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番禺模拟) 构建蟹—稻复合生态系统时需考虑以下问题:蟹和水稻的品种和数量、投入小杂鱼饲料和玉米饲料的数量、投放沙塘鳢和虾苗等的密度、水生植物的选择等。实践证明稻蟹综合种养模式能明显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和池塘综合效益。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Ä.需要在生态工程中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这遵循了生态系统的自生原理

    A . 投放沙塘鳢和虾苗等生物能促进蟹—稻复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 . 蟹的同化量包括捕食的食物以及小杂鱼饲料和玉米饲料中的能量两部分 C . 蟹—稻复合生态系统实现了“稳粮、促渔、增收”,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模式
  • 1. (2024·汕头)  汕头南滨绿地公园建设前为煤矿棕地(废弃地),存在少许的古树名木,盐碱土地硬化严重。为恢复该处生态环境,市政府提出“修复山海生态廊道、塑造韧性海绵城市”的方案,构建一条通达山海、绿廊贯通的生态廊道。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煤矿棕地恢复成绿地公园的过程中,植物群落发生变化,该过程称为。新形成的生态系统中各组分保持相对稳定,并且物质总在循环,能量不断流动,生物个体持续发展和更新,这体现生态平衡中的平衡。
    2. (2) 恢复该处棕地生态系统的环境,关键在于植被恢复,以及植被恢复所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功能分析,其理由是
    3. (3) 上游社区生活污水汇入棕地,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利用改造后的土壤条件建设中心湖和湿地花海,对水污染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中心湖区和湿地花海宜栽种抗风、耐盐碱的本地物种,这符合生态工程的原理。有人提出可再引种汕头常见挺水植物千屈菜,其原因是:。(答出1点即可)
  • 1. (2024高三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桂林的水库、碳库,其保护与发展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引入其他生物会提高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 B . 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可有效降低野生物种栖息地的碎片化程度 C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D . 自然保护区的固碳作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碳平衡
  • 1. (2024·揭阳模拟)  广东大雁山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为98.4%,有维管植物124科347属493种,有陆生脊椎动物16目45科105种,是一处集生态观光、自然教育、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城郊型森林公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森林公园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 . 森林公园中有维管植物493种、陆生脊椎动物105种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C . 和人工林和次生林相比,自然森林公园的病虫害发生的概率会更低 D . 建设森林公园兼顾社会、经济和自然效益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蟹—稻复合生态系统是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引入螃蟹种群后形成的以蟹、稻为主导生物的蟹—稻共生生态系统,为探究该养殖体系的优势,科研人员选取多个池塘进行实验。
    1. (1) 中华绒鳌蟹是杂食性动物,喜食水生植物、鱼等动物,对腐臭的动物尸体也很爱食,中华绒螯蟹所属的生态系统成分为
    2. (2) 在设计蟹—稻复合生态系统时,考虑了栽种作物与养殖动物之间合适的比例,这应用了生态工程的原理。为确定中华绒螯蟹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池塘中的生物积累量。
    3. (3) 实验塘于6月投放中华绒螯蟹蟹苗,10月份收获成蟹,调查各食物种类的生物量(某一时间单位面积内所含的有机物量)结果如下,请回答:

      10月收获期各组分

      生物量t·km-2·a-1

      稻田单作生态系统

      蟹—稻复合生态系统

      总生物量

      8674.90

      25123.66

      水生植物生物量占比

      7.91%

      5.81%

      鱼类生物量占比

      0.27%

      0.12%

      中华绒螯蟹生物量占比

      0.20%

      其他

      5956%

      58.69%

      水稻生物量占比

      32.26%

      35.18%

      ①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设计蟹—稻复合生态系统这种立体农业,将生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配置,有利于

      ②据表中数据分析,加入中华绒螯蟹能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③从长期实践对比发现,稻田引入河蟹后,水稻产量明显提高,请从种间关系和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有(答至少2点)。

  • 1. (2024·南宁模拟)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区域生态状况显著改善。对沙化土地实施人工造林种草、封沙育林育草、退耕还林还草等生物措施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措施,极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状况,恢复了部分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封沙育林育草等措施会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B . 选种耐干旱抗风沙的灌木遵循协调的生态学原理 C . 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后,当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D . 该生态工程的建设要把生态与社会、经济结合起来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绿色冬奥,引领低碳生活。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绿色场馆从源头减少碳排放;绿色电力主要以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为主;“氢”车成为赛事用车主力,践行绿色出行;倡导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低碳行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绿色场馆、绿色交通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温室效应 B . 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是为了实现碳中和 C . 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低碳行为有效扩大了人类的生态足迹 D . 绿色冬奥的设计遵循循环、协调、整体的生态学原理
  • 1. (2024·广东模拟) 某种植区在花椒树下种植草本中药材,散养土鸡,形成“花椒—中药材—土鸡”的立体农业模式,花椒产量不受影响,还能生产出品质优良的鸡和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花椒与中药材搭配种植可提高种植区的光能利用率 B . 该种植区比普通的花椒种植区更不容易发生虫害 C . 该农业模式充分利用了花椒与中药材的竞争关系 D . 该模式能够体现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和自生原理
  • 1. (2024高二下·阳朔期中)  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某村引进赤松茸,推广“稻菇轮作”露地栽培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赤松茸接种在用秸秆加工成的栽培基料上,推测其属于分解者 B . 该模式遵循了循环原理,减少了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 C . 该模式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秆中的能量,实现能量循环利用 D . 该模式有利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
  • 1. (2024高二下·湖南期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我国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情况在不断改善,如图为某“无废弃物农业”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蛇在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三营养级 B . 在田埂两侧进行保护性种植高产玉米,该措施体现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C . 该“无废弃物农业”中,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 . 该“无废弃物农业”中,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