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二下·绍兴期末)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的重大战略之一,禁止焚烧秸秆、建设生态廊道、生物净化、垃圾分类等是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一些做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焚烧秸秆会直接导致土壤污染 B . 建设高速公路时留出野生动物通道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C . 种植芦苇和美人蕉等植物可吸收并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 D . 垃圾分类处理可实现垃圾资源化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 1. (2023高二下·温州期末)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也是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铺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节约用水用电,多骑车多爬楼梯 B . 工业污水与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后排放 C . 禁止捕杀濒危生物,合理利用数量较多的生物 D . 借助生态工程来促进物质与能量的多途径循环利用
  • 1. (2023高二下·金华期末) 党的二十大报告倡导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下列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
    A . 焚烧垃圾 B . 低碳出行 C . 生物防治 D . 开发新能源
  • 1. (2023高二下·嘉兴期末) 全球变暖和人类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和含沙量大增,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下图是生态学家对我国北方某地的草原、森林、荒漠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草原退化成荒漠,群落的优势物种发生了改变 B . 与森林相比,草原抵抗干扰的能力增强 C . 在已被破坏的草原上大力植树,可加快生态恢复 D . 过度放牧导致草原输出能量增多,但不改变草原总初级生产量
  • 1. (2023高二下·金华期末) 党的二十大报告倡导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下列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
    A . 焚烧垃圾 B . 低碳出行 C . 生物防治 D . 开发新能源
  • 1. (2023高二下·衢州期末) 新冠疫情爆发时,为了杀灭病毒,人们曾大量使用消毒剂。关于消毒剂的大量使用可能导致的后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水体富营养化 B . 引起酸雨 C . 破坏臭氧层 D . 改变土壤微生物种类
  • 1. (2023高二下·杭州期末) 《科学》杂志上发布的一份研究表明,由于气候变化加剧,世界上接近83%的冰川到2100年可能会消失。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B . 制冷剂氟利昂的广泛使用 C . 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 D . 无污染新能源的大力开发
  • 1. (2023高二下·湖州期末) 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助力人类社会完成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B .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导致全球变暖 C .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 D . 化石燃料属于可枯竭资源中的非更新白然资源
  • 1. (2023高二下·思明期末) 生态足迹是指现有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 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态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环境条 件下,生态系统中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大值。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餐厨垃圾分类、回收与利用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可以减小生态足迹 B . 改善饮食结构、减少肉食摄取比例可以缩短食物链,从而减小生态足迹 C . 建立沙滩保护区、K值强度的捕捞量等均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 D . 培育农作物良种、建设生态农业等措施均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
  • 1. (2023·湖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侯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一体化保护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 . 一体化保护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C . 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有助于协调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关系 D . 运用自生原理可以从根本上达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共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