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丹寨期中) 科研工作者将苏云金杆菌的Bt抗虫基因导入普通品系棉花,获得了三个纯合抗虫品系甲、乙和丙。将三个抗虫品系与普通品系棉花杂交,F1均表现为抗虫,且F1自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为抗虫:不抗虫=3:1。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将苏云金杆菌的Bt抗虫基因导入普通品系棉花可以采用法。若将Bt抗虫基因插入某种细菌Ti质粒的T-DNA上,再让其侵染普通品系棉花的细胞,该过程主要利用了细菌Ti质粒的特点,成功将Bt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
    2. (2)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甲、乙、丙三个品系中Bt抗虫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定律。
    3. (3) 将上述过程获得的甲、乙、丙三个纯合品系相互杂交,得到的结果如下:

      甲×乙→F1抗虫→F2的表型及比例为抗虫:不抗虫=15:1

      乙×丙→F1抗虫→F2的表型及比例为抗虫:不抗虫=15:1

      丙×甲→F1抗虫→F2全表现为抗虫

      若依次用A/a、B/b、C/c…表示甲、乙、丙三个品系染色体上的Bt抗虫基因,由杂交实验结果判断,甲、乙、丙三个品系中Bt抗虫基因所在染色体的位置关系是什么?请在如图细胞中画出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4. (4) 通过基因工程另获得一对纯合抗虫基因的品系丁,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丁品系中的Bt抗虫基因是插入新的染色体上,还是和乙的Bt抗虫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请写出该实验的设计思路: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则丁品系的Bt抗虫基因是插入新的染色体上。

      ,则丁品系的Bt抗虫基因和乙的Bt抗虫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

  • 1. (2024高二下·仁寿期中)  现有基因型为AABB、aabb的两个品种,为了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优良品种,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图中①②③过程所示的育种方式的原理为基因重组 B . 图中⑥过程一般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C . 经图中④过程处理后比较难得到目标突变 D . 图中⑤⑥过程要多次自交才能得到目标植株
  • 1. (2024高一下·仁寿期中)  关于杂交育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 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的自由组合 B . 杂交育种都必须通过连续自交才能获得纯合子 C . 培育细菌新品种可以选用杂交育种 D . 在哺乳动物杂交育种中到了F2后,对所需表现型采用测交鉴别,子代留种
  • 1. (2024高一下·台江期中) 金鱼草红色花(A)对象牙色花(a)是显性。以纯合的红色花金鱼草做母本,象牙色花金鱼草做父本进行杂交,将F1共1000粒种子均分为两组,一组在常温下,另一组在高温条件,其他条件相同培养至开花,开花植株统计结果发现:①常温条件下培养的500棵植株均开红色花;②高温条件下培养的500棵植株均开象牙色花。回答下列问题:
    1. (1) 杂交实验时,需对金鱼草人工去雄,杂交后需要进行,以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
    2. (2) F1的种子结在(填“父本”或“母本”)植株上,F1种子的基因型是
    3. (3) 进一步研究发现,②组实验结果不符合理论值,可能原因是
    4. (4) 若继续探究高温对红花金鱼草纯合子花色的影响,请写出实验大概思路
  • 1. (2024高二下·电白月考)  生产中培育香蕉脱毒苗常用的方法是(    )
    A . 人工诱发基因突变 B . 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交 C . 进行远缘植物体细胞杂交 D . 取茎尖进行组织培养
  • 1. (2024高三下·河池模拟) 某动物体内含有研究者感兴趣的目的基因,研究者欲将该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的质粒中保存。该质粒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LacZ基因及一些酶切位点,其结构和简单的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为了提高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效率,最好用处理质粒和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之所以可以稳定存在及表达,是因为基因表达载体中有
    2. (2) 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前,需要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目的是
    3. (3) AmpR和LacZ的作用是,取⑤中菌落为含有目的基因的菌落。
    4. (4) 从蛋白质加工角度看,与大肠杆菌相比,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胰岛素的优点是
  • 1. (2024高三下·河池模拟) 目的基因和载体如果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连接时会出现正反接的情况,为鉴定筛选出的表达载体中是否含有正确插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拟设计引物进行PCR后,结合电泳技术鉴定,图示为甲、乙、丙3条引物在正确重组质粒中的相应位置,其中目的基因为长度300bp的片段。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PCR退火温度不宜太低,避免引物错配和模板链形成双链 B . 电泳条带迁移的位置和速度与DNA分子的大小、带电量和构象有关 C . 选取引物甲丙,扩增出450bp长度片段时,可以说明目的基因正接 D . 选取引物甲乙,扩增出400bp长度片段时,可以说明目的基因反接
  • 1. (2024高三下·安顺模拟) UCP1是一种线粒体转运蛋白,有减少ATP合成、增加产热的功能。家猪在进化中出现UCP1基因假基因化(即UCP1基因一般不表达)。我国科研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培育了UCPl基因在白色脂肪组织中特异性表达的UCP1家猪,提高了瘦肉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在线粒体的内膜和基质中均能合成大量的ATP B . UCP1基因编辑家猪的瘦肉率提高,是一个新物种 C . UCP1基因编辑家猪脂肪的消耗量增加,体脂比例降低 D . 提高UCP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程度能有效促进其表达
  • 1. (2024高三下·安顺模拟)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将动物E蛋白基因插入质粒pUC18的AmpR内部,以期培育工程菌生成动物E蛋白。构建重组质粒及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tet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1. (1)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用限制酶EcoRV和PstⅠ切割质粒pUC18和含E蛋白基因的DNA片段后,选用(选“E.coli DNA连接酶”或“T4 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将重组质粒pUC20导入大肠杆菌前,先用Ca2+处理大肠杆菌,目的是
    2. (2) 原核生物编码蛋白质时偏好使用GTG编码起始密码子,而真核生物偏好使用ATG。为驱动受体大肠杆菌E蛋白基因的高效表达,对E蛋白基因模板链3'端的引物进行的改造,并优化E蛋白基因上游的序列以驱动转录。
    3. (3) 初步获得的细菌含有质粒pUC18或质粒pUC20。为筛选出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配制A~C三种选择培养基进行初筛,结果如表所示:

      培养基

      抗生素种类

      菌落类型

      A

      四环素

      B

      氨苄青霉素

      C

      四环素+氨苄青霉素

      根据初筛结果,为获得目的菌,需从菌落类型中挑选多个单菌落分别接种到选择培养基进一步筛选。实验的思路和预期结果及结论:

  • 1. (2024高三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某农作物为雌雄同株异花的二倍体植物,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和抗草甘膦(一种除草剂,对人有毒性)基因导入该植物,选育出甲、乙两株抗虫抗草甘膦植物。取甲、乙自交,F1结果如下表。已知外源基因能1次或多次插入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

    亲本

    F1的表型及数量(株)

    抗虫抗草甘膦

    抗虫不抗草甘膦

    不抗虫抗草甘膦

    不抗虫不抗草甘膦

    182

    58

    61

    22

    179

    89

    92

    0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数据可知抗草甘膦和不抗草甘膦这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取该植物自交,(填“需要”或“不需要”)进行套袋操作。
    2. (2) 甲的F1中抗虫不抗草甘膦及不抗虫抗草甘膦植株混合种植,随机传粉所得子代中,不抗虫不抗草甘膦植株所占比例为。从甲的F1中筛选稳定遗传的抗虫抗草甘膦植株,最简便的杂交方法是
    3. (3) 根据乙自交后代可推测乙中抗虫基因和抗草甘膦基因的位置关系是
    4. (4) 中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抗草甘膦基因GAT基因,该基因能编码草甘膦降解酶,利用GAT基因培育抗草甘膦农作物的优点是。为降低土壤中残留草甘膦浓度,请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3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