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达州)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在各种物态变化中不停地循环,让四季多姿多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温暖的春天,万物复苏、冰雪消融,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B . 炎热的夏天,莲花湖的水在阳光下变成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 . 凉爽的秋天,路边的草或树叶上结有晶莹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D . 寒冷的冬天,水蒸气在高空急剧降温变成雪花,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 1. (2024·临沂)  2023年冬,凭借冰雪资源火爆出圈的哈尔滨吸引了众多的南方“小土豆”前来游玩,千姿百态的雾淞成为“小土豆”们必看的绝世美景.下列自然现象,与雾淞形成时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 .
    叶尖露珠
    B .
    山间薄雾
    C .
    枝头白霜
    D .
    房檐冰挂
  • 1. (2024九下·汕头模拟)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 . “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 “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 “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
  • 1. (2024·龙湖模拟) 今年春节前后,湖北、安徽等地天空同时下起了霰、冻雨、雪。其中霰(如图甲所示)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填物态变化)成的小冰晶。在这种极端的天气下,很多车停在路上没法行驶。由于天气寒冷,某驾驶员设计一种简易点火装置(如图乙所示),将一张口香糖包装纸剪成中间窄、两端宽的形状后,分别与干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过一会儿,看到纸中间部分燃烧起来,这一现象属于电流的效应,最先燃烧部位纸中间狭窄的地方,说明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与导体的大小有关。

  • 1. (2024·南海模拟) 2024年春运期间,一轮接一轮的寒潮席卷全国,各地纷纷下起了冻雨,致使交通受到了巨大影响。冻雨的形成是因为大气出现了逆温层,致使水汽在下落过程中形成了过冷水(温度低于凝固点但因缺少凝结核而未凝固的液态水),过冷水落在冰冷的物体表面会立刻结冰,路面结冰就会导致摩擦力大大减小,出现人走路滑倒、汽车轮胎打滑的现象,从而造成交通影响。

    2024年春天来临,地处沿海地区的揭阳又迎来了令人苦恼的“回南天”。这是因为进入2、3月份后,逐渐有从海面吹来的暖湿气流,但由于有一轮接一轮的冷空气补充,南方的天气就进入了几天冷几天暖的“淬火模式”,冷空气的作用是使得墙壁、地面温度较低,暖湿气流到来时,遇到墙壁地板就会凝结成一片片的水雾。

    1. (1) 过冷水落在地面结冰后,路面摩擦力减小是因为,这时候行驶在路面上的汽车惯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 回南天墙壁上水雾的形成是一种(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个过程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小明家为了防止家里返潮选择了紧闭门窗,将水汽挡在室外,并打开空调的“除湿”模式,但他仍观察到了玻璃窗上有一层水雾,这层水雾在玻璃的(选填“内侧”或“外侧”)。
    3. (3) 与此同时,寒冷的北方人们纷纷玩起了“泼水成冰”,将一定温度的水,泼向极寒的空中,视觉效果震撼,如图所示,为了探究泼水成冰的条件,小明在寒冷的室外(零下36℃)做了三次实验:

      实验一:把一杯10℃的水泼向天空,水在半空没有结冰,也没有惊艳的视觉效果。

      实验二:把40℃的水泼向空中,此时出现一些水汽,但是没那种惊艳的“泼水成冰”效果。

      实验三:使用95℃的热水泼向空中,奇迹出现了,热水划成弧线,形成完美的“泼水成冰”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泼出去的水最终形成的“冰”是一种(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 1. (2024·成都)  小李同学在爸爸指导下,走进厨房进行劳动实践,他发现厨房里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冷冻室取出的排骨表面有“白霜”,“白霜”是固态 B . 在排骨的“解冻”过程中,排骨中的冰吸热熔化成水 C . 排骨汤煮沸后冒出大量的“白气”,“白气”是液态 D . 排骨汤盛出后不容易凉,是因为汤能够不断吸热
  • 1. (2024·广安)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悟生活之理。对下列诗句所蕴含的热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 “北国风光,千里封,万里雪飘”,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会放热,温度降低 B . “风雨送春归,飞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C . “一夜新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 “青青园中葵,朝待日晞”,露的形成需要吸热
  • 1. (2024·自贡) 小恒打开冰箱冷冻室拿排骨出来准备做菜,发现排骨上有一些“小冰粒”。把排骨拿出冰箱一会儿后,那些"小冰粒"又变成了“小水珠”。请解释一下这些“小冰粒"和“小水珠”的形成原因。
  • 1. (2024·自贡) 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对谚语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 .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 . “大雾不过响,过响听雨响”——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 .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D . “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 1. (2024九下·祁阳模拟) 祖国大地幅员辽阔,2024年2月,我国中北部地区有美丽的雾凇景观,如图1所示。南方部分城市却出现“回南”现象,导致墙壁等“出汗”,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 雾凇的形成过程需要放热 C . 墙壁等“出汗”是熔化现象 D . 墙上小水珠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