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一上·成都期中) 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

    ①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        ②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可以排出细胞    

    ③细胞内核酸等重要成分不会流出细胞        ④环境中一切有害的物质都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 (2024高一下·马山期中) 关于生物分子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基本支架,其内部是磷脂的亲水端 B . 肽链的盘曲、折叠与氨基酸之间能够形成氢键等有关 C . 酶与底物的结构特异性契合是酶具有专一性的结构基础 D . tRNA一端的反密码子可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
  • 1. (2024高一下·马山期中) 如图一是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蛋白,具有离子选择性,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甲乙代表生物膜的成分,abcd代表被转运的物质,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运输方式。图二表示物质通过膜的运输速率(纵坐标)随环境中O2浓度(横坐标)的变化。请仔细观察图示并回答有关问题:

    1. (1) 很多研究结果都能够有力地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理论。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2. (2) 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其对 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对 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乙] 的活动。
    3. (3) O2从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的方式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
    4. (4) 与①方式相比,③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上合成的,与③相比,④方式的不同之处是需要消耗,主要来自于 (细胞器)。
  • 1. (2023高一上·成都期中)  下列关于下图细胞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③是光合作用的场所,④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 . ②③④⑦⑧⑨构成生物膜系统 C . 植物和细菌、真菌都有①,但成分不同 D . 大肠杆菌没有⑤,只有拟核
  • 1. (2023高一上·成都期中)  关于生物膜的研究是现今生物学领域的热门,201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颁给了发现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科学家。请根据题意作答。如图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及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图2是细胞膜的模型。请据图作答。

    1. (1) 若囊泡X内“货物”为分泌蛋白,则与其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为。科学家们常用法来研究该过程,说明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2. (2) 若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⑤是
    3. (3) 很多细胞器都具有膜,这些细胞器膜和以及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些膜的主要成分是
    4. (4) 图2所示的细胞模型称为模型,该模型认为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在膜上的分布具有(填“对称性”或“不对称性”)。
    5. (5) 与细胞膜识别功能相关的是(填图2的英文字母)。
  • 1. (2023高一上·成都期中)  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细胞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后,该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  )
    A . 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B . 死细胞的核酸含量改变 C . 活细胞的细胞膜能阻止PI的进入 D . 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 1. (2023高一上·成都期中)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B . 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 . 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分子均与信息传递有关 D . 膜中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运动
  • 1. (2023高一上·成都期中)  细胞内的“动力车间”和“养料制造车间”分别是(    )
    A . 叶绿体和线粒体 B . 线粒体和叶绿体 C . 叶绿体和内质网 D . 线粒体和液泡
  • 1. (2023高一上·成都期中)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中心体和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B . 植物细胞中的液泡可调节细胞内的环境 C . 高尔基体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分拣和转运 D . 叶绿体、线粒体与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有关
  • 1. (2024高二下·电白月考)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从黄花蒿中发现并分离抗疟原虫有效成分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原虫是单细胞原生生物,主要寄生在人红细胞中,青蒿素可以干扰疟原虫线粒体膜以及食物泡膜的功能,阻断疟原虫从红细胞摄取营养并形成自噬泡,自噬泡通过特定的囊泡转运途径不断排出虫体后造成胞浆流失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青蒿素通过破坏黄花蒿细胞的线粒体膜来促进其合成和释放 B . 寄生在红细胞中的疟原虫利用红细胞的核糖体合成各种蛋白质 C . 疟原虫通过囊泡转运的方式排出自噬泡,这一过程需要蛋白质协助 D . 人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故寄生在红细胞中的疟原虫是厌氧型微生物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