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图木舒克期中)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种群增长曲线的“J”型时,其种群增长倍数一直增大 B . 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 . 人的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D . 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
  • 1. (2024高二下·图木舒克期中)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 B . “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K值的大小与其所处的空间和食物有密切关系 C . 和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D . 群落演替发生在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和成熟的各个阶段
  • 1. (2024高二下·盐田月考)  某同学将一小瓶酵母菌母液平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各组进行不同的处理,丙组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酵母菌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 甲组可能放在低温条件下培养,酵母菌新陈代谢弱、繁殖能力低 B . 乙组在培养过程中可能更换了培养液,再继续培养 C . 利用台盼蓝只能进入活细胞的特性,统计被台盼蓝染色的酵母菌数,使数据更加准确 D . 和本实验设计不一样,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只需要实验组
  • 1. (2024高二下·盐田月考)  在一段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乙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t1~t2 , 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大于乙种群 B . t2时,甲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C . t2~t3 , 甲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D . t4之后,乙种群的数量将无限增长
  • 1. (2024高二下·潮阳月考)  下列调查活动和实验中,实验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的组合是(    )

    ①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记物脱落

    ②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没有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③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④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酵母菌细胞未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就进行计数

    ⑤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选择在有患者的家族中进行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③⑤
  • 1. (2024高二下·赣州期中) 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的鱼类,三者之间只存在竞争关系。研究人员在4片条件基本相同的人工鱼塘内分别投放了900条鱼(甲、乙、丙各300条)和数量不等的捕食者。一段时间后,统计各鱼塘中三种鱼的存活率,得到下表所示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鱼塘编号

    捕食者数量/只

    存活率/%

    1

    0

    95

    4

    51

    2

    4

    62

    28

    20

    3

    8

    49

    31

    15

    4

    12

    38

    35

    11

    A . 捕食者可能偏好于捕食甲、丙而非乙 B . 据题可推测,随捕食者数量增加,乙、丙将被捕食者捕食灭绝 C . 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丙对乙的竞争抑制显著减弱 D . 当不存在捕食者时,乙可能由于种间竞争而消失
  • 1. (2024高二下·赣州期中) 世界范围内,蝗灾对农业、经济和环境构成重大威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某团队发现了一种释放量低但生物活性非常高的群居信息素4—乙烯基苯甲醚(4—VA)。研究表明,在群居信息素的作用下,蝗虫种群由散居型可以转变为群居型,形成超大型种群。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于蝗虫种群由散居型转变为群居型的4—VA属于信息。与农药相比,用4—VA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具有的优点是(答出1点)。
    2. (2) 图1中的甲、乙曲线分别表示某天然牧场中蝗虫和食虫鸟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Nl

      ①图中可表示食虫鸟的是曲线(填“甲”或“乙”),判断依据是

      ②请在图2中绘出甲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注关键点A、B、D点)。

    3. (3) 为进一步确定4—VA的作用,科研人员利用4—VA及其溶剂进行图3所示的室外草地诱捕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

      ①据图3分析,为减少实验误差,本实验制作样方注意的是(不需要考虑样方的数量、面积)。

      ②据图4结果可以推知,4—VA具有群聚激素的功能,依据是

  • 1. (2024高二下·盐田月考)  图1为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图1中a表示
    2. (2) 分析图2,第8年时,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型。第16~20年松鼠种群数量最可能呈形曲线增长。
    3. (3) 传入我国的三裂叶豚草短时间内能大量疯长,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可用图3中的曲线表示。调查某区域中三裂叶豚草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
    4. (4) 在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若经捕获后的动物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填“多”或“少”)。
  • 1. (2024高二下·潮阳月考)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2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对实验过程或实验结果的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号

    培养液体积(mL)

    10

    10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A . 先在血细胞计数板上放盖玻片后滴加样品 B . 试管Ⅰ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相同 C . 长时间静置后为减少误差应振荡样品 D . 试管Ⅰ内的种群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 1. (2024高三下·湛江模拟) 厚壳玉黍螺是潮间带常见的一种捕食者,行动缓慢,活动范围小,喜食各种藻类尤其是浒苔。藻类种数与厚壳玉黍螺种群密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将厚壳玉黍螺迁入一个新的没有天敌的海域,则其种群数量会呈“J”形增长 B . 须采用标记重捕法对厚壳玉黍螺进行密度调查,同时需要注意标记物不能影响厚壳玉黍螺的行动能力 C . 浒苔可能为潮间带藻类的优势物种,随着它被捕食,所腾出的资源和空间有利于其他藻类生长 D . 浒苔所同化的能量中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只有10%~20%流向了厚壳玉黍螺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3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