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图木舒克期中)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种群增长曲线的“J”型时,其种群增长倍数一直增大 B . 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 . 人的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D . 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
  • 1. (2024高二下·图木舒克期中)  2010年夏季,四川和重庆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有关当地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持续降雨会引起当地生物种群增长曲线由“J”型变为“S”型 B . 当地植物基因突变发生的某种新性状有可能适应水生环境 C . 持续降雨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物种减少,抵抗力稳定性减弱 D . 水分是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的重要生态因素之一
  • 1. (2024高二下·图木舒克期中)  以下是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图1表示a和b两种生物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2是某经济鱼类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图。请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共同培养时种间关系可用图1表示 B . 图2表示的种群,在t0~t1时间范围内种群数量一直在增长,t1时达到环境容纳量 C . 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都采用五点取样法 D . 通过喷洒农药对农林害虫进行防治属于化学防治,是通过降低K值的原理来控制害虫数量
  • 1. (2024高二下·图木舒克期中)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中λ为大于1的常量 B . 调查某些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C . 群落在演替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会逐渐增大 D . 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生物利用环境资源
  • 1. (2024高二下·图木舒克期中)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 B . “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K值的大小与其所处的空间和食物有密切关系 C . 和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D . 群落演替发生在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和成熟的各个阶段
  • 1. (2024高二下·图木舒克期中)  东北虎和东北豹都是顶级猎食动物,二者常捕食马鹿、梅花鹿等草食性动物。近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编号为73号的一只东北豹被东北虎猎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东北虎和东北豹的种群数量 B . 东北虎是东北豹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C . 二者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越高,种间竞争强度越低 D . 开阔地区域比郁闭林区域更利于东北虎和东北豹捕食
  • 1. (2024高二下·图木舒克期中)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 B . 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 C . 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 . 在“S”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 1. (2024高二下·赣州期中) 世界范围内,蝗灾对农业、经济和环境构成重大威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某团队发现了一种释放量低但生物活性非常高的群居信息素4—乙烯基苯甲醚(4—VA)。研究表明,在群居信息素的作用下,蝗虫种群由散居型可以转变为群居型,形成超大型种群。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于蝗虫种群由散居型转变为群居型的4—VA属于信息。与农药相比,用4—VA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具有的优点是(答出1点)。
    2. (2) 图1中的甲、乙曲线分别表示某天然牧场中蝗虫和食虫鸟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Nl

      ①图中可表示食虫鸟的是曲线(填“甲”或“乙”),判断依据是

      ②请在图2中绘出甲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注关键点A、B、D点)。

    3. (3) 为进一步确定4—VA的作用,科研人员利用4—VA及其溶剂进行图3所示的室外草地诱捕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

      ①据图3分析,为减少实验误差,本实验制作样方注意的是(不需要考虑样方的数量、面积)。

      ②据图4结果可以推知,4—VA具有群聚激素的功能,依据是

  • 1. (2024高二下·赣州期中) 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的鱼类,三者之间只存在竞争关系。研究人员在4片条件基本相同的人工鱼塘内分别投放了900条鱼(甲、乙、丙各300条)和数量不等的捕食者。一段时间后,统计各鱼塘中三种鱼的存活率,得到下表所示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鱼塘编号

    捕食者数量/只

    存活率/%

    1

    0

    95

    4

    51

    2

    4

    62

    28

    20

    3

    8

    49

    31

    15

    4

    12

    38

    35

    11

    A . 捕食者可能偏好于捕食甲、丙而非乙 B . 据题可推测,随捕食者数量增加,乙、丙将被捕食者捕食灭绝 C . 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丙对乙的竞争抑制显著减弱 D . 当不存在捕食者时,乙可能由于种间竞争而消失
  • 1. (2024高二下·潮阳月考)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2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对实验过程或实验结果的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号

    培养液体积(mL)

    10

    10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A . 先在血细胞计数板上放盖玻片后滴加样品 B . 试管Ⅰ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相同 C . 长时间静置后为减少误差应振荡样品 D . 试管Ⅰ内的种群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3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