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光明期中)  某些植物遭到昆虫取食时会分泌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如分泌杀虫物质、产生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性物质等。烟粉虱(植食性昆虫)能合成Bt56蛋白,该蛋白会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上述植物产生的能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性物质属于生物信息 B . 昆虫取食植物与植物被取食时分泌茉莉酸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C . 植物能产生抗虫反应体现了信息传递对种群繁衍具有重要意义 D . 增强烟粉虱的Bt56基因的表达有望成为控制烟粉虱的防治措施
  • 1. (2024高二下·梅州期中) 生态系统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下列与其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质可循环往复,意味着各种生态系统都可以在物质上自给自足 B . 某营养级未利用的能量属于其同化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C . 只有生物可接受信息并做出响应,因此信息传递只发生在群落内部 D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都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 1. (2024高二下·阳朔期中)  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下列诗句中蕴含的生态学原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万里飞来为客鸟,曾蒙丹凤借枝柯”——群落的季节性 B .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燕草与秦桑构成了一个群落 C .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蛙声属于物理信息,其有助于种群的繁衍 D . “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鳢有鲔,鲦鲿鰋鲤”(形容河中鱼类丰富)——这些鱼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 1. (2024高二下·邵阳期中) 狗会用它的尿液和粪便来标记领地和记住来往的路径;电鳗可输出电压高达300到800伏的电流把比它小的动物击死而获取猎物;蜜蜂发现蜜源后用不同的舞蹈动作告诉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远近.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哪一类信息传递(    )
    A . 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物理信息 B . 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C . 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 D . 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 1. (2024高二下·湖北期中)  在一些植物的早期生长中,可以分泌一种毒素,该毒素可能会降低幼小个体的成活率。当这种毒素在土壤中积累时,它能使另一些植物死亡。下列有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 分泌的毒素是一种化学信息 B . 植物种群可通过该信息调节种群内部结构 C . 植物群落可以通过该信息调节种间关系 D . 对于生态系统而言,该信息的传递是不利的
  • 1. (2024高二下·新洲期中)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绿化用地则相对减少。可充分利用建筑顶层平台、建筑表面,进行城市的“垂直绿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施“垂直绿化”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 B . “垂直绿化”对净化空气有重要意义,体现了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 C . “垂直绿化”的牵牛花晨开暮合的特点说明光信息在种群繁衍中起重要作用 D . 进行建筑顶层平台绿化时应注重协调原理,选择的植物应具有喜阳、根深等特点
  • 1. (2024高二下·黄梅期中)  有科学家指出:“没有物质,什么都不存在;没有能量,什么都不会发生;没有信息,任何事物都没有意义”。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具有相同的特点 B . 营养级越高,生物个体所含能量越低 C .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发生在生物和生物之间 D . 无菌土壤可作为探究土壤微生物作用的实验组
  • 1. (2024高二下·湖北期中) 古人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意思是:一候时,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二候时,蟋蟀到庭院的墙角下避暑;三候时,老鹰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温风吹拂属于物理信息,蟋蟀翅膀发声和老鹰鸣叫属于行为信息 B . 蟋蟀是分解者,老鹰是消费者,都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 气温对蟋蟀和老鹰的影响,体现了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 . 保护老鹰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其生存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
  • 1. (2024高二下·图木舒克期中)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B .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 . 日照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某些植物的开花,属于物理信息 D .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而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
  • 1. (2024高二下·湖北期中)  蜜蜂采蜜时,会受到马蜂或者蚂蚁的攻击和干扰。研究发现茶花花蜜中含有微量的茶多酚和咖啡因,通过茶多酚的干扰之后,蜜蜂对报警信息素反应的浓度阈值(引发报警的最低浓度)降低了;咖啡因可以使蜜蜂变得更“聪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蜜蜂采食茶花花蜜,可以提高其感知外界危险的敏感度 B . 茶花释放的茶多酚使蜜蜂的基因发生突变,有利于躲避敌害 C . 茶花释放的茶多酚作为一种化学信息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 . 蜜蜂和茶花之间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发生了协同进化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