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三上·贵州开学考) 与1961年相比,2019年全球生态足迹总量明显增长,而生态承载力总量只提高了30%。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进入生态超载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态足迹的值越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小 B . 当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就会出现生态赤字 C . 汽车尾气会增大生态足迹,建议人们绿色出行 D . 与蔬菜水果相比,食用肉类更能增大生态足迹
  • 1. (2023高二下·玉溪期末) 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小 B . 与步行相比,开车出行会增大生态足迹 C . 人口负增长会造成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D . 人口增长过快会造成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
  • 1. (2023高二下·玉溪期末) 具有“生物黄金”之称的红豆杉,是一种生长在我国云南、西藏、湖南等地的集观赏和药用于一身的世界珍稀树种,被列为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随着人们对红豆杉的掠夺性采伐,红豆杉野生资源日趋枯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人类活动是造成红豆杉成为濒危物种的主要原因 B . 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红豆杉的基因进行保护 C . 保护红豆杉最好的方法是建立红豆杉植物园 D . 保护红豆杉多样性的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环境的关系
  • 1. (2023高二下·玉溪期末) 如图是梅托斯提出的“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衰竭—环境污染”的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毁林造田可能是a~b年粮食水平增长的原因之一 B . 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引起粮食匮乏、自然资源衰竭等问题 C . 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衰竭不是造成人口下降的原因 D . 该模型未考虑人类的创造力和控制自身发展的能力
  • 1. (2023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生态足迹是指现有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态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中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大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餐厨垃圾分类、回收与利用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可以减小生态足迹 B . 改善饮食结构、减少肉食摄取比例可以缩短食物链,从而减小生态足迹 C . 建立沙滩保护区、K值强度的捕捞量等均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 D . 培育农作物良种、建设生态农业等措施均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
  • 1. (2023高二下·番禺期末) 下列有关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慢,所以人均生态足迹小 B . 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可减小人类的宜居区域 C . 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及环境污染等都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D . 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实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1. (2023高二下·思明期末) 生态足迹是指现有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 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态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环境条 件下,生态系统中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大值。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餐厨垃圾分类、回收与利用能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可以减小生态足迹 B . 改善饮食结构、减少肉食摄取比例可以缩短食物链,从而减小生态足迹 C . 建立沙滩保护区、K值强度的捕捞量等均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 D . 培育农作物良种、建设生态农业等措施均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
  • 1. (2023·湖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侯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一体化保护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 . 一体化保护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C . 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有助于协调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关系 D . 运用自生原理可以从根本上达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 1. (2023·湖北) 2020年9月,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国际社会作出了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某湖泊早年受周边农业和城镇稠密人口的影响,常年处于CO2过饱和状态。经治理后,该湖泊生态系统每年的有机碳分解量低于生产者有机碳的合成量,实现了碳的零排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低碳生活和绿色农业可以减小生态足迹 B . 水生消费者对有机碳的利用,缓解了碳排放 C . 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分解会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而加剧 D . 在湖泊生态修复过程中,适度提高水生植物的多样性有助于碳的固定
  • 1. (2023高二下·吉林期中) 生态足迹是指要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和水域面积。生态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中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大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桑基鱼塘等生产方式能通过物质循环有效减小生态足迹 B . 生态足迹的大小只取决于人口规模 C . 农牧业生产中延长食物链能增大生态足迹 D . 培育良种、建设生态工程等措施可提高生态承载力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