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新洲期中)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绿化用地则相对减少。可充分利用建筑顶层平台、建筑表面,进行城市的“垂直绿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施“垂直绿化”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 B . “垂直绿化”对净化空气有重要意义,体现了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 C . “垂直绿化”的牵牛花晨开暮合的特点说明光信息在种群繁衍中起重要作用 D . 进行建筑顶层平台绿化时应注重协调原理,选择的植物应具有喜阳、根深等特点
  • 1. (2024高二下·黄梅期中)  有科学家指出:“没有物质,什么都不存在;没有能量,什么都不会发生;没有信息,任何事物都没有意义”。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具有相同的特点 B . 营养级越高,生物个体所含能量越低 C .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发生在生物和生物之间 D . 无菌土壤可作为探究土壤微生物作用的实验组
  • 1. (2024高二下·图木舒克期中)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B .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 . 日照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某些植物的开花,属于物理信息 D .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而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
  • 1. (2024高二下·湖北期中) 古人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意思是:一候时,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二候时,蟋蟀到庭院的墙角下避暑;三候时,老鹰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温风吹拂属于物理信息,蟋蟀翅膀发声和老鹰鸣叫属于行为信息 B . 蟋蟀是分解者,老鹰是消费者,都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 气温对蟋蟀和老鹰的影响,体现了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 . 保护老鹰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其生存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
  • 1. (2024高二下·湖北期中)  蜜蜂采蜜时,会受到马蜂或者蚂蚁的攻击和干扰。研究发现茶花花蜜中含有微量的茶多酚和咖啡因,通过茶多酚的干扰之后,蜜蜂对报警信息素反应的浓度阈值(引发报警的最低浓度)降低了;咖啡因可以使蜜蜂变得更“聪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蜜蜂采食茶花花蜜,可以提高其感知外界危险的敏感度 B . 茶花释放的茶多酚使蜜蜂的基因发生突变,有利于躲避敌害 C . 茶花释放的茶多酚作为一种化学信息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 . 蜜蜂和茶花之间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发生了协同进化
  • 1. (2024高二下·图木舒克期中)  下图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模型。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通过信息传递可以将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 B . 利用光照、声音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远离农田,属于生物防治 C . 生态系统中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 . 信息可来源于非生物环境或生物,传递方向均是双向的
  • 1. (2024高二下·赣州期中) 世界范围内,蝗灾对农业、经济和环境构成重大威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某团队发现了一种释放量低但生物活性非常高的群居信息素4—乙烯基苯甲醚(4—VA)。研究表明,在群居信息素的作用下,蝗虫种群由散居型可以转变为群居型,形成超大型种群。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于蝗虫种群由散居型转变为群居型的4—VA属于信息。与农药相比,用4—VA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具有的优点是(答出1点)。
    2. (2) 图1中的甲、乙曲线分别表示某天然牧场中蝗虫和食虫鸟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Nl

      ①图中可表示食虫鸟的是曲线(填“甲”或“乙”),判断依据是

      ②请在图2中绘出甲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注关键点A、B、D点)。

    3. (3) 为进一步确定4—VA的作用,科研人员利用4—VA及其溶剂进行图3所示的室外草地诱捕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

      ①据图3分析,为减少实验误差,本实验制作样方注意的是(不需要考虑样方的数量、面积)。

      ②据图4结果可以推知,4—VA具有群聚激素的功能,依据是

  • 1. (2024高二下·盐田月考)  新安江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享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因人为原因,水质一度严重恶化,生物种类大幅减少。随着皖浙两省开展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以来,新安江流域又逐渐恢复了水清岸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四大家鱼是新安江流域的重要鱼种,其混合放养是利用了它们在水域中占据着不同的,包括不同的栖息空间、食物等。
    2. (2) 微量的生活污水流入新安江,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污染迅速消除,没有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污水净化过程中,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3. (3) 新安江两岸的果园中,果农在果树开花时期,放置产生与蜜蜂跳舞相同频率的振动或声音的电子仪器,吸引蜜蜂前来采蜜传粉,这利用了信息的作用,说明信息传递对果树的作用是
    4. (4) 新安江周边的高山上大范围种植茶树,茶叶害虫大规模爆发会对茶树造成极大危害,有人建议该茶园可适当放养一定数量的鸡。构建“茶园养鸡”的生态农业模式,其生态学意义是
  • 1. (2024高二下·深圳月考)  树懒是一种生活在某热带雨林中的哺乳动物,形状略似猴,嗅觉灵敏,视觉和听觉不是很发达,行动迟缓,活动范围小,主要以树叶、嫩芽、果实为食,其天敌主要是蟒蛇和角雕等。回答下列问题:
    1. (1)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是沿着其营养结构进行的。
    2. (2) 根据题干信息写出一条食物链:
    3. (3) 下表是研究人员对该热带雨林能量流动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表中甲、乙、丙、丁为不同营养级,单位:×102kJ/(m2⋅a)。

      项目

      同化量

      X

      呼吸消耗量

      12.72

      2.9

      9.82

      838.2

      166.0

      672.2

      0.9

      0.4

      0.5

      106.0

      38.8

      67.2

      分解者

      184.5

      23.8

      160.7

      ①据表分析,表格中X的含义是

      ②树懒所属的营养级是,该营养级与其相邻的下一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4. (4) 树懒排便要到远离栖息树较远的地方,以防止天敌根据粪便中的气味信息发现家族成员,降低被捕食风险。可见生态系统的信息能够
  • 1. (2024高二下·赣州期中) 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下列诗句中蕴含的生态学原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燕草与秦桑构成了一个群落 B . “万里飞来为客鸟,曾蒙丹凤借枝柯”——群落的季节性 C .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蛙声属于物理信息,其有助于种群的繁衍 D . “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鳣有鲔,绦鲿鰋鲤”(形容河中鱼类丰富)——这些鱼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