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贵阳模拟) 水通道蛋白又名水孔蛋白,这种蛋白质在细胞膜上组成“孔道”,可控制水进出细胞。水分子经过水通道蛋白时会形成单一纵列,进入弯曲狭窄的通道内,通道内部的极性等因素会帮助水分子旋转,使水分子以适当角度穿越通道,完成跨膜运输。下列有关水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细胞中水的输入和输出都是通过水通道蛋白来完成的 B . 水进入细胞,可以和其他物质结合,进而提高细胞代谢速率 C . 水通道蛋白运输水时需要与水分子结合,但自身构象不会发生改变 D . 水通道蛋白的存在对肾小管和集合管吸收水分子具有重要意义
  • 1. (2024高三下·贵阳模拟) 研究人员在动物细胞内发现了一种新型细胞器——PXo体,PXo体是储存磷酸盐的多层膜结构。PXo蛋白是磷酸盐能在这些膜层间传输的关键蛋白,当PXo蛋白下调或缺失时,PXo体就会降解,将储存的磷酸盐释放到细胞中。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可以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该细胞器 B . 该细胞器可能在细胞内外的酸碱平衡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C . 磷酸盐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该细胞器,至少穿过两层磷脂分子 D . 可以用32P标记某种磷酸盐,研究磷酸盐在细胞中的运输和转化
  • 1. (2024高三下·昆明模拟) 质子泵是生物膜上运输H的转运蛋白,V型质子泵(图甲)和F型质子泵(图乙)的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其中▲代表H+

    回答下列问题。

    1. (1) V型质子泵运输H时(填“消耗”或“不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判断依据是
    2. (2) 若图甲中的生物膜为溶酶体膜,其上含有的V型质子泵可维持溶酶体内pH酸性和细胞质基质pH中性,则图中代表细胞质基质的是侧。少量的溶酶体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并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原因是
    3. (3) 若图乙中的生物膜为类囊体膜,光反应中水分解为氧和H+发生在A侧,F型质子泵可以利用H梯度合成ATP。当光照强度减弱时,ATP合成量,原因是。此外,光反应中H还参与的合成。
  • 1. (2024高三下·云南模拟) 线粒体内膜上存在一系列电子传递载体,能将电子传递所产生的电化学能保存在H浓度差和电荷梯度中,用来驱动ATP合成酶,最终合成ATP。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中的ATP合成酶既有催化功能,又有物质运输功能 B . 上图所示为有氧呼吸过程中合成ATP最多的阶段 C . H通过线粒体内膜进入膜间腔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D . 若某药物能降低线粒体内膜两侧H的浓度差,则细胞合成ATP的速率增大
  • 1. (2024高二下·电白月考)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从黄花蒿中发现并分离抗疟原虫有效成分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原虫是单细胞原生生物,主要寄生在人红细胞中,青蒿素可以干扰疟原虫线粒体膜以及食物泡膜的功能,阻断疟原虫从红细胞摄取营养并形成自噬泡,自噬泡通过特定的囊泡转运途径不断排出虫体后造成胞浆流失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青蒿素通过破坏黄花蒿细胞的线粒体膜来促进其合成和释放 B . 寄生在红细胞中的疟原虫利用红细胞的核糖体合成各种蛋白质 C . 疟原虫通过囊泡转运的方式排出自噬泡,这一过程需要蛋白质协助 D . 人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故寄生在红细胞中的疟原虫是厌氧型微生物
  • 1. (2024高一下·江门期中) 细胞膜上存在某种运输H+的载体蛋白(H+-ATP酶),该载体蛋白与细胞膜内侧的H+结合后,载体蛋白会使ATP水解,驱使H+运输到膜外,ATP水解产生的Pi与载体蛋白结合,会使载体蛋白的空间结构改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载体蛋白具有运输H+和催化ATP水解的作用 B . 载体蛋白与Pi的结合与分离其空间结构都会改变 C . H+从膜内侧运输到膜外侧的跨膜方式为被动运输 D . 细胞膜上该载体蛋白的数量会影响H+的运输速率
  • 1. (2024高一下·马山期中) 如图一是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蛋白,具有离子选择性,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甲乙代表生物膜的成分,abcd代表被转运的物质,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运输方式。图二表示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纵坐标)随环境中O2浓度(横坐标)的变化。请仔细观察图示并回答有关问题:

    1. (1) 很多研究结果都能够有力地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理论。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2. (2) 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其对 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对 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乙] 的活动。
    3. (3) O2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的方式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
    4. (4) 与①方式相比,③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上合成的,与③相比,④方式的不同之处是需要消耗,主要来自于 (细胞器)。
  • 1. (2024高一下·湖北期中)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手上涂抹的护肤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 B . 以胞吐的方式从细胞中排出的物质都是生物大分子 C . 物质通过通道蛋白的运输速率与细胞的能量供应有关 D . 若某物质运输到细胞膜外需要消耗能量,则一定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 1. (2024高三下·河池模拟) 中国有广阔的盐碱地和沿海滩涂,研究耐盐的水稻可以有利于扩大粮食产区,下图是耐盐植物的机制,其中SOS1、HKT1和NHX代表转运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HKT1和SOS1参与Na+转运时,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 B . 液泡膜上NHX参与H+的逆浓度梯度运输 C . 该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膜外pH高于细胞质基质 D . NHX有利于提高液泡的吸水能力
  • 1. (2024高三下·安顺模拟) 植物细胞代谢产生的柠檬酸(CA)能顺浓度梯度运输到液泡,并储存起来。当液泡中的有机酸积累较多,会被运出液泡进入降解途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液泡膜上运输CA转运蛋白的空间结构相同 B . 若细胞呼吸受阻,则液泡中CA的浓度降低 C . H+进入液泡和CA输出液泡的运输方式不同 D . 转运蛋白将CA运出液泡时,其构象会改变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5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