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蟹—稻复合生态系统是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引入螃蟹种群后形成的以蟹、稻为主导生物的蟹—稻共生生态系统,为探究该养殖体系的优势,科研人员选取多个池塘进行实验。
    1. (1) 中华绒鳌蟹是杂食性动物,喜食水生植物、鱼等动物,对腐臭的动物尸体也很爱食,中华绒螯蟹所属的生态系统成分为
    2. (2) 在设计蟹—稻复合生态系统时,考虑了栽种作物与养殖动物之间合适的比例,这应用了生态工程的原理。为确定中华绒螯蟹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池塘中的生物积累量。
    3. (3) 实验塘于6月投放中华绒螯蟹蟹苗,10月份收获成蟹,调查各食物种类的生物量(某一时间单位面积内所含的有机物量)结果如下,请回答:

      10月收获期各组分

      生物量t·km-2·a-1

      稻田单作生态系统

      蟹—稻复合生态系统

      总生物量

      8674.90

      25123.66

      水生植物生物量占比

      7.91%

      5.81%

      鱼类生物量占比

      0.27%

      0.12%

      中华绒螯蟹生物量占比

      0.20%

      其他

      5956%

      58.69%

      水稻生物量占比

      32.26%

      35.18%

      ①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设计蟹—稻复合生态系统这种立体农业,将生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配置,有利于

      ②据表中数据分析,加入中华绒螯蟹能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③从长期实践对比发现,稻田引入河蟹后,水稻产量明显提高,请从种间关系和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有(答至少2点)。

  • 1. (2024高二下·新洲期中)  202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修复”。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湿地保护和湿地修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最有效的方法 B . 湿地生态恢复过程中,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要禁止对湿地的开发和利用 C . 湿地修复过程中既要减少对原物种的破坏,又要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 D . 恢复湿地建设要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 1. (2024高二下·新洲期中)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绿化用地则相对减少。可充分利用建筑顶层平台、建筑表面,进行城市的“垂直绿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施“垂直绿化”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 B . “垂直绿化”对净化空气有重要意义,体现了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 C . “垂直绿化”的牵牛花晨开暮合的特点说明光信息在种群繁衍中起重要作用 D . 进行建筑顶层平台绿化时应注重协调原理,选择的植物应具有喜阳、根深等特点
  • 1. (2024高二下·湖北期中)  北京2022年冬奥会通过建立动植物监测系统、动物救助中心、低碳交通保障体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等多项举措,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成为历史上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冬奥会设计遵循循环、协调、整体等生态学原理 B . 对动植物的系列保护措施有效保护了物种多样性 C . 垃圾回收再利用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D . 北京冬奥会采取的系列举措有效增加了生态足迹
  • 1. (2024高二下·湖北期中)  2023年11月2日,日本正式开始排放第三批次的福岛核污水,并持续排放数周。如图是沿海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流动关系示意图,图中△数值为放射性物质浓度,剩下数值为能量,单位为kJ/(cm2·a)回答下列问题:

    1. (1) 测算各营养级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实际存在的有机物质的鲜重或干重总量,可构建生态系统的
    2. (2) 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鱼类通过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食物选择,占据了不同的,在同水域中共存。根据图中数值计算,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3. (3) 核污水影响范围涉及全球,放射性物质的长期效应会通过传递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该放射性物质浓度随着营养级的增加不断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核污染水还会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破碎和物种灭绝。一旦物种灭绝,则生态系统稳定性会下降,其进一步扰乱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4. (4) 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的。(填“非密度因素”或“密度制约因素”),科学家正试图栽种具备净化核污染水的植物并合理布设,此措施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
  • 1. (2024高二下·盐田月考)  如图表示某地区的玉米生态工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就图示而言,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有循环原理 B . 在玉米田中合理引种大豆并引入食虫鸟,可提高该地区的抵抗力稳定性 C . 此地区的玉米生态工程实现了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 D . 遵循自然规律,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是整体原理的体现
  • 1. (2024高二下·深圳月考)  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该战略是实现社会生态转型的重要推手。回答下列问题:
    1. (1)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碳中和失衡不仅会导致温室效应,还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
    2. (2) 碳循环发生在之间,物质循环具有的特点。
    3. (3) 我国政府从1983年就开始在农村推广沼气工程。将牲畜的粪便作为沼气池发酵的原料,不仅可以提供能源,沼气池中的沼渣还可以作为肥料还田,通过,进而被植物吸收。从能量角度分析沼气工程的意义是
    4. (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多种多样的绿色生态农业的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其中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明显大于它的价值。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一般多选择本地物种的原因有(答出一点即可),“宜乔则乔,宜灌则灌”涉及生态工程的原理。
  • 1. (2024高三·茂名模拟)  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混杂地区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持续推进面向生态修复的“最后一公里”,某团队对珠三角河网区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开展生态修复实践,相关调查结果见下表:

    生境类型

    群系类型

    物种

    种数

    生活型

    乡土属性

    乔木

    灌木

    草本

    乡土植物占比

    外来入侵植物占比

    滨水

    落羽杉群系

    220

    56

    27

    128

    57.08%

    5.94%

    农田

    木瓜+芭蕉群系

    113

    32

    25

    52

    44.25%

    5.31%

    坑塘

    构树+芭蕉+象草群系

    99

    26

    3

    66

    45.45%

    10.10%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滨水生境内非洪泛区完整的乔灌草复层群落可以为鸟类和昆虫创造条件,所以物种组成比洪泛区的丰富。
    2. (2) 生态工程中遵循的原理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局,而植物常常优先选取本土植物的原因是
    3. (3) 据表分析,最容易受到外来物种入侵的生境类型是,原因是
    4. (4) 调查发现塘基变窄、基面荒废,河涌落羽杉群系单一,农田植物层更替周期短是导致“坑塘—河涌—苗圃”区域生态固碳功能和生物友好性下降的主要原因,生态改造修复过程中可通过措施改善此问题。
  • 1. (2024高二下·吉林期中) 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某村引进赤松茸,推广“稻菇轮作”露地栽培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赤松茸接种在用秸秆加工成的栽培基料上,推测其属于分解者 B . 该模式遵循了循环原理,减少了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 C . 该模式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秆中的能量,实现能量循环利用 D . 该模式有利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
  • 1. (2024高三下·湛江模拟) 太湖是我国的五大淡水湖泊之一,分为梅梁湖湖区、东太湖湖区、贡湖湖区等多个湖区,湖中浮游生物种类丰富。浮游甲壳动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摄食藻类,同时又是许多鱼类的重要食物。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浮游甲壳动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2. (2) 科研人员分别在梅梁湖湖区和东太湖湖区采样,统计分析两个湖区的总氮量(TN)和总磷量(TP)以及浮游甲壳动物的密度,结果如图 1 和图 2 所示。梅梁湖湖区的浮游甲壳动物密度明显高于东太湖湖区的,其原因主要是。若挺水水生植物大量生长,则浮游甲壳动物的密度会(“升高”或“降低”)。

    3. (3) 随着太湖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太湖的富营养化也逐渐加重。科研人员根据其他地区富营养化治理的经验,向太湖引种高等挺水水生植物和鲢鱼、鳙鱼等鱼类,通过相互之间的种间竞争和捕食关系自发构成有序的整体,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同时还需要应用太阳能水生修复系统改善太湖水质,增加水体溶氧量,其目的是
1 2 3 4 5 下一页 共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