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常平期中)  酵母菌的品质影响葡萄酒的产量和质量,研究人员为分离出产酒精能力强的酵母菌菌株,进行了以下实验,甲、乙、丙、丁锥形瓶内分别加入100mL完全培养基,随培养时间的延长,乙、丙、丁培养基均出现浑浊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缺氧酸性环境、酵母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酒精等可抑制杂菌的繁殖 B .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出葡萄酒过滤液的活菌数为6.8×109个/L,此数值可能低于实际的活菌数 C . 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是湿热灭菌法,菌种接种过程中的试管口、瓶口等需灼烧灭菌 D . 由图二可知,乙、丙、丁培养基浑浊的原因是培养基灭菌不彻底,丁组酵母菌产酒精能力比乙强
  • 1. (2024高二下·常平期中)  无菌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 紫外线照射前,适量喷洒石炭酸等消毒液,可以加强消毒效果 B . 不耐高温的牛奶可使用巴氏消毒法,其优点是能够杀死全部微生物,保留牛奶风味 C . 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 . 在微生物接种的实验中,用95%酒精对实验者的双手和超净工作台进行消毒
  • 1. (2024高二下·常平期中)  《卫报》2022年3月24日报道,科学家们分析了来自22名匿名捐献者的血液样本,发现近80%的受试人群血液已受到微塑料污染。某科研团队拟分离能降解塑料(聚乙烯,仅含有C、H两种元素)的细菌,解决日益严峻的“白色污染”问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可在塑料回收点附近的土壤进行取样 B . 筛选目标细菌要使用以塑料粉末为唯一碳源的鉴定培养基 C . 若培养基中加入能与聚乙烯结合而显色的染色剂,目标细菌的菌落周围会出现透明圈 D . 观察目标细菌的菌落特征可从形状、大小和颜色等方面入手
  • 1. (2024高二下·惠城期中)  为了调查西枝江的水质状况,生物小组测定了水样中的细菌含量、进行细菌的分离等工作。所得结果如图A、B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A平板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连续划线操作培养获得的 B . B平板是梯度稀释后使用涂布器在培养基表面涂布操作后培养获得的 C . A 操作时划完某条线后没有菌落出现可能是接种环灼烧后没有冷却直接划线导致 D . A 和B平板都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都能用来计数
  • 1. (2024高二下·惠城期中)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 B . 单菌落的分离是消除污染杂菌的通用方法 C . 培养基都必须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D . 倒置平板防止培养皿盖上的冷凝水滴落
  • 1. (2024高二下·惠城期中)  微生物蛋白又称单细胞蛋白,它是利用工农业废料及石油废料等人工发酵培养的微生物菌体,科学家们一直尝试利用发酵工程技术生产的微生物蛋白来替代传统肉类,以期开发一条环保、健康、可持续的肉类生产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单细胞蛋白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的蛋白质,一般不含其他成分 B . 利用发酵工程技术生产微生物蛋白所用的菌种可以是一种或多种菌种 C . 在青贮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可提高饲料的品质,可以使饲料保鲜 D . 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是菌种的选育,在发酵之前还需进行扩大培养
  • 1. (2024高二下·惠城期中)  2023年杭州亚运会实现首个“无废亚运”,将绿色、环保的理念细化到极致,为筛选对抗生素有抗性、能高效降解淀粉的微生物,提高生化处理效率,亚运会研究人员将餐余垃圾机械化处理后加入装有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餐余垃圾浸出液,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X培养基含抗生素且以淀粉为唯一的碳源 B . X培养基添加了凝固剂,可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C . 有的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是因为淀粉分解菌将菌落周围的淀粉分解了 D . Y培养基中淀粉剩余量越高,说明淀粉分解菌的分解能力越强
  • 1. (2024高二下·信宜期中)  变质的酸奶会因内部发酵而产生大量气体,如果看到包装很鼓,说明酸奶已经变质,不要喝。某同学选择过期的酸奶,按图中的操作流程,研究其中的某微生物生长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使用巴氏消毒法可以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和芽孢,但不破坏其营养成分 B . 变质的酸奶会由于其中的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CO2 C . 利用图示方法向培养基接种前和接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 D . 若3个平板的平均菌落数是180个,则1mL酸奶中该微生物个数为9×106
  • 1. (2024高二下·信宜期中)  某同学从土壤中分离得到A和B两株可以降解秸秆的细菌,在此基础上采用平板培养法比较二者降解秸秆的能力,并分析两个菌株的其他生理功能。

    实验所用的培养基成分如下。

    培养基Ⅰ:K2HPO4 , MgSO4 , NH4NO3 , 纤维素,刚果红。

    培养基Ⅱ:K2HPO4 , MgSO4 , 纤维素,刚果红。

    操作步骤:

    ①将A、B菌株分别接种在两瓶液体培养基Ⅰ中培养,得到A、B菌液;

    ②液体培养基Ⅰ、Ⅱ中添加琼脂,分别制成平板Ⅰ、Ⅱ。

    回答下列问题。

    菌株

    透明圈大小

    平板Ⅰ

    平板Ⅱ

    A

    +++

    ++

    B

    ++

    -

    1. (1) 培养基在制备的过程中需要灭菌,最常用的灭菌方式是。培养基中NH4NO3的作用是为菌株的生长提供氮源,氮源在菌体内可以参与合成(答出2种即可)等生物大分子。
    2. (2) 为了比较A、B降解秸秆的能力,某同学利用步骤②所得到的平板Ⅰ、Ⅱ进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表示有透明圈,“+”越多表示透明圈越大,“-”表示无透明圈),推测该同学的实验思路是:在无菌条件下,
    3. (3) 该同学还设计了一个利用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小型实验。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①在粉碎的秸秆中接种菌T,菌T应该选择(A/B)更适宜,其原因是

      ②本实验收集的淋洗液中的可以作为酵母菌生产乙醇的原料。与以粮食为原料发酵生产乙醇相比,本实验中乙醇生产方式的优点是

  • 1. (2024高二下·信宜期中)  生活饮用水中大肠杆菌超标会引起肠道外感染和急性腹泻,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某研究小组利用表中的培养基对生活饮用水中的大肠杆菌进行培养和计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成分

    蛋白胨

    蔗糖

    乳糖

    K2HPO4

    显色剂(伊红—亚甲蓝)

    琼脂

    含量

    10.0g

    5.0g

    2.0g

    2.0g

    0.2g

    12.0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A . 该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只允许大肠杆菌生长繁殖 B . 配置培养基时,应先进行灭菌后再调节pH值 C . 可根据培养基上的紫黑色菌落数推算出大肠杆菌的数量 D . 为防止杂菌污染,应向培养基中添加适量抗生素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3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