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一下·淮安期末)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物进化是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B . 可通过比对不同生物的DNA序列来判定亲缘关系的远近 C . 新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D . 不同种群的生物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 1. (2023高一下·亭湖期末)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
    A . 新物种的形成 B . 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
    C .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 .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 1. (2023高一下·常州期末)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①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说明有生殖隔离
    ②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
    ③形成新物种的过程中,基因频率不一定发生变化
    ④环境能使生物发生进化,而生物不会使环境发生进化
    ⑤三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物种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⑤ C . ②③④⑤ D . 1②④⑤
  • 1. (2023高一下·常州期末)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 . 在生物的生存斗争中,失败的个体会被淘汰,这不利于生物的进化 C . 自然选择的方向和环境发展的方向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D . 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改变
  • 1. (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 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很好地解释了( )
    A . 生物适应性的形成 B . 生物遗传变异的本质 C . 种群为进化的单位 D . 生殖隔离的形成原因
  • 1. (2023高二上·大理月考) 下列符合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长期使用青霉素会出现抗药性的细菌是细菌定向变异的结果
    B . 浅色桦尺蛾和黑色桦尺蛾之间协同进化可体现物种的多样性
    C . 突变和自然选择都可能使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从而导致生物进化
    D . 若两个物种能杂交产生后代则说明它们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
  • 1. (2023高三上·绍兴月考) 研究发现,某种杀虫剂的广泛使用使四百余种害虫迅速进化,产生抗药性。例如,含有 pen 基因的害虫细胞对杀虫剂的吸收减少,而含有 kdr 或 dld-r 基因的害虫细胞杀虫剂作用的靶位点数目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害虫抗药性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B . 长期使用杀虫剂诱发产生了 pen 等抗性基因 C . 害虫进化的实质是具有抗药性的个体存活率更高 D . 多种杀虫剂的配合使用能减缓害虫抗药性的增强
  • 1. (2024高三上·嘉兴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黑腹果蝇腹部有很硬的毛发样结构,称为刚毛。正常刚毛和截刚毛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纯合的截刚毛雌性果蝇和纯合的正常刚毛雄性果蝇杂交,F₁全为正常刚毛;F₁随机交配获得F₂,其中截刚毛全为雌性。

    科研人员在一个果蝇种群(起始种群)中挑出刚毛较少的个体组成少刚毛种群,每一代保留少刚毛个体继续培养;从起始种群中挑出刚毛较多的个体组成多刚毛种群,每一代保留多刚毛个体继续培养。经过35代选择,2个新种群中果蝇的刚毛数目与个体数目的关系如图所示。

    1. (1) 控制刚毛类型的基因位于( )
    2. (2) 下列关于2个新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1. (2023·浙江省强基联盟) 野生长江鲟是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因保护措施得当,其种群数量逐年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长江流域所有鲟鱼的全部基因组成了一个基因库 B . 长江鲟种群多代繁殖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表明种群发生了进化 C . 长江鲟与长江中其他鱼类的分布区域有差异是生态位分化的结果 D . 保护长江鲟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水族馆等保护设施进行迁地保护
  • 1. (2023高三上·牡丹江月考)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 (1) 图甲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过程,X、Y、Z表示蜥蜴新物种产生的基本环节。其中X、Y分别是
    2. (2) 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这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的基本单位。
    3. (3) 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
    4. (4) 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乙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加剧。

      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

      ③图乙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发生了改变。

    5. (5) 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乙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多样性。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共2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