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上·荆州期末) 外来物种常常会对本地物种造成较大的影响。某森林中生活着一种地栖绿蜥蜴,有人在该森林中引入了一种地栖褐蜥蜴,一开始本地地栖绿蜥蜴数量大幅减少,少数转移到树上生活。仅过了20年,本地地栖绿蜥蜴大都变成了树栖的了,且进化出了黏性强的护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栖绿蜥蜴与树栖绿蜥蜴属于两个物种 B . 外来物种导致本地地栖绿蜥蜴发生了基因突变 C . 这20年中,绿蜥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变化 D . 褐蜥蜴的存在对绿蜥蜴进行了选择,使其发生协同进化
  • 1. (2024高三上·湖北期末)  科研人员采用杀虫剂溴氰菊酯和淡色库蚊为材料,对淡色库蚊的抗药性机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淡色库蚊抗药基因kdr的出现与频率升高是使用溴氰菊酯导致的 B . 淡色库蚊抗药性的进化是溴氰菊酯的选择作用对种群定向选择的结果 C . 若淡色库蚊中检测到多种新的耐药基因,则说明会导致其遗传多样性增加 D . 实际生活中应采用不同种类杀虫剂轮用的方式来延缓淡色库蚊抗药性的增强
  • 1. (2024高三下·武侯开学考) 生物体都有遗传变异的特性,有利变异更容易在竞争中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形成 B . 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变异个体都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 C . 癌症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D . 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必须在有性生殖前提下才能发生
  • 1. (2024高三上·扬州期末)  我国西南横断山区有300多种马先蒿属植物。凸额马先蒿和三色马先蒿异域分布无法传粉,人工杂交能产生可育后代;大王马先蒿和密穗马先蒿同域分布,传粉后异种花粉可萌发,但花粉管很少能成功进入子房。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马先蒿进化的方向 B . 该地区不同马先蒿种群的基因库不同 C . 该地区马先蒿多样性是生物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D . 该地区马先蒿之间存在不同的隔离方式
  • 1. (2023高二上·十堰月考)  2023年 10月 23日,竹溪县融媒体中心退休干部、竹溪县启良生物研究所负责人甘启良先生被湖北中医药大学特聘为客座教授。他退休后,凭借着对故土的热爱,踏遍了竹溪的山山水水,发现了许多新的物种,编撰了《竹溪植物志》和《中国中药资源大典·竹溪中药资源志》。2023年 10月相继有报道,在竹溪,竹山,丹江等地都发现了野生大豆的小种群,它们是大豆的原始祖先,具有极高的遗传价值和科研价值,这能够摆脱美国对我国大豆的“卡脖子”问题。请利用我们所学的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大巴山脉独特的气候和环境让野生大豆生存下来,达尔文认为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群体中出现。它与种植大豆之间由于长期,不能进行,从而有许多表型差距,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
    2. (2) 要判断野生大豆变异株的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在选择育种方法时,需要判断该变异株的变异类型。如果变异株是个别基因的突变体,则可采用育种方法,为了加快这一进程,还可以采集变异株进行处理,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选育成新品种 2,这种方法称为育种。
    3. (3) 在诱变种植大豆育种过程中,通过诱变获得的新性状一般不能稳定遗传,原因是,若要使诱变获得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4. (4) 野生大豆的豆荚有毛(D)对无毛(d)为显性,有毛有利于种子的传播。调查发现某区域一个野生大豆的小种群豆荚有毛的基因型频率为 95%,有毛基因频率为 70%,则该区域的有毛杂合子基因型频率为
  • 1. (2023高二上·十堰月考) 比目鱼又叫鲽鱼,平时生活在海底,它经常把身体的一半以上埋进沙子里,露出眼睛观察周围,当猎物出现时就猛然跃出来,向猎物扑去。为了适应这种偷袭的捕食方法以及防御敌人的攻击,比目鱼还要随着周围环境而改变身体颜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为了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比目鱼采用了改变身体颜色的策略 B . 从变异的来源看,比目鱼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基因重组产生多种多样的变异 C . 经研究发现全球海域的比目鱼已经是不同物种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两个外部因素是自然选择和生殖隔离 D . 由于地质巨变,北太平洋西部海床—马里亚纳海沟的比目鱼大量减少,最终人类只抢救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最终产生一个新的比目鱼种群,由此可见人类活动干扰了自然界正常的自然选择
  • 1. (2023高二上·十堰月考)  某研究小组为研究自然选择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直毛长翅果蝇(AABB)与分叉毛残翅果蝇(aabb)杂交,A、a与B、b基因是自由组合的,杂交后代作为第0代放置在塑料箱中,个体间自由交配。装有食物的培养瓶悬挂在箱盖上,使残翅个体难以进入。连续培养7代,检测每一代a、b的基因频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第2代成年果蝇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 B . 培养至某一代中无残翅个体时,b基因频率为0 C . 连续培养7代的过程中,该果蝇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D . 种群数量越大,a基因频率的波动幅度会越小
  • 1. (2024高三下·武汉开学考)  进化论观点的形成经历了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和探索.下列关于进化论学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拉马克的进化观点是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B .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C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进化的本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D . 生物的进化方向是定向的,根本原因是定向的变异
  • 1. (2024高三下·衡阳开学考) 高粱条螟的体色有黄色和白色两种,其低龄幼虫在高粱心叶内蛀食叶肉,致使叶片只剩表皮、呈窗户纸状,龄期增大则会蛀入茎内取食,使高粱形成枯心状,茎秆易折。科研人员研究了虫螨腈喷洒次数对高粱条螟的杀灭效果,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不同体色高粱条螟的存在,丰富了生物的物种多样性 B . 由图可知,初次喷洒虫螨腈诱发高粱条螟发生了抗药性变异 C . 高粱条螟种群的基因型频率改变必然导致基因频率改变 D . 为减弱高粱条螟种群的抗药性,可将高粱种植区间隔分为喷农药区和不喷农药区
  • 1. (2024高二下·清远月考)  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绿孔雀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绿孔雀种群数量的增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促进了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 B . 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绿孔雀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 C . 绿孔雀成年雄鸟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行为信息 D . 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06页