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浙江月考)  用含35S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可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T2噬菌体 B . 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其分离 C . 若混合培养的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该实验结果 D . 该实验结果的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
  • 1. (2024高一下·东莞月考) 在探究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漫长岁月中,众多学者做出了卓越贡献。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摩尔根以果蝇为研究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 . 格里菲思以小鼠和肺炎链球菌为实验材料,证明了转化因子是DNA C . 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利用模型建构法揭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D . 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DNA以半保留方式复制
  • 1. (2024高一下·麻涌月考) DNA 条形码(DNA Barcode)技术是一种利用一个或者多个特定的一小段 DNA 进行物种鉴定的技术。如图中药材DNA 条形码就是中药材的基因身份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从中药材细胞中提取的DNA分子都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 . 中药材遗传信息的“条形码”是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C . 不同种类中药材细胞的DNA 分子不同,不同DNA分子的彻底水解产物不同 D . DNA分子和ATP分子中都含有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
  • 1. (2024高一下·潮安期中) 一个用 15N 标记的 DNA 分子含 120 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 50 个。在不含 15N 的培养基中经过 n 次复制后,不含 15N 的 DNA 分子总数与含 15N 的 DNA 分子总数之比为 7∶1,复制过程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m 个,则 n、m 分别是( )
    A . 3、490 B . 3、560 C . 4、1050 D . 4、1120
  • 1. (2024高一下·城中期中)  如图是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组实验是用被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B . 第二步中的大肠杆菌是在没有35S的培养基中培养 C . 该组实验释放的子代T2噬菌体含35S标记的蛋白质 D . 沉淀物存在少量的放射性可能与搅拌不充分有关
  • 1. (2024高一下·城中期中)  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自变量、控制自变量的方法分别是(    )
    A . 细胞提取物的含量、加法原理 B . 细胞提取物的种类、加法原理 C . 细胞提取物的含量、减法原理 D . 细胞提取物的种类、减法原理
  • 1. (2024高一下·城中期中) 用放射性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并分别侵染大肠杆菌,经保温、搅拌和离心后检测离心管中物质的放射性,甲管的上清液(a1)放射性远高于沉淀物(b1);乙管中上清液(a2)放射性远低于沉淀物(b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甲管中a1的放射性来自32P,乙管中b2的放射性来自35S B . 根据甲、乙两管的实验结果可推测DNA是遗传物质 C . 若搅拌不充分,甲管的b1中可能出现较大的放射性 D . 若保温时间过长,乙管的a2中可能出现较大的放射性
  • 1. (2024高一下·湛江期中) 15N标记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让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3次,则含15N的子代DNA分子个数是( )
    A . 32 B . 16 C . 8 D . 2
  • 1. (2024高一下·湛江期中) 真核生物遗传物质DNA的复制方式为(    )
    A . 半保留复制 B . 全保留复制 C . 分散复制 D . 单链复制
  • 1. (2024高一下·潮阳期中) 下图为某真核生物核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 B . 图示可体现DNA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C . 解旋酶破坏的是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D . 图中3个复制起点同时开始DNA复制
1 2 3 4 5 下一页 共8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