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高州期中) 濒危动物保护、有害生物防治、渔业上合理捕捞量的确定等,都离不开种群和群落的研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宣城扬子鳄繁育中心的建立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就地保护 B . 林冠层郁闭度的增加,导致一年蓬的种群密度降低为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 C . 若因被标记个体的学习记忆而难以再被捕获,会导致标记重捕法估算的种群密度偏小 D . K值时,中等强度的捕捞(捕捞量在K/2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
  • 1. (2024高二下·湖北期中)  东北豹每个个体都有特别的花纹,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在2012年实现了红外相机监测网络对中国境内东北豹分布区域全域范围的覆盖,利用红外触发相机调查技术,对境内东北豹的种群数量特征进行了调查。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种群数量是东北豹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 . 如果取样时间短,可利用标记重捕法推算出东北豹种群数量 C . 可通过东北豹种群的性别比例判断出该种群数量后续变化情况 D . 若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说明该种群数量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
  • 1. (2024高二下·湖北期中)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种群的空间特征可受环境资源的影响 B . 种群的空间特征可受种内关系的影响 C . 稻田中的水稻种群呈现均匀分布 D . 人类的分布一般呈现随机分布
  • 1. (2024高二下·新洲期中)  长江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数量极为稀少,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解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实施以后,某江段中长江江豚的生存状况,需对其进行种群数量调查,下列调查方法中,最不合理的是(    )
    A . 用无人机观测记录该江段中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江豚 B . 利用声音记录仪记录该江段中江豚的声呐信号,对不同个体进行识别 C . 在该江段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明显标记后放回原环境,过一段时间后重捕 D . 在该江段采集水样,通过设备滤过江豚脱落在水里的细胞,分析其中残留的DNA
  • 1. (2024高二下·新洲期中)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以下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B . 种群甲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则种群甲的种群数量必定增大 C . 种群甲的出生率高于种群乙,则种群甲的增长速率比种群乙的增长速率高 D . 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 1. (2024高二下·湖北期中)  “退耕还林”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措施之一。为研究退耕还林的群落演替规律,研究者调查不同退耕年限的植物群落的物种数目变化,调查结果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上图是采用样方法调查三类植物的物种数而构建的物理模型 B . 退耕后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加明显,物种丰富度增加 C . 退耕土地上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速度相对较快 D . 若第2年人为在退耕农田中种植灌木,会使草本植物达到最大丰富度的时间提前
  • 1. (2024高二下·图木舒克期中)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 B . “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K值的大小与其所处的空间和食物有密切关系 C . 和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D . 群落演替发生在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和成熟的各个阶段
  • 1. (2024高二下·湖北期中)  树线是指天然森林垂直分布的海拔上限,树线以上为高山灌丛和草甸。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全球树线持续向高海拔迁移。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树线之上和树线之下的植物群落明显不同,主要受这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2. (2) 生态学家常采用法对植物类型和种群密度进行调查,从而确定树线的位置。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
    3. (3) 在树线向高海拔迁移的过程中,群落发生了演替,在该过程中,发生演替的可能原因是
    4. (4) 研究显示,杜鹃灌丛能够显著提升土壤含水量及营养成分,并维持温度在一个恒定的范围,从而造成实际树线位置高于理论树线位置,这表明除环境因素外,树线上升与种间关系(填“有关”或“无关”)。树线之上与树线之下的植被分布特点(填“体现”或“不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 1. (2024高二下·盐田月考)  在一段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乙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t1~t2 , 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大于乙种群 B . t2时,甲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C . t2~t3 , 甲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D . t4之后,乙种群的数量将无限增长
  • 1. (2024高二下·潮阳月考)  下列调查活动和实验中,实验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的组合是(    )

    ①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记物脱落

    ②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没有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③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④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酵母菌细胞未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就进行计数

    ⑤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选择在有患者的家族中进行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③⑤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