氧化碳被回收,实现正负相抵,最终达到“零排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海洋对大气中的碳含量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B . 每个生态系统都可以依靠自身结构成分实现“碳中和” C . 植树造林、开发清洁能源等措施将助力“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 D . 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实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使用,减少碳排放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