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南湖月考)  饲养动物常用的植物饲料中含有难溶的磷酸钙,很难被动物吸收利用。若在饲料中添加磷酸酶,则能催化其水解成为可以吸收利用的磷酸盐等。以下是科研人员从土壤中分离产磷酸酶细菌菌株的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解土壤中产磷酸酶的细菌数量,取10 g土壤加入90 mL无菌水,制备成细菌悬液,经后,获得细胞密度不同的细菌悬液。若将最后一个试管中的菌液每次吸取0.1 mL涂布到三个培养基。一段时间后,菌落数分别是168、175、167个,则10 g土壤中含有此菌的菌体数是
    2. (2) 制备产磷酸酶的细菌菌株初筛平板时,需要将培养基的pH调至,灭菌后须在未凝固的培养基中加入无菌磷酸钙粉末、充分混匀后倒平板,加入磷磷钙的目的是,达到检测菌种分泌磷酸酶的能力。实验结果显示A~E五种菌株中,是产磷酸酶最理想的菌株。
  • 1. (2024高二下·南湖月考)  实时荧光定量PCR可用于对样品中特定DNA序列进行定量分析。将荧光标记的Taqman探针与待测样本DNA混合,当探针完整时,不产生荧光。在PCR过程中,与目的基因结合的探针被TaqDNA聚合酶水解,R与Q分离后,在特定光的激发下R发出荧光,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荧光信号强度增加,通过实时检测荧光信号强度,可得Ct值(达到荧光阈值所经历的循环次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荧光基因R连接在探针的3’端 B . 该反应体系中并未加入ATP,所以新链的合成不需要消耗能量 C . TaqDNA聚合酶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合成磷酸二酯键 D . Ct值越小,说明样品中特定DNA序列的含量越多
  • 1. (2024高二下·南湖月考)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体细胞胚、芽可用于制作人工种子 B . 菊花茎段在生根培养基上获得丛状苗,然后再进行分株培养 C . 植物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D . 愈伤组织发育成胚状体的过程是器官发生途径
  • 1. (2024高二下·诸暨月考) 细菌代谢产生的脂肽是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能有效分解环境中的石油等谢产物对自然环境无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为筛选出高产脂肽的菌株可在校园内随机采取土样 B . 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可分离得到单个菌落 C . 使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所得的结果往往大于实际活菌数 D . 可用干热灭菌法对配置好的培养基和接种环进行灭菌
  • 1. (2024高二下·诸暨月考) 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对抗生素有抗性、能高效降解淀粉的微生物,研究人员利用土壤浸出液进行了如图所示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在X培养基上接种的方法为平板划线法 B . X培养基含有淀粉和抗生素,Y培养基是不含琼脂的液体培养基 C . 菌落①可能是硝化细菌,因不能产生淀粉酶所以无透明圈 D . 土壤浸出液的制备过程中为打散土壤,分散菌体,可适当添加玻璃珠
  • 1. (2024高二下·诸暨月考)  疫苗的使用是免疫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例证。下列关于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疫苗都是灭活的微生物 B . 疫苗都通过注射方式接种 C . 流感病毒可直接接种到普通培养基上培养 D . 疫苗都能引起体液免疫
  • 1. (2024高二下·诸暨月考) 山药在生长过程中易受病毒侵害导致品质和产量下降。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得到脱毒苗,可恢复其原有的优质高产特性,流程如下。下列操作不可行的是(    )

    外植体→愈伤组织→丛生芽→试管苗

    A . 选择芽尖作为外植体可减少病毒感染 B . 为促进光合色素的合成,培养期间需要适当光照刺激 C . 将丛生芽切割后进行继代培养可实现快速繁殖 D . 提高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形成丛生芽
  • 1. (2024高二下·诸暨月考) 回答与“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有关的问题:
    1. (1) 制备尿素固体培养基时,培养基冷却至60℃后,加入经G6玻璃砂漏斗通过方式快速灭菌得到的尿素溶液,用该灭菌方法的原因是
    2. (2) 将采集到的土样配置成细菌悬液后,将菌液分别涂布到LB固体培养基和尿素固体培养基,涂布接种后需要对玻璃刮刀进行灼烧,其目的是。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中有的菌落周围会有红色环带出现,这是由于
    3. (3) 能分解尿素的幽门螺杆菌与消化道疾病的形成密切相关,而乳酸菌可作为药物应用于清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为筛选出抗幽门螺杆菌最强的乳酸菌,进行如下实验:将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后待时灭菌锅盖才能被打开。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内,待冷凝后再将含幽门螺杆菌的培养基加到其上层。在培养基表面直接垂直放上已的牛津杯(圆形小管)后,再将3种乳酸菌的发酵液分别加入杯中,为防止液体渗漏牛津杯不能再移动,故培养时应注意,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可见(编号)中的乳酸菌抑制作用最强。

  • 1. (2024高二下·定海月考)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耐高盐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哥伦比亚血平板是含无菌脱纤维羊血等成分的固体培养基,生长在该培养基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能破坏其周围的红细胞,产生透明的溶血圈。如图为检测某种饮料是否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操作流程,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7.5%的NaCl肉汤培养基从功能角度划分属于选择培养基 B . 振荡培养后培养基变浑浊是耐高盐的微生物数量增多所致 C . 若最终长出的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的溶血圈,则说明饮料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 D . 取菌种后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
  • 1. (2024高二下·定海月考)  经人工诱变后,部分细菌由于某种酶被破坏,其细胞中某些化学反应不能正常进行,就形成了营养缺陷型菌株,这在工业生产上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以下是实验人员利用影印法初检某种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制备如图所示的培养基除含有细菌必需的水、碳源、等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加入
    2. (2) 倒平板的适宜温度是50℃左右,待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这样做的目的是
    3. (3) 根据用途分类,图中基本培养基属于(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
    4. (4) 进行过程②培养时,应先将丝绒布转印至(填“基本”或“完全”)培养基上,原因是
    5. (5) 利用影印法培养的优点是不同培养基中同种菌株的接种位置相同,为了完成对初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实验人员应挑取(填“菌落A”或“菌落B”)进行接种培养,并进一步鉴定。
    6. (6) 科研人员用放射线处理目的菌获得两个突变株C和D,然后对突变株C和D进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接种的菌种

      一般培养基

      实验处理及结果

      C

      不生长

      添加营养物质甲,能生长

      D

      不生长

      添加营养物质乙,能生长

      C+D

      能生长

      不添加营养物质甲、乙,都能生长

      ①突变株C不能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的原因最可能是

      ②将突变株C和D混合在一起,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上,都能生长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8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