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蓬溪月考)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生活在人大肠内的细菌等生物

    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链球菌

    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③①④
  • 1. (2024高二下·蓬溪月考)  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
    A . 一块稻田里的水稻及其他生物 B .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C . 一块棉田中的全部虫子 D . 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生物
  • 1. (2024高三下·汕尾月考)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疟原虫为单细胞生物可在按蚊和人两类宿主中繁殖。我国科学家发现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随着青蒿素类药物广泛应用逐渐出现了对青蒿素具有抗药性的疟原虫。

    为了研究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机制,将一种青蒿素敏感(S型)的疟原虫品种分成两组:一组逐渐增加青蒿素的浓度,连续培养若干代,获得具有抗药性(R型)的甲群体,另一组为乙群体(对照组)。对甲和乙两群体进行基因组测序,发现在甲群体中发生的9个碱基突变在乙群体中均未发生,这些突变发生在9个基因的编码序列上,其中7个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

    为确定7个突变基因与青蒿素抗药性的关联性,现从不同病身上获取若干疟原虫样本,检测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与存活率正相关)并测序,以S型疟原虫为对照,与对照的基因序列相同的设为野生型“+”,不同的设为突变型“-”。部分样本的结果如表。

    疟原虫

    存活率(%)

    基因1

    基因2

    基因3

    基因4

    基因5

    基因6

    基因7

    对照

    0.04

    +

    +

    +

    +

    +

    +

    +

    1

    0.2

    +

    +

    +

    +

    +

    +

    -

    2

    3.8

    +

    +

    +

    -

    +

    +

    -

    3

    5.8

    +

    +

    +

    -

    -

    +

    -

    4

    23.1

    +

    +

    +

    +

    -

    -

    -

    5

    27.2

    +

    +

    +

    +

    -

    -

    -

    6

    27.3

    +

    +

    +

    -

    +

    -

    -

    7

    28.9

    +

    +

    +

    -

    -

    -

    -

    8

    31.3

    +

    +

    +

    +

    -

    -

    -

    9

    58.0

    +

    +

    +

    -

    +

    -

    -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连续培养后疟原虫获得抗药性的原因是
    2. (2) 7个基因中与抗药性关联度最高的是,判断的依据是
    3. (3) 若青蒿素抗药性关联度最高的基因突变是导致疟原虫抗青蒿素的直接原因,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将该突变基因恢复为野生型,而不改变基因组中其他碱基序。经这种基因改造后的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表现为
    4. (4) 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一条防控疟疾的合理化建议:
  • 1. (2024高三下·汕尾月考) 某地区的小溪和池塘中生活着一种丽鱼,该丽鱼种群包含两种类型的个体:一种具有磨盘状齿形,专食蜗牛和贝壳类软体动物;另一种具有乳突状齿形,专食昆虫和其他软体动物。两种齿形的丽鱼均能稳定遗传并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针对上述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丽鱼种群牙齿的差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 . 两者在齿形上的差异有利于丽鱼对环境的适应 C . 丽鱼种群产生的性状分化可能与基因突变和重组有关 D . 两种不同齿形丽鱼的基因库差异明显,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物种
  • 1. (2024高二下·长沙开学考)  热带雨林中的木蚁经过森林地表时,常会感染一种真菌的孢子。一经感染,便会脱离蚁群,爬到距地面较近的树叶下面一动不动,形成“僵尸蚂蚁”。木蚁死亡后,真菌从头部萌发,孢子成熟后被释放到雨林地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真菌可能通过释放某些化学物质控制木蚁的神经系统 B . “僵尸蚂蚁”所在树叶温度、湿度适宜真菌的萌发和生长 C . 木蚁和真菌是捕食关系,且两者相互选择而协同进化 D . “僵尸蚂蚁”体内的有机物为真菌生存提供了所需营养
  • 1. (2024高二下·长沙开学考)  生境丧失和破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下图显示一个爬行动物种群(图1)被设计中的高速公路和铁路隔离成相互孤立的a、b、c、d4个小种群(图2)的变化情况,道路不改变原生境和种群中的个体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境破碎是该物种生存面临的主要威胁 B . 隔离可导致每个小种群内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 . 道路设计应考虑为野生动物预留迁移的通道 D . 与原种群相比,每个孤立小种群的数量特征不变
  • 1. (2024高二下·长沙开学考) 热带雨林中某鳞翅目昆虫的幼虫以植物甲的叶片为食。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植物甲产生的某种毒素抵制了该昆虫的取食,昆虫也相应地产生解毒物质,避免自身受到伤害,二者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昆虫和植物甲之间存在着协同进化现象 B . 该昆虫的捕食不利于植物甲的适应性进化 C . 植物甲产生的毒素对昆虫造成了选择压力 D . 非生物因素会影响该昆虫和植物甲的进化
  • 1. (2024高三下·长沙月考) 抗虫作物对害虫的生存产生压力,会使害虫种群抗性基因频率迅速提高,导致作物的抗虫效果逐渐减弱。为使转基因抗虫棉保持抗虫效果,农业生产上会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下措施不能实现上述目标(   )
    A . 在转基因抗虫棉种子中混入少量常规种子 B . 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并施用杀虫剂 C . 转基因抗虫棉与小面积的常规棉间隔种植 D . 转基因抗虫棉大田周围设置常规棉隔离带
  • 1. (2024高三下·湖南月考) 很多人认为“番茄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了”,这是由于选育过程中,人们更注重品相、产量而忽略了风味,导致与风味相关的一些基因丢失。现在栽培的番茄中含有来自野生番茄的Mil抗虫基因,它使番茄产生对烟粉虱等害虫的抗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工选育定向改变了番茄的进化方向,此过程中番茄的遗传多样性可能降低 B . 自然选择获得的器茄性状都能通过遗传进行积累 C . Mil抗虫基因的产生是野生番茄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D . 长期种植含Mil基因的番茄,环境中烟粉虱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 1. (2024高二下·仁寿开学考)  东北虎和东北豹均为肉食性动物,但东北豹通过食性生态位和时空生态位与东北虎发生错位减少竞争,如东北虎主要捕食大中型猎物,而东北豹主要捕食中小型猎物;东北虎主要在海拔低处活动,东北豹主要在海拔高处活动,东北虎和东北豹的活动高峰期在晨昏时段出现先后错位。回答下列问题:
    1. (1) 影响东北豹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包括(填种群数量特征)。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请从直接因素角度分析两者对东北豹种群密度影响的区别:
    2. (2) 野外收集到东北豹皮毛后,提取DNA,通过DNA指纹技术来区别不同的个体,进而进行数量估计,与标记重捕法相比,用该方法估算动物种群密度的优点是(答出1点)。
    3. (3) 东北豹通过食性生态位和时空生态位与东北虎发生错位减少竞争,这种“错位”是的结果,欲研究东北豹的生态位,通常研究(答出3点)。
    4. (4) 若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等理想条件下,则东北豹种群数量呈现形增长。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4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