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华绒螯蟹(俗名“螃蟹”)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肉味鲜美、深受喜爱。某农产品养殖科研单位进行了螃蟹养殖实验,下图1为人工螃蟹养殖塘(含藻类、水草、小鱼等)中有关生物物质流动与调节示意图,图2是该单位依据大数据模拟出一年中螃蟹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态学上,图1人工蟹塘中螃蟹、鱼和水草等所有的生物构成了一个,其内部碳元素以形式传递。
    2. (2) 蟹塘在外界轻微污染后仍能维持相对稳定,体现了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为了净化人工蟹塘,需每年6月向蟹塘补给清水,排出污水,其主要目的是
    3. (3) 如果蟹塘中藻类(如蓝藻)大量疯长造成水华现象,科研人员会向蟹塘中适当多投放鱼、接种水生植物等措施抑制藻类数量。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答出2点)。
    4. (4) 图2蟹塘中螃蟹种群增长曲线属于型曲线。为了获得一年中最大螃蟹捕捞量,选择一年中第三季度的9月开始进行分批捕捞,原因是:
  • 1. (2024·佛山模拟)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和消费国。苹果黄蚜(一种蚜虫)是苹果园中的主要害虫。研究人员采用悬挂粘虫板的方式统计不同种植模式下苹果黄蚜种群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可采用五点取样的方式在果园中悬挂粘虫板以调查苹果黄蚜的种群密度 B . 8月16日-10月18日期间苹果黄蚜种群数量主要受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 C . 自然生草模式苹果园的苹果黄蚜爆发时间早,虫害持续时间长 D . 推测间作模式更利于苹果黄蚜天敌种群数量的增加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相对多度是群落野外调查的一种估测指标,是指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一所示。植物乙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群落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随着演替进行植物对阳光的利用更充分 B . 该群落中甲、乙、丙的相对多度发生改变,会导致群落的类型发生改变 C . 随着演替的进行,植物甲会消失,乙和丙中最可能为乔木的是丙 D . 图二中的cd段对应图一第30年至第50年,因为乙增长速率在下降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下列关于研究方法与科学实验对应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模型建构法 B .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C .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研究过程和研究DNA半保留复制方式——假说—演绎法 D . 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公鸡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减法原理控制变量
  • 1. (2024·广西模拟) 为保障粮食安全,我国科研人员以富含纤维素的农业残渣(秸秆)为原料,利用基因工程改造面包酵母使其表面携带相关酶,可同时高效生产人工淀粉和单细胞蛋白。部分生产工艺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酵母增殖的适宜温度为28~32℃,适宜pH为4.0~5.0:酵母发酵的适宜温度为24~35℃,适宜pH为5.0~5.8

    A . 面包酵母的增殖能促进纤维二糖水解及淀粉合成 B . 生产单细胞蛋白时可选择28℃、pH为4.5的条件,过程中为监测酵母菌数量,取发酵液稀释1000倍,用25×16规格的血细胞计数板计数(体积为0.1mm3),测得5个中方格细菌总数为60,则发酵液中每毫升约有3×109个酵母菌 C . 本生产过程宜在密闭的啤酒发酵罐中进行 D . 生产前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可为100KPa、121℃、20min
  • 1. (2024·广西模拟) 科研人员对高原鼠兔的被捕食风险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图2是根据甲乙两种鼠兔种群数量的调查结果绘制的曲线图,L值表示甲鼠兔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M值表示乙鼠兔的种群数量。不考虑甲鼠兔种群的迁入和迁出,对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  )

    注:警戒距离是指当高原鼠兔有警戒行为时与捕食者之间的距离,与个体被捕食风险呈负相关。

    A . 由图1可知,植被群落高度越高,鼠兔被捕食的风险就越低 B . 乙鼠兔种群的K值比甲鼠兔种群的K值大 C . 第2年,甲鼠兔L值下降可能是由乙鼠兔迁入与其竞争资源导致的 D . 由图2可知,甲鼠兔种群在第2年年末时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乙鼠兔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
  • 1. (2024·广西模拟)  如图是草原上某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动态曲线,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法,选用此方法的理由是。一般情况下,田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且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其属于(填“r对策”或“K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呈“S”型曲线变化。
    2. (2) 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填“S”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
    3. (3) 野马等珍稀濒危动物,其数量一旦低于X点,就会逐渐走向灭绝,对此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有:

      ①保护其栖息环境,包括提供充足的资源,控制其天敌的数量等。

      ②建立,以提高该濒危动物的生殖力和幼崽的存活率。

      ③在两个种群之间建立“生态走廊”,便于两地种群之间进行,以保护该濒危动物种群的基因库。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在生物学上,一定的事件作为引起变化的原因,所导致的结果又会成为新的条件,施加于原来作为原因的事件,使之产生新的结果,如此循环往复。以下列举的生物学过程不能体现该特点的是( )
    A . 猎物与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变化 B . 胰岛素含量与血糖浓度的变化 C . 草与食草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 D . 寒流来袭与某些昆虫种群密度的变化
  • 1. (2024高二下·高州期中)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中的灰狼种群在历史上曾被人为清除,导致马鹿等多种生物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20世纪末,公园管理者把灰狼重新引入黄石公园。研究者在马鹿被狼捕食的低风险区和高风险区,分别测量了杨树被马鹿啃食植株的比例与植株(幼苗)的平均高度(如图甲)。图乙是引狼入园初期灰狼、马鹿、杨叔之间的反馈调节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甲结果体现次级消费者可间接控制生产者的数量变化 B . 引狼入园第4年时,低风险区杨树的现存生物量比高风险区更小 C . 引狼入园第4年时,低风险区杨树的生长比高风险区受到的抑制作用更强 D . 图乙反馈模型中①、②、③、④应依次选填减少、促进、增加、促进
  • 1. (2024高二下·高州期中) 濒危动物保护、有害生物防治、渔业上合理捕捞量的确定等,都离不开种群和群落的研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宣城扬子鳄繁育中心的建立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就地保护 B . 林冠层郁闭度的增加,导致一年蓬的种群密度降低为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 C . 若因被标记个体的学习记忆而难以再被捕获,会导致标记重捕法估算的种群密度偏小 D . K值时,中等强度的捕捞(捕捞量在K/2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