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月考)  物种多样性包括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两个方面,其中均匀度代表群落中各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各物种的数量越平均,均匀度越大)。某生物学小组为了理解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特征,分别对一片弃管的玉米田和野草地进行了土壤小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请完善实验思路,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结果,完成相关实验分析讨论。
    1. (1) 实验思路

      ①制定取样和调查方法:因为土壤中的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常采用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②取样和记录:选择取样地点,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的主要情况。使用取样器获取(填“土壤表层”、“表层下方”或“土壤深层”)的土样,并将其倒入塑料袋中,袋上应标明取样的等信息。

      ③采集小动物:在实验室,从土样中直接挑拣采集体型较大的动物,体型较小的动物使用法采集。

      ④分类和计数:可借助有关的动物检索表查清小动物的名称或分类,并统计

    2. (2) 设计一张表格,用于记录实验结果。
    3. (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①玉米田是人工群落,其不同土层中分布的小动物种类存在差异,这体现了群落的。相比野草地,玉米田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大小分别是,与玉米植株相关的小动物数量通常较多,而其他小动物由于资源相对缺少,且占有相近,竞争激烈,数量较少。

      ②从生产者固定能量最终流向角度分析玉米地和野草地生物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植食性线虫主要危害植物根系,研究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植食性线虫的数量减少。某土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加大有机肥的使用,腐生细菌的数量在短时间内会减少 B . 加大有机肥的使用,食细菌线虫的数量先增加后降低,最终保持稳定 C . 与食细菌线虫相比,捕食性线虫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 D . 取样深度不同,土壤生物种类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森林被灌丛取代后,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发生变化 B . 人类的开垦活动没有改变该地区群落演替的方向 C . 群落演替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D . 群落演替都是从结构简单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图甲表示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模型,图乙表示①种群和②种群的数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 (1) “J”形曲线出现的前提条件是,图甲中出现阴影部分表示的是。若不更换培养液,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与图甲中曲线最相似。
    2. (2) 图甲中ab时间段,曲线Ⅲ所代表的种群出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死亡率;图甲中cd段曲线Ⅱ的变化趋势与图乙中②种群的时间段相对应。
    3. (3) 若干年后,发现一个湿地群落出现了分布比较均匀的山毛榉种群,调查该物种种群密度时,采取如下操作:①选择山毛榉分布比较均匀,长5千米,宽1千米的长方形地块;②将该地块分成三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样方;③样方为边长5米的正方形;④每个样方内山毛榉的数量记录如下:

      样方

      第一样方

      第二样方

      第三样方

      个体数

      3

      5

      4

      ①根据该同学的调查,该原始森林中山毛榉的种群密度为株/m2

      ②该调查结果并不可靠的原因是(答两点)。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震旦鸦雀数量非常稀少,但有“鸟中大熊猫”之称。震旦鸦雀以湿地芦苇丛为栖息地,对环境水质有极高要求,因此,它也被称为“水域环境的生态试纸”。回答下列问题:
    1. (1) 震旦鸦雀主要以蜻蜓、蚜虫、介壳虫等为食,震旦鸦雀与介壳虫的种间关系是。雄鸟通过发出优美的叫声并向雌鸟翘起尾巴来求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信息,该事实说明信息传递
    2. (2) 为更好地了解震旦鸦雀,还须认识其所在的群落,而认识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在此基础上,再分析群落中常见物种的生态位,生态位是指。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
    3. (3)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答出三点),保护震旦鸦雀的最有效的措施为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食物网包含4个营养级,但缺少分解者 B .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作用非常关键,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C . 若丙由于某种原因大量减少,则乙的数量在短期内大量增加 D . 图中甲是次级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以及植物种子的传播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差异,可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甲、乙、丙、丁四种群落类型的代表动植物分布情况如下,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代表动物

    蜥蜴、蛇

    松鼠、蜂猴

    旅鼠

    斑马、狮子

    代表植物

    仙人掌、骆驼刺

    三叶橡胶树、望天树

    地衣、苔藓

    尖毛草

    A . 甲中植被极度稀疏,动植物均以其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适应干旱环境 B . 乙中的植物种类丰富,其中生活着大量树栖和攀缘动物 C . 丁主要分布在雨量不均匀的区域,鱼类及其它水生动物相对较少 D . 丙中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生物群落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近年来,人为开发和黄河下游水量的减少引起地下水位下降,使得位于黄河下游的青龙湖湿地的植物群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研究人员对该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群落名称以优势种植物命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植物的分布情况反映了该湿地的垂直结构 B . 随着水位的下降,该湿地菹草群落会向芦苇群落演替 C . 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得知该湿地的物种丰富度 D . 人类活动一定会使该湿地植物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进行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人们向遭受污染的某湿地中引入一些浮游动物(轮虫、桡足类等)、滤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来修复该生态系统。图1表示该湿地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图2表示该湿地中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的数值表示能量的相对值。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滤食性鱼类与浮游动物之间的关系为。在食物链“绿藻→鲢鱼→乌鳢”中,与鲢鱼相比,乌鳢的同化量和摄入量的比值明显较高,最可能的原因是
    2. (2) 图2中能量在I、Ⅱ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约为(小数点后保留1位数字)。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原因是
    3. (3) 水体富营养化会引起水体中某些难以降解的有毒物质增加,一段时间后图1中体内的该有毒物质浓度将最高。投放一定数量的乌鳢可防止蓝细菌数量爆发性增长的原理是
    4. (4) 为了提高经典治理蓝细菌方案的效果,科学家又提出第二种方案:“投放一定数量的滤食性鱼类”。图3表示在放养一定数量链鱼后的相关实验结果(用高氮、低氮模拟水体污染程度)。

      ①高氮实验条件下,优势物种发生了改变,改变情况是,造成该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②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放养一定数量的链鱼在条件下对经典治理方案促进作用更明显。

  • 1. (2024高二下·惠阳月考)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有很多诗句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庄子·内篇·人间世》)中的伐桂、割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 . “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韩非子》)中的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关系,体现了合理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 C .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吴兴杂诗》)中深水种菱,浅水种稻等,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 . “去其螟腾,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诗经·小雅·北山之什》)中的农田去虫害,体现了农业生产中对能量流动的实践应用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