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绿色冬奥,引领低碳生活。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绿色场馆从源头减少碳排放;绿色电力主要以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为主;“氢”车成为赛事用车主力,践行绿色出行;倡导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低碳行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绿色场馆、绿色交通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温室效应 B . 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是为了实现碳中和 C . 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低碳行为有效扩大了人类的生态足迹 D . 绿色冬奥的设计遵循循环、协调、整体的生态学原理
  • 1. (2024·广东模拟) 某种植区在花椒树下种植草本中药材,散养土鸡,形成“花椒—中药材—土鸡”的立体农业模式,花椒产量不受影响,还能生产出品质优良的鸡和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花椒与中药材搭配种植可提高种植区的光能利用率 B . 该种植区比普通的花椒种植区更不容易发生虫害 C . 该农业模式充分利用了花椒与中药材的竞争关系 D . 该模式能够体现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和自生原理
  • 1. (2024高二下·阳朔期中)  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某村引进赤松茸,推广“稻菇轮作”露地栽培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赤松茸接种在用秸秆加工成的栽培基料上,推测其属于分解者 B . 该模式遵循了循环原理,减少了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 C . 该模式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秆中的能量,实现能量循环利用 D . 该模式有利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
  • 1. (2024高二下·湖南期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我国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情况在不断改善,如图为某“无废弃物农业”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蛇在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三营养级 B . 在田埂两侧进行保护性种植高产玉米,该措施体现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C . 该“无废弃物农业”中,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 . 该“无废弃物农业”中,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 1. (2024高二下·湖北期中)  某县有一条内河贯穿整个城区,周边各种污水大肆排入其中,导致其成为一条“臭河”。近年来在该县政府大力推动下,进行了清淤泥、建设河内阶梯、放养多种水生生物、河畔大力种植绿带等一系列生态恢复工程,逐渐打造出了“雷溪河公园”,成为了人们饭后散步锻炼的“打卡圣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污水中可能存在难以降解的化合物,易造成生物富集现象 B . 该生态恢复工程采用了工程学和生态学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C . 该生态恢复工程应用了自生、协调和整体原理 D . 进行湿地修复时应先考虑采用人为干预的方法
  • 1. (2024高二下·湖北期中)  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仅分布于我国青海湖周边地区的草原上。1994年,我国的普氏原羚的数量不足300只。近些年来,由于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普氏原羚数量持续上升。据报道,2018年时其数量已达2793只,但它们面临的威胁依然存在。由于道路和牧场围栏阻隔,普氏原羚被隔离在13个分布区内。下列与该地区普氏原羚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不利于基因交流 B . 防止栖息地的丧失,即可防止其灭绝 C . 种群数量的变化会导致其他物种数量的变化 D . 建设其栖息地生态工程时,应考虑整体原理
  • 1. (2024高二下·新洲期中)  蚯蚓作为土壤中的分解者,其环境适应能力强,能够很好地分解土壤有机物。利用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某地区建造了以蚯蚓分解处理技术为核心的“无废弃物农业”生态系统,利用禽畜的粪便和农林废物喂养蚯蚓,又利用蚯蚓产生的有机肥和蚓体作为农林肥料和禽畜饲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述“无废弃物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这样的生态系统具有的特征是:结构平衡、
    2. (2) 利用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减少了整个生产环节中“废物”的产生,这利用了生态工程的原理。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该农业生态系统较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突出的特点是
    3. (3) 该农业生态系统宣称:“该园区能从物质上自给自足,无需额外施肥。”请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上述说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4. (4) 虽然土壤中存在众多的微生物,但在农业生产中还常用发酵工程生产的微生物作为肥料。用微生物作为肥料的优点是(答出两点)。
  • 1. (2024高二下·新洲期中)  202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修复”。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湿地保护和湿地修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最有效的方法 B . 湿地生态恢复过程中,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要禁止对湿地的开发和利用 C . 湿地修复过程中既要减少对原物种的破坏,又要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 D . 恢复湿地建设要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 1. (2024高二下·新洲期中)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绿化用地则相对减少。可充分利用建筑顶层平台、建筑表面,进行城市的“垂直绿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施“垂直绿化”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 B . “垂直绿化”对净化空气有重要意义,体现了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 C . “垂直绿化”的牵牛花晨开暮合的特点说明光信息在种群繁衍中起重要作用 D . 进行建筑顶层平台绿化时应注重协调原理,选择的植物应具有喜阳、根深等特点
  • 1. (2024高二下·新洲期中)  科学家统计了1961~2014年间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地球为人类提供资源的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生态承载力指的是地球能为人类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和水域面积的总和 B . 人类的生态足迹总量增长远远高于生态承载力的增长,生态盈余增加 C .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所以食用牛肉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要小 D . 我国人均生态足迹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应大力建设生态工程使其超越发达国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