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图4表示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示意图,PSⅡ和PSI是由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组成的复合体;图5表示植物甲、乙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据题分析,PSI和PSⅡ镶嵌在叶绿体的上,利用无水乙醇提取PSI和PSII中的光合色素的原理是
    2. (2) 由图4可知,光照的驱动既促使水分解产生H+ , 又伴随着电子的传递,通过PQ将叶绿体基质中的H+转运至类囊体腔,同时,使膜内外的H+浓度差进一步增大,跨膜的H+浓度差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
    3. (3) NADPH在暗反应中的作用是
    4. (4) 图5中,当光照强度大于B后,植物乙的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限制植物乙光合速率的内部因素可能是(答出2点)。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光照强度为C时,每天植物甲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是植物乙的倍。
  • 1. (2024·广东模拟) 为验证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小组进行了实验,实验方案和结果如下表。下列对①—④的判断错误的是( )

    培养液

    葡萄糖溶液浓度

    是否通入氧气

    BTB检测

    酸性重铬酸钾检测

    酵母菌培养液

    5%

    黄色

    酵母菌培养液

    5%

    灰绿色

    注:BTB为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A . ①为“是” B . ②为“否” C . ③为“蓝色” D . ④为“橙色”
  • 1. (2024·广东模拟) 调整行株距配置是优化水稻冠层结构(群体内植株个体之间,以及叶片、茎杆等器官之间的空间关系)、提高光能利用率和产量最直接最高效的手段。常用的行株距配置有行距与株距不同的栽插模式、宽行与窄行不同的栽插模式两种类型,如图所示。为探究不同行株距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科研人员设置了3个行株距栽插水平,开展了相关基地试验。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组别

    行距×株距(cm×cm)

    种植密度(株/m2

    叶绿素含量

    冠层温度(℃)

    气孔导度[mol/(m2·s)]

    净光合速率[μmol/(m2·s)]

    产量(kg/hm2

    CK

    30×12

    83.34

    33.58

    31.8

    0.18

    19.44

    8078

    R1

    30×14

    71.43

    35.98

    31.2

    0.26

    21.22

    8268

    R2

    (20+40)×12

    83.34

    37.26

    30.6

    0.22

    23.26

    10489

    注:冠层温度是指水稻冠层茎、叶、穗表面温度的平均值:气孔导度是指气孔张开的程度。分析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与CK相比,R1处理的水稻植株叶绿素含量增加,有利于增强叶片对光的捕获能力。水稻冠层温度降低,有利于叶片在高温天气下减缓,进而减少对暗反应的影响,最终使水稻植株产量提高。
    2. (2) 宽窄行处理(R2处理)有助于改善水稻群体透光度和通风情况,显著提高水稻群体产量的原因包括:①可以使到达作物中下层叶片,提高单位面积的光能利用效率;②可以为水稻植株提供,使R2处理的水稻群体暗反应速率提高。
    3. (3) 与CK相比,R1、R2处理水稻的叶绿素含量、冠层温度、气孔导度均与CK有差异,说明改变,均会影响上述光合指标,进而影响净光合速率和产量。
    4. (4) 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另一行株距配置为25cm×14cm的实验组也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若将本试验经验(3个实验组的研究结果)用于提高其他粮食作物的产量,则可以在种植试验时从等方向上调整行株距配置。
  • 1. (2024高一下·佛山期中) 某研究小组在南极冰层中发现一种全新的病毒,为探究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进行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步骤:

      ①取健康且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小鼠若干,随机均分成四组,编号分别为甲、乙、丙、丁。

      ②如表所示,将配制溶液分别注射入小白鼠体内。

      组别

      注射溶液

      适量该病毒核酸提取物和 a 

      适量该病毒核酸提取物和RNA酶

      适量该病毒核酸提取物

       b 

      ③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各组小白鼠的发病情况。

      表中a处为,b处为

    2. (2) 结果预测及结论:

      ,证明

      ,证明D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3. (3) 若该病毒的遗物物质为DNA,则其彻底水解产物有种。
  • 1. (2024高一下·兴宁期中) 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溶菌酶能对支原体发挥作用 B . 溶菌酶的化学本质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 C . 溶菌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发挥催化作用 D . 溶菌酶只能溶解细菌细胞壁中的某种物质,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 1. (2024高一下·兴宁期中) 某水稻植株细胞代谢的相关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⑦表示过程。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④和⑤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若⑦过程表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则其产物为
    2. (2) 蓝细菌也能发生类似③④的生理过程,主要是因为其含有等光合色素。
    3. (3) 图中(填“①”或“②”)过程中的物质运输速率与⑤⑥过程密切相关,另一过程中的物质运输速率不受⑤⑥过程影响的原因是
    4. (4) 若水稻植株叶肉细胞中③过程O2的产生量等于⑥过程O2的消耗量,则该水稻植株的有机物总量会(填“增加”“不变”或“减少”),理由是
  • 1. (2024高一下·兴宁期中) 鸟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某种鸟羽毛上的红色斑点和黄色斑点由基因M/m控制,长喙和短喙由基因N/n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研究人员让红色斑点长喙雄鸟与红色斑点短喙雌鸟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是红色斑点长喙雌鸟:红色斑点短喙雌鸟:

    黄色斑点长喙雌鸟:黄色斑点短喙雕鸟=3:3:1:1。不考虑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种鸟羽毛斑点颜色中的显性性状是,判断依据是
    2. (2) 研究人员让亲本长喙雄鸟和F1的长喙雌鸟杂交,得到的F2中长喙雄鸟:长喙雌鸟:短喙雌鸟=2:1:1。据此可知,基因N/n位于染色体上。亲本中的红色斑点长喙雄鸟与红色斑点短喙雌鸟的基因型分别是。结合以上信息综合分析,请提出一种假说来解释F1全部表现为雌鸟的原因:
    3. (3) 禽流感病毒主要由RNA、蛋白质和脂质组成,该病毒易侵染该种鸟的呼吸道上皮细胞,使其患禽流感而死亡。研究人员欲参照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探究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实验利用酶具有的特点分别去除禽流感病毒的脂质、RNA和蛋白质,这种控制自变量的原理是
  • 1. (2024高二下·高州期中) 人们对臭氧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人员对用外源褪黑素对大气低层臭氧影响下的植物生长进行研究,其处理及结果如表1,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1.外源褪黑素对大气低层臭氧影响下的植物生长的影响

    处理

    叶绿素a(mg·g-1

    叶绿素b(mg·g-1

    叶绿素a/b

    (mg·g-1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①空白对照组

    2.24

    0.75

    3.00

    16.03

    ②O3

    1.53

    0.43

    3.56

    4.37

    ③组

    1.78

    0.56

    3.17

    9.00

    1. (1) 该研究中净光合速率的观察指标为(写出一种即可)。
    2. (2) 表中③组的处理为,由表中数据可知,低层臭氧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为
    3. (3) Rubisco是一种羧化加氧酶,在高CO2浓度下催化CO2与C5结合完成过程。
    4. (4) 图甲所示是实验的另一组数据,综合表和图甲研究,外源褪黑素(填“缓解”或“加重”)O3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其机制是

  • 1. (2024高一下·珠海期中)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蛋白酶脂肪酶和核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 . 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都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C . DNA复制与转录都需要解旋酶断裂碱基之间的氢键 D . RNA复制酶与逆转录酶都以DNA为模板合成产物RNA
  • 1. (2024高一下·珠海期中) 以酵母菌和葡萄糖为材料进行“乙醇发酵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过程与结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将煮沸的酵母菌悬液加入盛有葡萄糖溶液的甲试管后要振荡混匀 B . 在甲试管混合液的表面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能制造无氧环境 C . 拔掉装有酵母菌与葡萄糖混合液的甲试管塞子后,可闻到酒精的气味 D . 乙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判断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产生了CO2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