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 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减少生态足迹,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态足迹的持续增大,可能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海平面的上升 B . 与开车相比,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可减少生态足迹,降低环境承受的压力 C . 推广节能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有利于减少生态足迹 D . 生态足迹减少,代表人类对生态资源使用达到了一种可持续的状态
  • 1. (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酸雨会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B . 人口在地球上可以不断地增长 C .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 . 人类活动会影响臭氧层的稳定
  • 1. (2024高三上·娄底月考)  某地创新发展“稻+虾”综合种养的立体生态农业,实现“一田两用、一季双收”,助力群众经济收入。小龙虾的主要食物是稻田中的杂草,但也食用水稻幼苗,有挖洞筑巢的习性,且在稻田中会将土壤里的种子翻出、破环幼芽生长。农业技术人员建立稻虾共作的田间工程(如下图)、通过挖掘环形沟环绕稻田,为小龙虾提供繁殖和栖息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与食用蔬菜相比,食用小龙虾会增加生态足迹 B . 投放小龙虾时应该尤其注意小龙虾的投放时机 C . 稻虾共作可降低杂草的种群密度,减弱其与水稻的种间竞争 D . 该模式中充分利用小龙虾的粪便可减少化肥的使用,这遵循整体原理
  • 1. (2024高二上·浏阳期末)  2022年9月5日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该县受损严重。地震后的修复需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逐步恢复生态环境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地震后的灾区使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和潮汐能有利于减小生态足迹 B . 该地区选择适宜的农作物进行种植,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的协调原理 C . 地震后灾区合理密植农作物主要是通过提高作物对光能利用率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 D . 灾区推广“四位一体农业生态工程”可使能量多级利用,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 1. (2024高二下·南海月考)  生态足迹可以被形象地理解为一只负载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耕地、铁路等的巨“足”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足迹。下列可能会增大生态足迹的生活方式是(    )
    A . 使用一次性筷子 B . 纸张双面使用 C . 休息时关闭电脑 D . 践行垃圾分类
  • 1. (2024高二下·惠州月考) 生态足迹是指现有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 B . 食用肉类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更大 C . 碳足迹是生态足迹的组成部分,开发新能源可以增大碳足迹 D .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慢,但人均生态足迹不一定就小
  • 1. (2024高二下·兴文开学考)  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生物的生存环境被隔断成碎片,影响着生物种群的发展。科研人员分别设置了若干个样地,调查不同破碎生境中某濒危动物的种群数量,得到如表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生境碎片类型

    个体数/只

    幼年

    成年

    老年

    合计

    5公顷碎片

    21

    9

    3

    33

    15公顷碎片

    57

    17

    8

    82

    连续森林

    45

    22

    26

    93

    A . 5公顷生境碎片中,该物种的种群密度为6.6只/公顷 B . 15公顷生境碎片中,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呈增长型 C . 生境碎片的面积与其维持的种群数量呈正相关 D . 生境破碎导致生物的进化方向不同,有利于提高物种多样性
  • 1. (2024高二上·期末)  生态足迹是指要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和水域面积。生态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中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大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桑基鱼塘”等生产方式能有效减小生态足迹 B . 生态足迹的大小只取决于人口规模 C . 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 D . 建设生态农业等措施有利于提高生态承载力
  • 1. (2024高三上·湖北月考)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先哲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认知,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根据这一理念和生态学知识分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主张适度采伐原则 B . 将生活垃圾回收后直接撒到农田中即可作有机肥 C . 为了使养分还田而将夏收后的小麦秸秆焚烧处理 D . 在荒漠区域建立“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
  • 1. (2023高二下·遵义期末)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出自《庄子·齐物论》,现喻指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应和谐相处。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周末返校时搭乘公交车属于低碳交通,能使人类的生态足迹减小 B . 对濒危野生动植物最有效的保护是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C . 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D . 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