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昭平期中) 下表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相关条件的文字说明以及需要补充的信息,请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

    加入物质

    水浴温度

    水浴时间

    其它操作

    预测结果

    10mL淘米水+?____ml唾液

    37℃

    10分钟

    加碘液振荡试管

    B

    10mL淘米水+2mL清水

    37℃

    10分钟

    加碘液振荡试管

    C

    1. (1) 表格中的[?]处应填,原因是
    2. (2) 请给上述实验设置假设
    3. (3) 若设置“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这个探究实验,则加入试管①和②的物质分别是
  • 1. (2024七下·广州期中) 为了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

    组别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馒头块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块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碎屑

    唾液或清水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温度

    37℃(10min)

    0℃(10min)

    100℃(10min)

    加入碘液

    5滴

    (注:馒头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会呈现蓝色,可用此颜色反应来鉴别有无淀粉。)

    1. (1) 若将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1号和2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呈现蓝色的是 号试管。
    2. (2) 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对淀粉分解的影响,应该选用 号和 号试管进行对照。2号和3号试管不能形成对照,是因为 
    3. (3) 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呈现蓝色,4号、5号试管都呈现蓝色,比较这三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
  • 1. (2024七下·南宁期中)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 (1) 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与1号试管形成对照。
    2. (2) 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号和3号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 (3) 实验结果是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在口腔中,淀粉在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
    4. (4) 水浴温度保持在37℃的原因是
    5. (5) 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吃饭时应该做到
  • 1. (2024七下·电白期中) 某兴趣小组按照如下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预测实验现象最可能为( )

    组别

    加入的物质

    处理

    温度(℃)

    保温时长(min)

    加碘液后的现象

    适量馒头碎屑

    2mL唾液

    搅拌

    37

    10

    适量馒头碎屑

    2mL淸水

    搅拌

    37

    10

    A . 甲变蓝、乙不变蓝 B . 甲不变蓝、乙不变蓝 C . 甲不变蓝、乙变蓝 D . 甲变蓝、乙变蓝
  • 1. (2024七下·眉山期中) 下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消化的实验过程,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②都变蓝 B . ①②都不变蓝 C . ①不变蓝,②变蓝 D . ①变蓝,②不变蓝
  • 1. (2024七下·深圳期中) 某小组同学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实验设计如图所示,将试管①②③置于37℃水浴10分钟,请分析回答问题。

    1. (1) ①②③号试管置于37℃水中保温目的是 使唾液发挥最佳作用,将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这组实验的变量是 
    2. (2) 该小组设计3号试管与1号进行对照。3号试管中需要加 ,该组对照实验是为了模拟口腔中舌对消化的作用。
    3. (3) 4号试管和 号试管可以形成一组对照实验,预测实验现象:滴加碘液后不变色的是 号试管。
  • 1. (2024七下·深圳期中) 如图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正确步骤是乙→丁→丙→甲 B . 1号试管应滴加清水与2号形成对照 C . 该实验变量是唾液 D . 丙中水浴温度为100℃
  • 1. (2024七下·龙湖期中) 同学们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 B . 试管中的液体需要充分混合均匀 C . 水浴温度为 37℃,模拟了人体口腔温度 D . 2 号试管溶液变蓝,1 号试管溶液不变蓝
  • 1. (2024七下·高要期中)  小明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设计了如下表实验方案,滴加碘液后观察,现象记录错误的一组是(    )

    选项

    加入物质

    温度(℃)

    时间(分钟)

    滴加碘液后现象

    A

    淀粉糊+2mL唾液

    37

    5

    不变蓝色

    B

    淀粉糊+2mL清水

    37

    5

    变蓝色

    C

    淀粉糊+2mL唾液

    0

    5

    变蓝色

    D

    淀粉糊+2mL唾液

    100

    5

    不变蓝色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七下·翁源期中)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如图,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滴加碘液后,②号试管不会变蓝色 B . ②③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 . ①②对照,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D . ①③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