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惠州模拟) 学校实验小组在某种株高正常的野生型水稻(2n=24)中获得了一株矮生型突变体(为单基因发生突变引起)。将该植株与野生型(正常株高)纯合子杂交后,F1全为野生型,F1自交,F2中野生型:矮生型=3:1。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上遗传实验可知:该矮生突变体植株的形成是野生型基因发生了(填“显性”或“隐性”)突变的结果。矮生型突变体可分为激素缺陷型(赤霉素合成缺陷但赤霉素受体正常)和激素不敏感型(赤霉素合成正常但赤霉素受体缺失)两类,如何验证某矮生型突变体植株内缺陷型突变体?写出简单的思路和预测结果及结论:
    2. (2) 当体细胞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时,称为单体(染色体数为2n-1),这种变异属于变异。单体能存活并可育,减I时不能联会的那条染色体随机分配到子细胞中,减II正常进行,所以水稻单体(染色体数为2n-1)形成的配子有条染色体。
    3. (3) 单体可用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比如将F2中矮生型植株(正常二倍体)与纯合正常株高但1号染色体缺失1条的单体进行杂交,根据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可探究矮生基因是否位于1号染色体上。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则矮生基因不位于1号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则矮生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

  • 1. (2024高三·广东模拟) 果蝇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决定雄性性别的发生,在X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为实现基于体色持续分离雌雄,培育果蝇的性别自动鉴定体系,研究人员设计了相关的诱变育种方案。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果蝇的灰色(B)对黑色(b)为显性。研究人员用射线照射果蝇M如图,已知射线照射后Y染色体携带SRY基因的片段可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且能正常表达,不含SRY基因的染色体片段丢失。该过程涉及的变异类型是
    2. (2) 研究人员将射线照射后的果蝇M与正常黑色雌果蝇杂交,统计后代雄果蝇的性状及比例,得到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已知只含一条染色体的雌果蝇胚胎致死,其他均可存活且繁殖能力相同。

       

      Ⅰ组

      Ⅱ组

      Ⅲ组

      子代雄果蝇的性状及比例

      灰色∶黑色=1∶1

      灰色∶黑色=1∶0

      灰色∶黑色=0∶1

      ①Ⅰ组结果说明果蝇携带SRY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填“X”“B所在的”或“b所在的”)染色体,其子代黑色雄果蝇的基因型是

      ②第组的杂交模式的后代可持续应用于生产实践,原因是,其优势是可通过果蝇的体色筛选即可达到分离雌雄的目的。

      ③Ⅱ组子代连续随机交配多代后,子代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会

  • 1. (2024高三·广东模拟)  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可用于种植耐盐碱水稻的盐碱地约1000万hm2 , 培育耐盐碱水稻对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科学家利用东农427水稻品种,应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水稻的两对耐盐负调控基因OsEILl和OsEIL2敲除而培育耐盐改良水稻新品种。图示意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不考虑其他基因突变与染色体互换),图示意培育耐盐水稻的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愈伤组织培育成完整植株T1的过程称为,在该过程中所用到的关键植物激素有
    2. (2) 经初步筛选、培育,得到双等位基因突变体T1(3号和7号染色体各有1个耐盐负调控基因被敲除)。用T1自交,T2代中两对等位基因均有被敲除的突变体(简称“候选品种N”)的比例约为;在候选品种N中,两对等位基因全部被敲除的双基因纯合突变体的比例约为
    3. (3) 检测双基因纯合突变体的OsEIL1基因和OsEIL2基因,发现均在转录起始位点之后的某个位置增加了1个碱基,进一步检测发现,两个基因所表达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较正常相对分子质量小。据此可推测该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这两个基因的原理是
    4. (4) 要在个体生物学水平上鉴定是否成功培育出耐盐水稻新品种,其思路是
  • 1. (2024高三下·湛江模拟) 稻米的香味是由8号染色体上的Badh2基因突变而导致甜菜碱脱氢酶活性丧失,使2-AP大量积累而产生香味。Badh2基因中至少存在17个变异位点。甜菜碱脱氢酶分布在水稻根部以外的各种器官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Badh2基因的各种突变均会编码功能异常的甜菜碱脱氢酶 B . Badh2基因通过控制甜菜碱脱氢酶的结构直接控制水稻香味 C . 水稻根部细胞中不存在Badh2基因 D . 选取香味稻和正常稻杂交,可能无法判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 1. (2024高三下·顺德模拟) 人体中的A4和A5基因突变均可引起遗传性肾炎。已知,A4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A5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某男患者的家系图如下图,对其家庭成员进行基因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表示有,“-”表示没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正常

    A4异常

    A5正常

    A5异常

    患者

    +

    +

    -

    +

    父亲

    +

    +

    +

    -

    母亲

    +

    +

    +

    +

    A . A4和A5异常基因的出现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B . A5正常基因对A5异常基因是显性基因 C . 该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的女儿都患病 D . 若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女儿,正常的概率是3/16
  • 1. (2024高三下·威宁月考) 一只突变型的雌果蝇与一只野生型雄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可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

    A . 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雌配子致死 B . 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 C . 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 D . X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可导致突变型,且缺失会导致雌配子致死
  • 1. (2024高二下·普宁月考)  某种经济作物有高秆抗病(DDTT)和矮秆易感病(ddtt)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某科研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组的F2中矮秆抗病I有大部分不能稳定遗传 B . 乙组经花药离体培养所得矮秆抗病II可直接用于生产 C . 丙组的物理诱变因素(γ射线)能诱导基因定向突变 D . 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新品种的方法是乙组
  • 1. (2024高二下·普宁月考)  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够在基本培养基中生长,突变菌株A和突变菌株B由于不能自己合成某些营养素,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科研人员利用菌株A和菌株B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一:将菌株A和菌株B混合后、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结果如图1;实验二:将菌株A和菌株B分别置于U型管的两侧,中间由过滤器隔开。加压力或吸力后,培养液可以自由流通,但细菌细胞不能通过。经几小时培养后,将菌液A、B分别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配制培养基过程中,灭菌后应立即倒平板 B . 菌株A、B相互为对方提供必需的氨基酸 C . 不同菌株间接触后才可能交换遗传物质 D . 混合培养过程中相互诱导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 1. (2024高一下·简阳月考)  关于杂交育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 杂交育种能将双亲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 B . 杂交育种都必须通过连续自交才能获得纯合子 C . 培育细菌新品种可以选用杂交育种 D . 在哺乳动物杂交育种中到了F2后,对所需表型采用自交鉴别,子代留种
  • 1. (2024高三下·汕尾月考) 人与黑猩猩是从大约700万年前的共同祖先进化而来,两个物种成体的血红蛋白均由α和β两种肽链组成,但α链的相同位置上有一个氨基酸不同,据此不能得出(  )
    A . 这种差异是由基因中碱基替换造成的 B . 两者共同祖先的血红蛋白也有α链 C . 两者的血红蛋白都能行使正常的生理功能 D . 导致差别的变异发生在黑猩猩这一物种形成的过程中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3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