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湖南期中) 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有一种一年生的野生二倍体草本植物,其花的位置有顶生和叶腋生,叶的宽度有宽叶和窄叶,与两对相对性状相关的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园艺工程师所做杂交实验部分如下表。

    组别

    亲本杂交组合

    F1表型及数量

    顶生宽叶

    顶生窄叶

    叶腋生宽叶

    叶腋生窄叶

    1

    叶腋生宽叶×叶腋生窄叶

    112

    0

    336

    0

    2

    叶腋生宽叶×顶生窄叶

    173

    172

    175

    141

    3

    顶生宽叶×叶腋生窄叶

    95

    94

    93

    96

    4

    叶腋生宽叶×顶生窄叶

    188

    0

    187

    0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第1组实验结果说明宽叶对窄叶是显性,花顶生与叶腋生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B . 第3组实验能验证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C . 表中4组杂交组合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D . 第1组F1中的叶腋生宽叶植株自由交配后代有四种表型,其比例为15∶5∶3∶1
  • 1. (2024高一下·武汉期中)  人的某条染色体上A、B、C三个基因紧密排列,不发生互换。这三个基因各有上百个等位基因(例如:A1~An均为A的等位基因)。父母及孩子的基因组成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父亲

    母亲

    儿子

    女儿

    基因组成

    A23A25B7B35C2C4

    A3A24B8B44C5C9

    A24A25B7B8C4C5

    A3A23B35B44C2C9

    A . 基因A、B、C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遗传 B . 母亲的其中一条染色体上基因组成是A3B8C9 C . 基因A与基因B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 若此夫妻第3个孩子的基因B组成为B7B44 , 则其基因C组成为C4C9
  • 1. (2024高一下·武汉期中)  某自花传粉的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能淡化颜色的深度(BB和Bb的效应不同),完全淡化表现为白色,不完全淡化为粉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
    2. (2) 让纯合白花植株和纯合红花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植株的花色全为粉色。请写出可能的杂交组合:
    3. (3) 为了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选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设计实验。

      ①实验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三种类型,已给出两种类型,请将未给出的类型画在方框内。如下图所示,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②实验步骤:

      用最简便的方法设计实验

      第一步:

      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换)及相应的结论:

      a.若子代植株花色及比例为粉色:红色:白色=,则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第一种类型)。

      b.若子代植株花色及比例为粉色:白色=,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第二种类型),

      c.若子代植株花色及比例为粉色:红色:白色=2:1:1,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第三种类型)。

  • 1. (2024高一下·武汉期中) 人的某条染色体上A,B,C三个基因紧密排列,不发生互换。这三个基因各有上百个等位基因(例如:A1~An均为A的等位基因)。父母及孩子的基因组成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父亲

    母亲

    儿子

    女儿

    基因组成

    A23A25B7B35C2C4

    A3A24B8B44C5C9

    A24A25B7B8C4C5

    A3A23B35B44C2C9

    A . 基因A,B,C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遗传 B . 母亲的其中一条染色体上基因组成是A3B44C9 C . 基因A与基因B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 若此夫妻第3个孩子的A基因组成为A23A24 , 则其C基因组成为C4C5
  • 1. (2024高一下·丹寨期中) 科研工作者将苏云金杆菌的Bt抗虫基因导入普通品系棉花,获得了三个纯合抗虫品系甲、乙和丙。将三个抗虫品系与普通品系棉花杂交,F1均表现为抗虫,且F1自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为抗虫:不抗虫=3:1。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将苏云金杆菌的Bt抗虫基因导入普通品系棉花可以采用法。若将Bt抗虫基因插入某种细菌Ti质粒的T-DNA上,再让其侵染普通品系棉花的细胞,该过程主要利用了细菌Ti质粒的特点,成功将Bt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
    2. (2)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甲、乙、丙三个品系中Bt抗虫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定律。
    3. (3) 将上述过程获得的甲、乙、丙三个纯合品系相互杂交,得到的结果如下:

      甲×乙→F1抗虫→F2的表型及比例为抗虫:不抗虫=15:1

      乙×丙→F1抗虫→F2的表型及比例为抗虫:不抗虫=15:1

      丙×甲→F1抗虫→F2全表现为抗虫

      若依次用A/a、B/b、C/c…表示甲、乙、丙三个品系染色体上的Bt抗虫基因,由杂交实验结果判断,甲、乙、丙三个品系中Bt抗虫基因所在染色体的位置关系是什么?请在如图细胞中画出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4. (4) 通过基因工程另获得一对纯合抗虫基因的品系丁,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丁品系中的Bt抗虫基因是插入新的染色体上,还是和乙的Bt抗虫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请写出该实验的设计思路: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则丁品系的Bt抗虫基因是插入新的染色体上。

      ,则丁品系的Bt抗虫基因和乙的Bt抗虫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

  • 1. (2024高一下·台江期中) 玉米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相对性状,某研究小组欲研究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进行了下列四组实验,并分析四组实验的子一代的表现型和比例,其中无法确定两对等位基因位置关系的是( )
    A . AaBb个体进行自交 B . AaBb与aabb杂交 C . AaBb与Aabb杂交 D . aaBb与Aabb杂交
  • 1. (2024高一下·湖北期中) 研究人员成功将抗冻a基因和抗冻b基因导入西红柿细胞,获得了抗冻西红柿P1、P2、P3。经检测发现P1、P2、P3均只含一个抗冻a基因和一个抗冻b基因。对P1、P2、P3分别进行测交,结果如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P1植株中抗冻a基因和抗冻b基因导入到一条染色体上 B . P3植株中抗冻a基因和抗冻b基因导入到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C . P2植株自交后代全为抗冻植株 D . F13中抗冻植株的基因型相同
  • 1. (2024高三下·柳州模拟) 甜玉米由于其可溶性糖(蔗糖)含量较高,甜味浓郁,并携带玉米特有的香味,而深受消费者喜欢。研究发现甜玉米中蔗糖含量受3对等位基因调控,其中基因D(d)、H(h)完全连锁(不发生互换),而基因Sh(sh)与它们相互独立遗传。调控过程如图所示,若酶甲活性正常,酶乙失活,则产生超级甜玉米;若两种酶活性都正常,则产生普通甜玉米。现有3个纯合品系DDHHshsh(品系1)、DDhhShSh(品系2)和ddHHShSh(品系3),期望通过杂交育种,选育出超级甜纯合品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理论上,超级甜玉米的基因型有5种,其中纯合品系的基因型有3种 B . 突变得到的基因Sh所控制合成的酶甲结构改变,进而影响酶甲的催化效率 C . 品系1和品系2杂交得到的F1 , F1自交,理论上F2中普通甜玉米个体占3/16 D . 品系2和品系3杂交得到的F1 , F1自交,理论上F2超级甜玉米中纯合品系占1/4
  • 1. (2024高三下·湛江模拟) 西瓜是雌雄同花、开花后传粉的植物,瓜皮颜色有深绿和浅绿两种,由A、a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西瓜田里,幼苗期隔行进行秋水仙素处理,开花期自由交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能形成四倍体的原因是
    2. (2) 二倍体西瓜所结的F1基因型有种,F1中的三倍体西瓜无子的原因是
    3. (3) 西瓜种子的籽粒大小由两对基因(B/b、D/d)控制,b基因纯合为大籽粒,d基因抑制b基因的表达,现有已知基因型为BbDd和bbdd的西瓜,请设计一个最简便的实验证明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互换)。

      实验设计思路:

      若子代表型及其比例为,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若子代表型及其比例为,则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若子代表型及其比例为,则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 1. (2024高二上·邵阳期末) 棉铃虫是严重危害棉花的一种害虫。科研工作者发现毒蛋白基因B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D,两种基因均可导致棉铃虫死亡。现将B和D基因同时导入棉花的一条染色体上 获得抗虫棉。棉花的短果枝由基因 A 控制,研究者获得了多个基因型为 AaBD 的短果枝 抗虫棉植株,AaBD植株与纯合的aa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杂交得到 F1(不考虑减数分裂时的互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若F1中短果枝抗虫∶长果枝不抗虫=1∶1,则B、D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B . 若F1的表型比例为 1∶1∶1∶1,则F1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 AB、AD、aB、aD

    C . 若F1的表型比例为 1∶1∶1∶1,则果枝基因和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D . 若F1中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抗虫=1∶1,则F1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和aBD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